学术投稿

中医气功学教学感悟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 气功学, 教学工作, 作用原理, 应用范畴, 医学气功, 一门科学, 边缘学科, 课程, 基础理论, 锻炼方法, 中医学, 选修课, 组成, 行气, 祛病, 内功, 历史, 静坐, 疾病
摘要:气功,古称导引、吐纳、行气、服气、调息、内视、静坐、内功、坐禅等等,是我们祖先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创造出来的祛病防疾益寿延年的有效方法.中医气功学,是研究医学气功的发展历史、基础理论、锻炼方法、应用范畴、作用原理的一门科学.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与现代多学科密切相关的边缘学科.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在我国的有些高校就开设气功学选修课了,其中包括部分中医药院校,到九十年代初期,全国的绝大部分中医药院校都已开设了<中医气功学>这门课程.我从1990年至今一直从事<中医气功学>的教学工作,回顾十年来本门课程的教学,我深切地感到在中医药院校开设气功学是十分必要的.
现代养生(上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甲印望诊辨寒热

    中医看病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需职业中医才能辨别患者寒热体质,而一般老百姓却很难做到,特别是函诊治病,患者虽然可以详叙病情,但由于医者没有亲自看到病人,对患者的寒热体质难以辨明.笔者家父曾传授甲印望诊一法,合参其它四诊,确能快捷辨明患者的寒热体质,没有学过中医的患者也能使用.甲印是指甲根部白色半月状弧形部,是甲根的新生部分,临床上可分为四类,具体辨别方法如下.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养生随笔》中的养生法

    <养生随笔>为清、乾隆38年民间隐士、养生家曹庭栋(自号慈山居士)所辑著.是蜚声于世的老年人养生的专著,故又名<老老恒言>.据载曹氏为浙江余姚人,他出身豪门,性情淡泊、志趣高雅,自幼身体赢弱,患童子痨,成年后多注意身体调养、锻炼.曾辑<宋百家诗存>等被收入<四库全书>,由于善养生著<养生随笔>时已75岁,享年90余岁乃终,此作问世后,数次再版,并流传海外,是我国养生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饮茶有益于补锌

    锌是一种与人的生命休戚相关的无机元素,它被营养学家称为人体所必需的三大微量元素之一,是人体内第二种丰富的微量元素.人体内上百种酶的活性都需要锌;锌可参与胰岛素的合成,若胰腺含锌量过低就可能导致糖尿病;锌可增强人的嗅觉和味觉功能;锌在维持人的生殖系统发育方面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缺锌可使性腺机能减退.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现代养生》益寿延年--赞《现代养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克服失眠有高招儿

    1.建立一个睡眠的日程表.你身体内部有一个生物钟,它需要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专家们说:你每天早晨都在同一个时间起床,即使是周末也不例外,这也许是建立良好睡眠重要的步骤.因为早晨在同一个时间里把自己暴露在亮光之下,这实际上就是给你的大脑里定好的闹钟.专家说这个闹钟一旦定好了并发生作用,那就是一到夜晚便开始昏昏欲睡,这就为你进入睡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你首先要把自己早晨的生物钟定好,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起床,起床后也不要在光线昏暗的卧室里呆着,应该起来散散步或在阳光明媚的窗户前吃一顿早餐.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人到中年不可硬挺

    人到中年以后,生理的各种机能便逐渐衰退,老化现象也悄然而至,日趋严重.因此,中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尤其要注意养生保健,这就要注意好以下几点.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乐观主义养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男人如何避免衰老

    通常情况下,男人初的衰老是在20~22岁身体发育完全成熟时开始的.生理发育一旦达到顶点,便会慢慢开始走向衰老.不过,千万别为此感到抑郁和恐慌.专家研究证实,人的寿命完全可能达到110岁,这是达到性成熟所需时间的5倍.要想延长寿命,必须了解人体在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保健方法.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太极拳的强身健体作用

    太极拳运动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它是一种比较柔和舒缓、重意轻力、圆柔练内的拳术,它不仅能够达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人的修养,健全人格,陶冶情操,是一项深受国内外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捻指通经养生法

