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塞出院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沈明媚

关键词:脑梗塞, 延续护理, 出院患者, 治疗依从性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出院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接收的脑梗塞患者140例,采用区组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及再次住院率.结果:观察组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依从性均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次住院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脑梗塞出院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其治疗依从性较好,且再次住院率低,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就医的糖尿病足患者(90例、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普通护理、预防性护理干预,探究2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42例)优于对照组(31例),预后效果(2例)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11例)相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护理干预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建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慢性肾衰竭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本文就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疗法在慢性肾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近一年收治的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照抽签法分成两个组别.参照组(n=45)采取常规治疗法,实验组(n=45)在常规疗法上予以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更高,BUN、SCr以及Upro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前列地尔与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指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李建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ACE抑制剂卡托普利阻止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中神经变性的发展

    细胞产生的活性氧(ROS)的增加是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中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实验证据表明抑制脑ROS有益于减慢由淀粉样蛋白-β(Abeta)聚集引发的神经变性过程.血管紧张素II AT1受体是脑ROS的重要来源,并且AD患者的脑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水平增加,这种现象可以解释过度的血管紧张素依赖性AT1诱导的ROS产生.因此,科学家们将年龄Tg2576的小鼠作为AD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并分析了ACE抑制剂对上述动物的神经变性的迹象的影响.全基因组微阵列基因表达谱和生物化学分析表明中枢活性ACE抑制剂卡托普利使过度活跃的AD小鼠的海马ACE正常化.与此同时,通过六个月的卡托普利治疗,神经变性的体征的发展得以延迟.由卡托普利触发的神经保护谱伴随着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淀粉样蛋白形成加工的减少,以及海马ROS的减少,已知其通过增加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活化来增强Aβ产生.总而言之,科学家们的数据表明ACE抑制剂与广泛使用的心血管药物可以干扰Abeta依赖神经变性的证据.

    作者:李彦;宋禹霏;张新昕;赵慧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提高结直结肠术后患者首次活动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提高直结肠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水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供在直结肠手术康复中作为参考.方法:以2015年9月-2016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140例经手术治疗的直结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康复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方法进行围期手术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情况以及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首次下床活动情况明显较好,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54±0.66)d以及排气时间(4.84±0.60)d均长于对照组(1.46±0.51)d和(4.84±0.60)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结直结肠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排气时间、提高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彩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胃肠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

    目的:调查研究并且分析胃肠外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营养风险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状况,并记录在营养支持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本文通过调查分析胃肠外科住院患者的营养支持状况,基于几百例的分析结果,对这些患者的体重指数及变化状况,饮食的摄入及其变化情况进行评分研究[1].结果:胃肠外科住院患者的适应率为79.7%,发生营养风险的概率为62.7%,总的营养支持率为85.3%,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接受了营养支持,无营养风险的患者无需接受营养支持.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日常食物营养的配比不够均衡,导致患者存在一定的营养风险.结论:营养筛查适合大多数的胃肠外科住院患者,使他们能利用营养支持这一方式获益.

    作者:李盛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发烧时过度劳累有猝死风险

    进入春季,气温忽高忽低,不少人因为天气多变患上感冒,专家提示,感冒后应多休息,多饮水,避免病情加重进而演变成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对于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效药,主要还是依靠患者自身抵抗力,因此,休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近日,一则《年轻爸爸家长会上猝死,事前已连续发烧三天》的新闻引起关注.3月初,浙江绍兴某幼儿园家长会上,一位33岁的年轻爸爸突发疾病,被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据当时在场的家长透露,这位年轻的爸爸刚刚有了二孩宝宝,开家长会前已经连续发烧3天,具体死因不确定.现场参与抢救的医生家长判断,疑似病毒性心肌炎.

    作者:鄢光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讨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录的腹泻患者中随机抽取128例作为探讨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大便常规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在任意季节都可能流行,而沙门菌和副溶血弧菌常见于夏季以及秋季.结论:将大便常规检验运用到季节性腹泻患者的诊断中,可准确判断患者的发病原因,给医生的治疗环节做铺垫,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晓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思维导图应用在儿科健康教育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儿科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2月在我科住院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头宣教形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儿科健康教育工作中,此方法简单、实用、有效,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严莉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加味五味消毒饮辅助治疗细菌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对加味五味消毒饮辅助治疗重度细菌感染临床研究,研究本方治疗重度感染的可行性,发掘中医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方剂.方法:前瞻性研究自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入组289例,应用加味五味消毒饮辅助治疗三种不同病种的细菌感染患者,其中乳腺脓肿治疗组29例,对照组34例,化脓性阑尾炎治疗组78例,对照组93例,术后肺部感染治疗组38例,对照组47例.对入组患者均行细菌培养,从入院时即每天检测患者体温,WBC计数,CRP浓度至恢复正常范围.结果:加味五味消毒饮可明显缩短发热持续时间,WBC计数恢复正常水平时间、CRP浓度下降正常范围时间,可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平均治疗总费用.结论:加味五味消毒饮辅助治疗重度感染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耐药率低,抗菌谱广,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和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康复笑;徐其龙;蔡安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梗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脑梗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法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进行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3.67±5.32),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3.37±5.21),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是临床可以选择的理想护理方法.

