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亓琴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 早期康复训练, 偏瘫患者, 肢体功能障碍, 脑血管病患者, 肌力, 重大意义, 生存质量, 康复护理, 幸存者, 后遗症, 多发病, 常见病, 证明, 系统, 痛苦, 生活, 疗效, 家庭
摘要: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全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数约130万~150万[1],幸存者中约有70%~8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其中43.7%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痛苦与沉重的负担[2].先期研究[3]证明: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整体、系统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大意义.我院近两年对60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603例患者中124例肌力0~1级,426例肌力2~3级,53例肌力4级.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152例机关干部健康体检心电图调查

    为了解在职干部心电图异常的分布规律,笔者对上海市某区机关科级及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了心电图普调查,现将这些人员的心电图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武洪;朱慧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98例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我镇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多,其中大部分人缺乏保健意识,在家中分娩,发生产后出血乃至失血性休克后才送来医院.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0年来收治的9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

    作者:刘臣;黄金艳;唐文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美西律配合中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和单纯西药组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具有较好的疗效,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霄磷;常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奥安达联合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神经系统损害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约占糖尿病的4%~5%,因诊断标准不同,有报导其发病率可达糖尿病患者的47%~91%,神经损害较广泛,而周围神经病变为常见[1],现将我们近年来采用奥安达联合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玫;霍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全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数约130万~150万[1],幸存者中约有70%~8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其中43.7%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痛苦与沉重的负担[2].先期研究[3]证明: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整体、系统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大意义.我院近两年对60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603例患者中124例肌力0~1级,426例肌力2~3级,53例肌力4级.

    作者:亓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氨氯地平联合通心络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氨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具有血管选择性,在扩张血管的同时对心脏的传导和收缩力均无影响.本品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与其扩张全身小动脉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作用有关.对缺血性心脏病,本品一方面通过扩张全身小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和心肌耗氧量;另一方面,还使冠脉血流量增加,改善心肌供氧,通过纠正心肌耗氧和供氧的平衡而控制缺血性心脏病发作[1].

    作者:刘福梅;刘翠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当归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分析

    原发性痛经是年轻女人的常见病,多见于13~28岁的未婚女子,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的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临床表现多端,多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至昏厥,呈周期性发作,其中以腹痛多见.笔者自1995~2006年用自拟当归止痛汤为主结合辨证加减治疗本病6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秋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益智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8例疗效观察

    老年血管性痴呆占全部痴呆的60%左右,严重地威胁着我国老年人的生存生活质量,应引起临床广泛重视,采用益智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李清丽;张先茂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洛宁县回族镇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及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慢性病和退行性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正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的普及使农民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为掌握豫西农村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我院于2008年7~9月对洛宁回族镇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总结如下,并结合文献简要讨论.

    作者:刘铁城;张赞朋;马书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宜春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2008年3月,我们对宜春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情况进行了调研,针对了解的情况,提出发展思路与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补铁剂及铁剂的临床应用

    铁是红细胞合成血红素必不可少的物质,吸收到骨髓的铁质,进入骨髓幼红细胞,聚集于线粒体中,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后者再与球蛋白结合而成为血红蛋白,进而发育成为成熟红细胞[1].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体内缺乏铁质,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而引起的一种贫血症,其发病率达到世界人口的10%~20%,也是我国常见的贫血类型[2],我国约有2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和铁营养不良症,其中妇女、儿童为高发人群.IDA的治疗,一是去除缺铁病因,二是补充铁剂,临床上可依据病因病情选择口服铁剂或注射用铁剂.本文就铁剂的临床应用作一简介.

    作者:徐秀丽;李元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笔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单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各55例,观察两组疗效,为临床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永丽;高云;侯琳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使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我院自2006年5月~2007年10月,对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自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及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潘进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巨大胎儿的母儿并发症及预防

    胎儿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 g称为巨大胎儿.近年来由于围生期营养保健的改善,孕妇注重休息、营养摄入增多、运动减少,遗传、过期妊娠等因素而致巨大胎儿的孕妇有逐年增多趋势,国内资料报道巨大胎儿发生率已占出生总数的7%,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巨大胎儿可造成头盆不称、难产,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的母儿并发症,造成较大危害.

    作者:牛德芸;黎会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发改委、卫生部负责人就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发布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已相继公开发布.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人.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重要病原体之一,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中占23.2%,且呈逐年增多趋势.MP除可以引起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外,还可引起广泛的肺外损伤,临床表现多样,可并发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已经越来越受到儿科临床现医师的重视,现将我院儿科门诊2007年3月~2008年3月诊断为MP感染38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惠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压氧治疗重型脑外伤疗效观察及护理

    近年来,我院采用高压氧(HBO)辅助治疗重型脑外伤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凤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西药治疗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比较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就诊患儿中有50%~60%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绝大多数是病毒[1],临床以发热、流涕、喷嚏、咽部充血、咳嗽为主要表现.西医多采用抗菌药、抗病毒药和解热镇痛等对症处理.中医认为小儿感冒因为自身的生理病理与成人有所不同,故小儿感冒多为热证,多有夹痰、夹滞、夹惊等特点[2],笔者用中药汤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具体方法和效果比较总结如下.

    作者:刘素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两种气管内滴药的效果及护理时间对比分析

    2002~2006年,我院口腔科对62例颌面部复合外伤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气管内滴药法,并进行了对比观察,旨在选择科学合理的气道湿化方法,力求既有效又节省护理人力,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锦花;彭存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两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效价比分析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病,具有久治不愈和反复发作的特点,这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我国幽门螺杆菌共识意见[1]指出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必须根除幽门螺杆菌.随着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标准疗法的广泛应用以及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过去一些规范的治疗方案也随着下降.我中心选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痢特灵三联疗法与传统方案对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