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海善;顾晓筱;罗晓霞
目的 了解社区护士针刺伤高危因素及原因.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及访谈,调查针刺伤发生状况.结果 社区护士对针刺伤的防范意识较差,对高危因素认识不足.结论 需要加大社区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规范职业暴露处置程序.
作者:胡艳坤;宋正武;房爱武;王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前,输液患者每分钟滴数是靠护士数并手动调节输液器滑轮来调节的,往往会出现由于患者自调滴速、输液位置的改变、进针部位活动等原因导致输液过快、过慢或针头刺破血管壁致使液体外渗、局部肿胀、阻塞等影响治疗[1-2].静脉输液液面与滴数实时监控系统能很好解决以上问题,简介如下.1 系统结构该静脉输液滴数液面与滴数实时监视系统的装置,是由夹持在病房内输液患者现用的一次性输液器观察壶及其上端输液管近观察壶部位检上的若干个闭式监测单元和中央控制系统组成.该装置采用3个电容传感器,与光电传感器相比,电容传感器具有不受光的干扰、薄而轻巧、灵敏度高、稳定性强的特性.
作者:王桂明;朱晓栋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吉诺通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将8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吉诺通+罗红霉素)44例,对照组(罗红霉素)44例,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然后评估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3.2%,对照组有效率为70.5%.结论 吉诺通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全法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反向进针法在癌症患者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癌症患者18例,输液600人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反向进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进针法.结果 观察组平均所用时间3.7 min,对照组平均所用时间5.6 min.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93.00%,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率70.27%.观察组液体外渗占3.00%,对照组液体外渗占15.00%.结论 反向进针法患者痛苦小、穿刺成功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费萍;汉京彦;滕玉华;辛英;张守荣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痔疮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京市某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2033例老年人中痔疮的发病率为54.9%,其中男47.2%,女60.8%.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丽升高,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痔疮患者各项危险因素的比例均高于非痔疮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是痔疮的高发人群,其发病与年龄、性别、排便因素、并发慢性疾病、饮食因素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邵晞;张晓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应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用蓝光照射并口服茵栀黄.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58.33%,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7%和68.33%.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无明显差别,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优于单纯蓝光照射,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敏;张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评估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患者资料的过程.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物作出大概推断,从而为护理活动提供基本依据.产科护理工作繁琐,护士配备相对有限,为了能给产妇施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我科自行设置护理评估表格,应用到产科健康教育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萌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无痛人工流产术是通过静脉麻醉使孕妇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人工流产的一种术式.是一种对意外怀孕或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方法.一般在怀孕12周内可以进行人工流产,但佳时间在孕8周左右[1].现将笔者在无痛人工流产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1年6月,来自我院门诊的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孕妇540例,年龄16~45岁,平均30.5岁.停经42~70 d,尿妊娠试验阳性,产科彩超提示宫内妊娠,心电图结果正常,孕妇无心、肝、脑、肺、肾等器质性疾病.
作者:李海灵;王敏;张宇轩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对菏泽市牡丹区2010年麻疹疫情与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控制麻疹的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牡丹区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66例,年发病率为5.42/10万.3-8月份为麻疹发病高峰,以<1岁和>15岁的人群发病率较高,分别占21.21%和25.76%.结论 含麻疹成分的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较低,是小年龄组发病的主要原因.15岁以上人群免疫水平较低,应通过实施成人麻疹疫苗免疫策略来降低发病率.
作者:仇翠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常冬春季节发作,持续数月,用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如果再合并肺结核治疗效果更差.现将2001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58例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58例,男53例,女5例;年龄55~69岁32例,70~79岁24例,80岁以上2例.咳嗽、咳痰58例,喘息40例,发热28例,心慌26例,胸痛16例,心率100次/min以上39例,双下肢水肿2例,吸烟30例.胸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58例,肺气肿30例,肺心病20例,继发结核46例,陈旧性肺结核9例.经治疗除2例死亡于呼吸衰竭外,其余均好转出院.