    作者:孙锦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临床价值观察

    目的:整理我院外周神经鞘类肿瘤患者资料,探讨分析超声诊断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医治的外周神经鞘瘤患者63例为观察组,选同时期健康人63例做比较,为对照组.后就超声对外周神经鞘类肿瘤患者的诊断进行观察.结果:63例外周神经鞘瘤患者中,51例为患者为神经鞘瘤,12例患者为良性纤维瘤,通过手术和病理结果发现有5例患者误诊,诊断率为92.1%.结论:超声诊断外周神经鞘类肿瘤准确率较高,安全快速定位准确,能为医生手术提供良好的影像学依据,在术前能够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手术范围及手术方式的制定,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桂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68例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268例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的结果.方法:以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的268例乙肝患者为分析和观察对象,检查和观察患者乙肝五项及结果.结果:根据检验结果,268例乙肝患者当中,HBsAg指标呈阳性比率高,其次为抗-HBc指标,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此次268例乙肝患者中,30-40岁阶段的患者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大.结论:五项检查是乙肝检查的重要内容,依据五项检查可帮助临床诊断乙肝,因此应当加强对乙肝五项检查的重视.

    作者:郭园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整日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整日化流程提高康复科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4月-2016年9月收入我科的患者共100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应用整日化流程进行康复训练.测定训练前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结果:统计出入院ADL评分,实验组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整日化流程训练在提高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理能力及康复效果中有明显优势.

    作者:安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理学专任教师如何与辅导员协作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以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心理学专任教师与辅导员协作工作模式,对切实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学专任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现状出发,研讨心理学专任教师与辅导员协作工作的必要性,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与辅导员工作的结合点,并对如何组织和实施协作工作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刘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眩晕一号改变热敷方式对颈型眩晕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对眩晕一号改变热敷方式对颈型眩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进行综合检查后其病情96例被确诊为颈型眩晕.我们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为毛巾组和治疗巾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我科室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的治疗和常规护理,只是毛巾组在外用眩晕一号方热敷时改用透气好的毛巾包裹.结果:毛巾组总有效率95%,治疗巾组总有效率8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积分治疗后比较p<0.05,毛巾组优于治疗巾组.结论:对眩晕一号热敷方式的改变,在治疗颈型眩晕时,可提高其治疗效果.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风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的研究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共60例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共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奋乃静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奥氮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能达到9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同时观察组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也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奥氮平治疗,对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升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并且对于改善临床症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十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芝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持续质量改进(CQI)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磷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250例病人,PDCA循环管理法,成立持续质量控制(CQI)小组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高磷血症发生的原因,制订我科高磷血症控制及处理流程图.结果:250例患者通过12个月CQI管理模式,患者血磷达标率由15%提升到30%,结论:持续质量改进(CQI)模式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血磷达标率有较好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卢璧云;李彦;张耀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青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保健的探讨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过去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下降等原因,心脑血管疾病主要以老年人为发病人群.近两年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逐渐发展到了中青年人群之中,并向着年轻化,全龄化的方向发展,如何在有效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减少其在青少中的发病几率,已经成了目前心脑血管防治方面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金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托烷司琼与昂丹司琼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后止吐的研究

    目的:观察对比托烷司琼和昂丹司琼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术后止吐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60例,随机分为三组,诱导前10min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ml、昂丹司琼4mg(稀释至5m1)、托烷司琼5mg(稀释至5m1),手术结束后观察患者从拔除气管导管开始的24h之内恶心与呕吐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生理盐水组(Ⅰ组)、昂丹司琼组(Ⅱ组)和托烷司琼组(Ⅲ组)术后24h内分别有9例、3例和4例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Ⅰ组与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给予昂丹司琼和托烷司琼均可以安全有效的预防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作者:陈梦洁;张旭晨;吉芳;张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助产士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以及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26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分娩,不用助产士,实验组产妇由助产士配合生产,观察两组产妇的出血量以及分娩的效果,分娩的效果用自然分娩率进行判断.结果:实验组产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应用助产士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降低产妇产后的出血量,还能够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程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