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比分析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CT与X线诊断价值

曹建明

关键词: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 CT, X线
摘要:目的:分析CT与X线用于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1月在我单位诊断的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80例参与研究,分成两组,分别接受CT与X线诊断,同时对比病理检查结果,分析CT与X线对于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不同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87.5%,其中肺部炎症5例,肺结核12例,肺癌13例,良性肿瘤5例,对照组诊断率为70%,其中肺部炎症3例,肺结核11例,肺癌11例,良性肿瘤3例.结论:CT较X线对于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诊断价值更高,能够更准确确定病灶的性质,更值得推广.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诊断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D-二聚体的诊断效果.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取年份为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设为研究组,另选同一年份的56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检验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同时间段D-二聚体水平,分析诊断效果.结果:经过检测,在基本状态下,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D-二聚体明显较高,对比差异P<0.05;溶栓治疗前后,实验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对比P<0.05,而其他时间段对比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对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一旦检测异常,要与X片、心电图、临床症状相结合进行诊断,提升诊断结果准确性.

    作者:赵骏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在介入手术室感染控制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在介入手术室感染控制的观察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1日~2016年5月31日作为对照,自2016年6月1日开始,进行为期半年的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进而比较两个时段当中手术切口的感染情况以及手术室卫生学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结果:2016年下半年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明显低于上半年;2016下半年手术间医护人员、消毒液、物体表面、空气以及清洗机械的合格率均较上半年有显著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当中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使用正确的控制感染规范以及施行感染检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手术室内控制感染的水平,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概率.

    作者:李伏琴;张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ACE抑制剂卡托普利阻止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中神经变性的发展

    细胞产生的活性氧(ROS)的增加是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中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实验证据表明抑制脑ROS有益于减慢由淀粉样蛋白-β(Abeta)聚集引发的神经变性过程.血管紧张素II AT1受体是脑ROS的重要来源,并且AD患者的脑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水平增加,这种现象可以解释过度的血管紧张素依赖性AT1诱导的ROS产生.因此,科学家们将年龄Tg2576的小鼠作为AD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并分析了ACE抑制剂对上述动物的神经变性的迹象的影响.全基因组微阵列基因表达谱和生物化学分析表明中枢活性ACE抑制剂卡托普利使过度活跃的AD小鼠的海马ACE正常化.与此同时,通过六个月的卡托普利治疗,神经变性的体征的发展得以延迟.由卡托普利触发的神经保护谱伴随着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淀粉样蛋白形成加工的减少,以及海马ROS的减少,已知其通过增加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活化来增强Aβ产生.总而言之,科学家们的数据表明ACE抑制剂与广泛使用的心血管药物可以干扰Abeta依赖神经变性的证据.

    作者:李彦;宋禹霏;张新昕;赵慧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的临床资料分析与研究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白内障合并不同程度眼底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同时进行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对合并眼底病变的患者同时给予激光治疗或药物治疗,观察3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视力情况,人工晶状体位置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术后有28只眼(84.85%)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术后视力提高在两行以上的有21只眼(63.64%),术后视力无改变的3只眼(9.1%).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高眼压及炎症反应经治疗后均有缓解,能够在治疗后消失.结论: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的治疗,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福海;任洪义;尹雅丽;白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部B超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腹部B超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于本院所接受诊治的64例肝硬化门诊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胃镜检查和腹部B超诊断.结果:通过行电子胃镜诊断,可知其中有56例(86.1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通过行腹部B超诊断,可知其中有43例(66.15%)脾脏增厚患者、40例(61.54%)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大患者,二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电子胃镜诊断,肝硬化门诊高血压患者行腹部B超的确诊率耕地,但是该种诊断法具有较高的诊断综合性,有效弥补了电子胃镜诊断存在的不足,可以借助二者联合诊断来增强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钱燕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全面推进医院纪委监察工作

    在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科学发展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在防腐建设的相关工作中.医疗卫生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工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需对纪委监察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积极开展医院纪委监察工作是社会发展与医院建设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将对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推进医院纪委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与探究.