作者:张丽丽;张宇轩;左乔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漳县实行网络直报以来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全县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5 049例,死亡7例,年均发病率432.40/10万,年均死亡率3.68/10万,病死率0.16%.2005-2010年(除2009年上升外)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各类传染病构成: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62.94%,呼吸道传染病占25.37%,肠道传染病占10.00%,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0.12%,其他类传染病占1.66%.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肺结核、痢疾、流行性腮腺炎、甲型H1N1流感.结论 漳县传染病工作任务依然艰巨,重点防治是血源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
作者:马晓斌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在产后访视中对新生儿进行抚触的效果.方法 将232例足月新生儿出院时随机分成抚触组和对照组,抚触组在出院后,由社区护士教母亲在家中继续给予抚触;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出生第30、42天分别测量两组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头围).结果 抚触组婴儿第30、42天体重、身长、头围均比对照组高.结论 在产后访视中对新生儿继续进行抚触可促进婴儿生长发育.
作者:钟美英;林春梅;林伟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辖区内老年人群常见慢性病患病率、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本社区健康体检资料统计与分析,发现老年人群慢性疾病情况.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血脂异常、心电图异常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结论 高血压、血脂异常、心电图异常等已成为本社区老年人群的主要慢性疾病,社区居民慢性病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义标;胡燕华;林燕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地屈孕酮、烯丙雌醇两种药物分别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地屈孕酮+HCG组和烯丙雌醇+HCG组,观察用药后先兆流产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地屈孕酮+ HCG组止血时间(4.1±2.3)d、腰腹痛缓解时间(4.5±1.5)d,烯丙雌醇+HCG组止血时间(5.7±2.9)d、腰腹痛缓解时间(5.4±2.5)d.地屈孕酮+HCG组保胎成功率95.0%,不良反应发生率15.0%;烯丙雌醇+HCG组保胎成功率92.5%,不良反应发生率12.5%.结论 地屈孕酮和烯丙雌醇联合HCG均是治疗先兆流产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红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芒市地区德昂族地中海贫血病,了解其基因缺失突变类型及阳性率.方法 先以红细胞指数、微量血红蛋白电泳、HbA2定量等进行初筛,然后以PCR和反向点杂交技术鉴定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以跨跃断裂位点PCR(GAP-PCR)技术和凝胶电泳鉴定α-地中海贫血基因缺失类型,后再对所有地中海贫血阳性样本进行α-贫基因检测.结果 364例受检者中检出α、β-地中海贫血阳性共174例,占47.80%.其中α-地中海贫血占31.87%,β-地中海贫血占15.93%.结论 德昂族是芒市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地中海贫血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开展社会宣教、人群调查和重点筛查、遗传咨询、产前基因诊断等控制措施,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葛世军;禹崇飞;禹祖祥;陈祖聪;尹兆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大部分患者口服苯那普利7d后血压降到正常水平,另30例加服美托洛尔后降到正常水平.左室肥厚者经1年半药物治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逆转,其中12例轻度左室肥厚患者已经恢复正常.结论 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预防知识宣教,大力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降低高血压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苯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王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近年来研究发现,小儿对疼痛可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可被完善的麻醉镇痛处理所减轻.因此,对小儿疼痛必须和成人一样进行治疗.1 小儿生理、药理学特点新生儿肝酶系统未发育,故药物的血浆半衰期较长,至婴儿及儿童,酶系统已成熟,药物的血浆半衰期缩减.大多数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终都经肾排泄,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低,影响药物的排泄,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小球滤过率增高[1].
作者:张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三伏天补肺扶正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疗效.方法 对105例中医辨证为肺脾肾虚的COPD稳定期患者,于每年三伏天给予补肺扶正汤治疗,30 d左右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年.结果 105例患者中,临床控制8例,显效58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8.6%.结论 三伏天对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调补肺脾肾功能的中药治疗,能减少其急性发作,减缓COPD的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严红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放疗前的诱导化疗,在诱导化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粘膜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合理的个性化的护理能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耐受力,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顺利完成诱导化疗.
作者:陈简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肝炎肝硬化患者胸腺肽α-1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86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及胸腺肽治疗组各43例,治疗前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的T细胞亚群,并与同期健康查体者30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明显下降,CD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治疗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比值轻度升高,CD8轻度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肽治疗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一般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α-1能显著提高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孙海涛;李来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