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英
食管癌在我国为高发癌症,目前手术依然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但食管癌根治术的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掌握食管癌根治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食管癌根治术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居民体检结果的分析,发现存在的慢性病,对其进行管理,降低其发病率.方法 主要检查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血压、血糖、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透、肝胆双肾B超以及乙肝表面抗原.结果 1399名健康体检者中,指标异常者1138例,占体检总人数的81.34%,居前五位的疾病分别为: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结论 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开展有针对性的慢性病管理,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赵群英;张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年来,我省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建设稳步加强,卫生应急预案规范体系不断完善,信息管理和监测预警体系逐步健全,通过各类卫生应急事件处置、预案培训和实战演练,全省卫生应急队伍得到了锻炼,应对各类卫生应急事件的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进一步提升.卫生应急逐渐成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
作者:明萌;于国防;盖英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癫痫持续状态或称癫痫状态,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 min以上不自行停止[1].癫痫持续状态是内科常见急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因高热、循环衰竭或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导致永久性损害,致残致死亡率高[2].我院对2009年1月-2010年10月共收治的12、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行安定静脉注射后即予以安定25 mg(5 ml)加葡萄糖55 ml持续微量泵泵入治疗,据病情变化调整泵人速度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敏;李德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社区幼儿园内杀鼠药中毒的发生因素,提高对急性杀鼠药中毒的认识,提出预防措施,完善抢救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发生.方法 对中毒患者进行调查,对中毒现场环境的调查以及患者的血样及排泄物进行检测,应用综合救治措施.结果 就诊13例平均年龄(3.5±1.0)岁,急诊留观5例,发病患者8例,住院患儿8例,确诊溴敌隆中毒8例,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 强调加强幼儿监管,加强杀鼠药和环境卫生管理,加强社区全科医师急诊急救知识的培训.
作者:许瑞华;杨水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炎琥宁注射剂辅助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分别常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组加用炎琥宁注射剂.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4.00%,治疗组总有效率92.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注射剂辅助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作者:冯迎军;孙晓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患者,男,50岁,阵发性头晕、头痛1 d,伴耳鸣、眩晕、言语謇涩,右侧肢体感觉异常.舌质红,苔黄,脉弦,为进一步治疗入院.做头颅CT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中医诊断为中风.查体右侧上下肢肌力皆为Ⅱ级.经西医溶栓、抗凝、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1周,病情稍有改善.针灸治疗以头针配合内关、水沟、风池、曲池、环跳、阴陵泉、三阴交等,手法平补平泻,配合电针治疗仪,每日1次,10d为1疗程.配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舱压力在2~2.5个大气压,稳压吸氧1 h,每天做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右侧上下肢肌力为Ⅲ级,随后继续针灸及高压氧治疗两个疗程,患者右侧肌力恢复到Ⅴ级,言语流利.
作者:王晓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病因较复杂.由于其发病率高,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若治疗不及时或不正规,将严重影响小儿营养、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笔者在2009年1月-2010年1月应用宝乐安和消旋卡多曲治疗48例小儿腹泻,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新国;李慧;岳荣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本文介绍了我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必然性、重要性以及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的考核程序、方法及所需材料,并就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初步探究,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做了进一步规划.
作者:吴艳;董忠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母儿血型不合主要是因为孕妇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而发生的疾病,可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引起胎儿或新生儿溶血症.患儿常因严重贫血、心力衰竭而死亡,或发生严重黄疸,病死率高,即使幸存,患儿智力发育也受影响.
作者:朱丽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clial infarction,AMI)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应用尿激酶溶栓后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5例资料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其临床再通率为75%,溶栓后出血率为3%,35 d死亡率为11.7%.结论 应争取时间尽早溶栓,对发病6~12h仍有适应证者,也应积极溶栓,可以使AMI病死率明显下降.
作者:王宪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步长稳心颗粒与较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照组(15.08±3.14)分、治疗组(13.86±3.02)分.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结论 稳心颗粒与较小剂量胺碘酮联用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军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脑梗死患者往往合并高血脂,笔者2008年7月-2010年7月在临床应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合并血脂异常的脑梗死患者5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8年7月-2010年7月我院住院患者90例,男60例,女30例,年龄39~65岁.均经CT证实为脑梗死.
作者:朱宏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以下简称乙脑)的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媒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尚有差距,加之医患信息不对称,医院医疗安全管理不完善,不断发生医患纠纷,进而形成了患者、政府、医院均不满意的被动局面.现将加强医院门诊部医疗安全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路径与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谷志彬;王丽娟;张莉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患者,男,35岁.因急性胃肠炎来院治疗.入院查体:精神差,面色黄,体温37.1℃,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rain,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kPa),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腹部压痛不明显,自细胞10.6×109/L,中性粒细胞79%.入院后予补液、消炎治疗.第1瓶生理盐水250 ml+维生素C+维生素B6,第2瓶生理盐水250ml+头孢噻肟钠5.0g.头孢噻肟钠原药液配制皮试液,皮试阴性后给药.输注第l瓶时患者无不良感觉,输注第2瓶约40 min时(液体约一半),患者突然出现头痛、头晕、寒颤,全身抖动,床体晃动,面色及口唇发青,呼吸急促,诊断为输液反应,立即停止原输液,换生理盐水,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吸氧,保暖,测体温39.7℃,血压87/60mmHg,神志清,又予安痛定2 ml肌内注射,输液改为葡萄糖注射液+钙剂+维生素C,约5~6 min寒颤渐减轻,半小时后不再寒颤,能进食热汤,3 h后症状完全消失,体温为36.8℃,患者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药物治疗痊愈.
作者:颜景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为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某些疾病的胃肠外营养,防治维生素缺乏症.注射用三磷腺苷辅酶胰岛素又名注射用能量合剂.临床上常将上述两种药物配伍,但两药配伍的稳定性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将这两种药物加人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配伍,模拟临床条件进行试验,考察其pH值、外观色泽、微粒数及吸收光谱的变化,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李元梓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人体受感染后,螺旋体很快波播散到全身,几乎可侵犯各组织和器官,临床表现多样,且时隐时现,病程较长.特别是早期梅毒,不仅是梅毒的传染源.而且增加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危险.其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胎盘传播和血液传播.我国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规定,梅毒实验为阴性.为切实做好无偿献血工作,避免梅毒经血传播的发生和血液的浪费,自2004-2010年,笔者对德州市无偿献血中梅毒感染者进行了筛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风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2010年6月,我院选择社区体检的糖耐量减低(IGT)高危人群90例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 90例均为本地居民,男46例,女44例,年龄35~75岁,体重指数(26.0±5.3)kg/m2.其中伴高血压者53例,男30例,女23例;伴高血脂者56例,男31例,女25例;有糖尿病家族史者47例,男27例,女20例.
作者:裴晏民;冯晋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除常规的西药治疗外,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其中传统滋阴补肾名方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实验研究取得重大进展[1],笔者于2007年9月-2010年8月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六昧地黄丸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并与单纯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45例患者相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顾国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