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8年6月的80例确诊为阑尾炎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区别护理,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总结,主要的对比内容包括: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2.5%)低于对照组(55.0%),护理满意度(92.5%)高于对照组(75%),P均<0.05.结论: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巧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1例儿童急性骨髓炎患者的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对临床药师参与1例儿童急性骨髓炎患者药物治疗的病例分析,介绍临床药师协助医生完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病原学变化、对患者做好用药监护等事项.结果: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可促进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能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于鑫;李治芳;冯军;张彩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头孢米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收治的48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头孢米诺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头孢米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头孢米诺治疗,对其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以及一年内复发的平均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痰培养细菌清除率较治疗前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组间比较:①头孢米诺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6%和88.6%,均高于对照组(70.8%和63.5%)(P<0.05);②头孢米诺组患者复发的次数为1.46±1.29,低于对照组(3.95±2.16)(P<0.05).结论:头孢米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中有确切的疗效,并可以有效防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
作者:许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初产妇采用导乐分娩对其产程的影响效果.方法:择取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生产的76例初产妇,以抽签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分别予以普通陪护和导乐分娩,对比2组产程时间和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第三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自评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阵痛效果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行导乐分娩可以提升产妇的顺产率,并缩短产程,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痛苦,应予以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张利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银翘散加减辅助治疗小儿发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热性惊厥患儿,并按照其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银翘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发热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比对照组退热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银翘散加减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能缩短退热时间,临床疗效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茅雪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接收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分别50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糖皮质激素治疗,为实验组患者提供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经过相同周期的临床治疗,围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深入探讨.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无显著性区别(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患者治疗后Scr、BUN、蛋白尿等水平均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可知,实施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在不会引发相关不良反应的前提下,该药物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极大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故值得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庆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在医疗机构监管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使用普查方法,选择我市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三年连续进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60家医疗机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60家医疗机构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三年中,评定为A级、B级者比例逐年递增,而评定为C级和不予评级者比例在逐年下降(P<0.05);60家医疗机构三年一级指标变化情况对比,以2017年度一级指标变化情况为明显(P<0.05).结论:医疗机构监管工作中应用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等级,提高医疗服务工作质量,应在广大医疗机构中广泛推行.
作者:杨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影响价值.方法:本文筛选胃癌患者99例做为研究对象,均于2016年的2月-2018年的2月在我院接受化疗.将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遵医嘱式的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变化比较.结果:护理开展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较入院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入院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化疗治疗期间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大大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侯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别选择X线以及CT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5月~2018年06月收治的82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对所有患者实施X线检测以及CT检测,终就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展开对比.结果:同X线不典型肺结核疾病诊断准确率(84.15%)对比,CT诊断准确率(96.34%)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针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在进行疾病诊断期间,同X线诊断结果比较,CT诊断准确率呈现出显著性特点,但是因为此种疾病表现出复杂的结构以及病灶形式,对此需要结合患者病情观察结果以及系列实验室检查结果终确诊,从而为不典型肺结核疾病治疗方案的针对性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龙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总结神阙贴联合艾灸治疗痛经的实际效果.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60位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前三个月都未进行过其他方式的治疗,将60位患者分组进行治疗,分别采用神阙贴联合艾灸和口服丹桂祛症合剂的方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三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并作出统计分析.结果:相较于口服丹桂祛症合剂的治疗方法,神阙贴联合艾灸的治疗方法没有明显劣势,两者的治疗方法相差无几.结论:神阙贴联合艾灸可以单独治疗痛经,治疗效果明显,并不需要其他药物配合.