    人体十二经络是联系内外上下,沟通五脏六腑,运行真气的通路.健康的身体首先是真气的充足,其次还要求真气在经络中畅行.任何经络、任何部位的阻滞都会导致身体的不适或人体的疾病,给健康和长寿带来莫大的影响.捻指通经法旨在通过双手十指的自然捻摩,对经络起止端部穴位的刺激,激发、调动气机活动,促进真气在体内经络的运行,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养生长寿的目的.对中老年保健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也是著名中医养生学家李少波老教授数十年养生保健的不传之秘.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我喜欢上了《现代养生》

    编辑同志:感谢编辑给了广大读者以精神食粮,也感谢<现代养生>给我提供了自我保健、科学养生的兴趣和妙方.我是今年元月份结识<现代养生>的,原先,我没有买报刊的习惯,加上工作忙,也没空看报刊,当第一次看到<现代养生>,就被她丰富的内容、精心的编排、严谨的文风、实用的文章所吸引,当时我就买了一本,回去看完后,我就决定每期都买.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健康的定义和标志

    健康,幸福生活的基础;健康,事业成功的保证.在呼唤绿色保健和科学养生的今天,弄清健康的定义和标志,尤为重要.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武则天的养生之道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生于公元623年,在唐代政治舞台上活动了50多年,而且一直是耳聪目明、思路敏捷,容光焕发,享年81岁,算得上是统治君主中的长寿者.探究这位中国历史上长寿女皇的养生之道,归纳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吃饭十四忌

    一忌食过饱.进食过量,超过胃肠的消化能力,时间久了,会使胃肠功能下降.二忌食太快.吃饭太快,唾液不能充分和食物混合,不利于消化,时间久了,易患胃病.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养生良药悟格言

    古往今来,人们对养生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并按其内涵要点浓缩成了短小的谚语、格言.双休假日,我总爱翻阅有关养生保健方面的期刊、书籍.而每每品读到其中一些言简意赅、理在其中的养生保健谚语或格言,还会掏册执笔将这些谚语、格言辑录下来,以作为自己身体力行的信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休闲娱乐抗衰十法

    欣赏音乐音乐对心理的影响可直接、迅速地表现出来,它对生理的影响(如一些生理指标、心率、血压状况)也是显而易见的.乐曲的优美使人体分泌有益健康的酶和乙酰胆碱,动听的音乐可使人乐观向上,体内的神经处于佳状态.它可调节血液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程度,促进唾液分泌,使胃肠有节律地蠕动.一首悦耳动听的乐曲,会使人拂去心中的抑郁,乐而忘忧;高亢的歌曲可使人热血沸腾,激情满怀;哀怨缠绵的乐曲,会令人愁肠百结,伤心落泪.因此老人应选择节奏舒缓轻快曲调优美的音乐,以达到轻松、怡情、养性的目的.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谈高血压与心律失常

    老王的高血压可有年头了,十多年前一次体检时医生就告诉他必须尽快到医院诊治,可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也就没把这事放心上.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肩周炎的运动疗法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老年肩等,它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除药物及推拿、针灸等治疗外,运动疗法有较好的疗效.以下动作适用于肩周炎急性期,注意关节的活动幅度应由小到大,每天练习1-3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医气功学教学感悟

    气功,古称导引、吐纳、行气、服气、调息、内视、静坐、内功、坐禅等等,是我们祖先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创造出来的祛病防疾益寿延年的有效方法.中医气功学,是研究医学气功的发展历史、基础理论、锻炼方法、应用范畴、作用原理的一门科学.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与现代多学科密切相关的边缘学科.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在我国的有些高校就开设气功学选修课了,其中包括部分中医药院校,到九十年代初期,全国的绝大部分中医药院校都已开设了<中医气功学>这门课程.我从1990年至今一直从事<中医气功学>的教学工作,回顾十年来本门课程的教学,我深切地感到在中医药院校开设气功学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生命的留言》的启迪

    春节前夕,通过新闻媒体得知,有一位晚期癌症患者,在有限的生命期内,用心血与性命写下一部死亡日记,书名<生命的留言>,我在当地书店买到了这本书.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现代养生(上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上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