    作者:樊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究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了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时间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CT诊断,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73.5%,同时核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T2WI/Flair高信号和T1WI低信号,而且病灶边界清晰,共检测出了56个病灶,分布于基底节区28个、内囊18个、丘脑11个、各脑叶9个.脑梗死患者三角形形态,存在不规则形、斑点状及片状等改变.结论:在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时,可以清晰的呈现患者的病灶,从而为主治医生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有效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作者:徐宝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和探究急性胃穿孔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投硬币的方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临床护理服务,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GAS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其总有效率(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88.57%),并且术后1h(38.4±4.1)、术后24h(41.5±4.5)、术后48h(49.6±4.9)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2.1±3.9)、(35.3±4.2)、(38.7±4.6),同时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17.5%),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的常见问题与相关对策.选取近期入院的36名神经外科患者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试验的患者男女各半,无其它影响治疗的的疾病.将患者通过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是否的到缓解,研究探究临床上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并根据实验的结论,发现当前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治疗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实际情况将治疗的方法和模式不断地改进,从而给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服务.

    作者:周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北京市公立医院4月8日起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于3月22日正式发布,并将于4月8日全面实施.《实施方案》提出,到2017年年底,以行政区为单位,北京市公立医院药占比力争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2020年将进一步优化,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稳定在合理水平.作为首都,北京医改具有风向标意义.这项改革将会给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作者:马先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营养不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营养不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来自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小儿营养不良患儿80例.80例小儿营养不良患儿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取常规护理,乙组在甲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比较结果差异.结果:乙组相较于甲组小儿营养不良治疗效果更高,P<0.05;乙组相较于甲组家长满意评分、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患儿健康行为评分更高,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营养不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谢娣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医院人才建设初探

    面对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激励的竞争,医院要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人才管理的方法,首先领导重视,明确目标,进行人才规划,在此指引下用优惠的政策引进人才,科学合理地培养人才,建设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冀福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三腔喂养管营养支持对降低食管癌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目的:探究三腔喂养管营养支持对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采用三腔喂养管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22.50%,观察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食道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三腔喂养管行营养支持能够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并提供营养支持,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何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思维导图应用在儿科健康教育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儿科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2月在我科住院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头宣教形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儿科健康教育工作中,此方法简单、实用、有效,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严莉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硫酸依替米星治疗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胆囊炎的我中心门诊中应用硫酸依替米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中心门诊上接受治疗的胆囊炎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我中心门诊中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置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亮甲菌素和青霉素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亮甲菌素联合硫酸依替米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胆囊炎患者的药物应用治疗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3%,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胆囊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硫酸依替米星联合亮甲菌素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状况,同时提升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付鹏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慢性病与平衡膳食、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

    目的:讨论慢性病与平衡膳食、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方法:选取本学院附近小区中老年人群营养与健康调查的情况,在其中选取1000例中老年人群,调查并分析他们的膳食结构、体力活动以及超重、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的情况.结果:其中大多数老年人群膳食结构中水果以及蔬菜的摄入量较少,盐以及油的摄入量较多.脂肪摄入数量与慢性病的发展成正相关关系,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与慢性病发展成负相关关系.根据调查,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可以有效较少发生慢性病的风险.结论:根据调查发现,中老年人群膳食情况以及体力活动情况与慢性病发生具有重要的关系.中老年人群能够通过平衡膳食,增加体力活动,达到有效减轻慢性病,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作者:蒋莉莉;任大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氧化亚氮在妊娠期烧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烧伤创面疼痛是烧伤引发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疼痛治疗是烧伤科治疗烧伤患者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越来越得到重视.烧伤引起的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对创面愈合速度、质量也产生不利影响,不仅影响烧伤的预后、功能及外观,还可使孕妇子宫收缩,诱发早产等并发症,因妊娠期独特的病理、生理状态及用药安全性问题在疼痛治疗中用药受到诸多限制.针对妊娠期疼痛管理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缺乏明确指南指导临床.本文主要回顾了近10年来氧化亚氮在烧伤镇痛管理及结合氧化亚氮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对吸入氧化亚氮在妊娠期烧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金炫彬;董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8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样本,以44例为一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4例患者中,41例治疗有效,有效率93.2%.对照组44例患者中,36例治疗有效,有效率81.8%.结论:与常规针灸方法相比,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更好.

    作者:魏建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实践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期间在我院血液净化科工作的专科护士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20名专科护士在实施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前实施的是常规培训和管理.采取自身对比法进行研究,对比20名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前后的理论考核成绩和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及护士的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和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护士的培训满意度显著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实践可显著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度和临床操作技术水平,提高护士的认可度,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赵咏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无痛分娩产妇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护理干预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74例拟行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B组的总产程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合理分配产程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高利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