作者:孔耀弘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应用替诺福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有效性及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空腹服用替诺福韦,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HBv-DNA转阴率及治疗前后观察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评分AST(39.03±9.62)U/L、ALT(38.89±9.16)U/L、Child-Pugh(3.21±0.94)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94.44%)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88.89%)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好转,HBv-DNA转阴者改善更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诺福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有效性良好,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永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益生菌在维持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践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患,收治的这些病患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将上述病患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50例病患.对照组病患采用常规的莎美拉嗪治疗方式,而观察组病患则使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方式.对两组病患的临床实践效果、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进行全面细致观察,并对病患每天的大便具体情况与腹痛改善状况进行详细记录,整个治疗过程持续三个月.结果:两组病患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对治疗产生严重影响的不良反应.对照组病患总体实际有效率为76.00%(38/50);观察组病患为94.00%(47/50),观察组病患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患在观察期间有11例复发,病症复发率为22.00%;观察组病患在观察期间有1例复发,病症复发率为2.00%,观察组病患整体病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肠炎病患在治疗时,在常规美沙拉嗪治疗方法上应用益生菌进行病症治疗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全面系统推广应用.
作者:赵红伟;刘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本文针对以情境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教学当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将在妇科实习的某医学护理学院2014级护理本科班的学生作为观察组,对其采用以情境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模式;以另一医学护理学院2014级护理本科班的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教学模式.对两组学生在理论与操作考核方面的成绩进行了对比,掌握观察组护理学生对以情境为导向的护理数学模式的具体评价情况.旨在对提高医学教学的水平起到帮助的作用.
作者:吴少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培中益胃方联合DCF方案治疗Ⅳ期胃癌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接诊的110例Ⅳ期胃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DCF方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DCF方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培中益胃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中益胃方联合DCF方案治疗Ⅳ期胃癌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冯艳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观察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治疗中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佐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20例作为研究主体,对其采用不同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各60例.对照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进行雾化佐治.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与药物之下的临床治疗效果、各种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和治疗时间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经过分析对比可知,研究组患儿在其治疗方案之下的治疗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患儿明显要好(P<0.05);研究组患儿的各种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明显要短(P<0.05);并且研究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也明显要好(P<0.05).结论: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治疗中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佐治的临床效果良好,对于患儿的尽早恢复有所帮助,并且有效降低了发生不良发应的几率,患儿所承受的痛苦较小,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作者:石权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2016年7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2例采用规范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期间危象发生率、上机率、并发症发生率、撤机时间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通过规范化护理的实验组,危象发生率、上机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撤机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应用可有效预防重症肌无力危象及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促进了疾病康复,值得采用.
作者:杨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患者实施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MTX的效果.方法:时间段:2014年10月-2017年12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108例宫外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4例)、对照组(54例),实验组:大剂量米非司酮+MTX治疗,对照组: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90.74%vs74.08%)高于对照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vs24.4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外孕患者实施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MTX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恢复效果,改善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韩蓉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应用LISS(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下肢骨折的疗效及临床心得.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00例,利用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采用解剖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LISS钢板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内固定、下床活动、住院、骨折愈合等时间、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内固定、下床活动、住院、骨折愈合等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更短,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0%较对照组78.0%明显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率8.0%较对照组24.0%显著较低,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LISS钢板治疗下肢骨折的疗效非常显著,既能减少内固定时间和各种并发症,还能加速骨折愈合,从而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庞文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ICU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具体程度,并且针对其制定管理对策,评估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的3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研的方式来了解ICU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在ICU护理风险管理中,影响因素主要有三大类:护士因素、系统因素和协作因素.每个因素中,又包含了不同的内容,每个内容的影响力不同.按照影响力的大小,制定合理的对策,能够大程度地降低ICU护理的风险,保证患者安全,优化临床护理质量.结论:在ICU护理工作的开展中,其影响风险管理的因素较多,且各个因素的关系密切,相关依存,医院管理人员需要针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提高,并且明确ICU护理风险管理的制定,健全评价体系,方可大程度地规避ICU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优化临床工作质量.
作者:李小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舒适护理措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我院ICU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点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措施,两组患者护理后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后,患者总满意率比常规组高,Ramsay镇静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能降低其自身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晓飞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