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98例分析

刘臣;黄金艳;唐文革

关键词:产后出血, 产妇死亡, 外来务工人员, 失血性休克, 危险因素, 死亡原因, 流动人口,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 防治措施, 保健意识, 并发症, 医院, 患者, 分娩, 产科
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我镇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多,其中大部分人缺乏保健意识,在家中分娩,发生产后出血乃至失血性休克后才送来医院.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0年来收治的9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石氏空心刃针在治疗颈腰椎病中的疗效观察

    颈腰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引起头晕及上肢麻木和腰腿疼的主要病因,我国年患此病者千万例,给病人及社会造成极大负担.其治疗及预防已成为临床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我院自2007~2008年用石氏空心刃针治疗颈腰椎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平安;焦淑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巨大胎儿的母儿并发症及预防

    胎儿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 g称为巨大胎儿.近年来由于围生期营养保健的改善,孕妇注重休息、营养摄入增多、运动减少,遗传、过期妊娠等因素而致巨大胎儿的孕妇有逐年增多趋势,国内资料报道巨大胎儿发生率已占出生总数的7%,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巨大胎儿可造成头盆不称、难产,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的母儿并发症,造成较大危害.

    作者:牛德芸;黎会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与代谢异常的关系

    临床研究证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糖脂等代谢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为了解中青年高血压人群的特点,对无糖尿病史的29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和17例中青年非高血压对照者进行了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实验(OGGT)和胰岛素释放实验,并测定血脂、尿酸和纤维蛋白原,以探讨中青年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和糖脂等代谢异常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子宝;王乐新;何西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氟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观察

    外阴阴道含珠菌病(VVC)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VVC的防治对控制性传播疾病(STD)和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随机对比的方法观察口服氟康唑和外用咪康唑栓剂对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作者:贾连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科学营养与优生优育

    优生优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既涉及遗传、医疗保健,又涉及政策、环境保护等工作,而加强孕产妇、乳母及婴幼儿的科学营养是做好优生优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左新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奥安达联合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神经系统损害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约占糖尿病的4%~5%,因诊断标准不同,有报导其发病率可达糖尿病患者的47%~91%,神经损害较广泛,而周围神经病变为常见[1],现将我们近年来采用奥安达联合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玫;霍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C反应蛋白(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中敏感的指标,被认为与T2DM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相关[1].本研究以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相关标志物,通过对正常人、早期糖尿病患者、合并有大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水平的检测,探讨其对预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永杰;李宜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氨氯地平联合通心络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氨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具有血管选择性,在扩张血管的同时对心脏的传导和收缩力均无影响.本品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与其扩张全身小动脉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作用有关.对缺血性心脏病,本品一方面通过扩张全身小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和心肌耗氧量;另一方面,还使冠脉血流量增加,改善心肌供氧,通过纠正心肌耗氧和供氧的平衡而控制缺血性心脏病发作[1].

    作者:刘福梅;刘翠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21例临床分析

    胃瘫是指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在国内较普遍称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也有称之为胃无力、胃麻痹或胃淤滞症[1],近年国内外文献趋向于统一称胃瘫,常见于胃手术后.我院自1994~2002年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2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陆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补铁剂及铁剂的临床应用

    铁是红细胞合成血红素必不可少的物质,吸收到骨髓的铁质,进入骨髓幼红细胞,聚集于线粒体中,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后者再与球蛋白结合而成为血红蛋白,进而发育成为成熟红细胞[1].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体内缺乏铁质,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而引起的一种贫血症,其发病率达到世界人口的10%~20%,也是我国常见的贫血类型[2],我国约有2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和铁营养不良症,其中妇女、儿童为高发人群.IDA的治疗,一是去除缺铁病因,二是补充铁剂,临床上可依据病因病情选择口服铁剂或注射用铁剂.本文就铁剂的临床应用作一简介.

    作者:徐秀丽;李元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麻疹136例临床分析

    2007年11月~2008年4月,山东省乐陵市发生麻疹流行,我院为麻疹治疗定点医院,为此特设麻疹专科病房,共收治病人136例,现将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赵广利;李经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发改委、卫生部负责人就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发布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已相继公开发布.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人.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两种气管内滴药的效果及护理时间对比分析

    2002~2006年,我院口腔科对62例颌面部复合外伤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气管内滴药法,并进行了对比观察,旨在选择科学合理的气道湿化方法,力求既有效又节省护理人力,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锦花;彭存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个别化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作用的效果观察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的转变,运用生物治疗结合心理社会干预手段治疗精神分裂症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康复精神医学的潮流方向,如何开展有效的家庭干预等心理社会干预,延缓或减少社会功能的损害与精神残疾程度,使其回归社会,是近年来精神卫生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为探讨个别化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作用,对我院痊愈出院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为期两年的随访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满孝琴;王艳;李海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全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数约130万~150万[1],幸存者中约有70%~8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其中43.7%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痛苦与沉重的负担[2].先期研究[3]证明: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整体、系统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大意义.我院近两年对60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603例患者中124例肌力0~1级,426例肌力2~3级,53例肌力4级.

    作者:亓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1152例机关干部健康体检心电图调查

    为了解在职干部心电图异常的分布规律,笔者对上海市某区机关科级及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了心电图普调查,现将这些人员的心电图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武洪;朱慧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氯氮平致癫痫发作25例临床分析

    氯氮平系二苯氧氮平类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有较满意疗效,其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是引起癫痫发作.笔者回顾调查了本院近12年来单独接受氯氮平治疗所致癫痫发作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清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当归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分析

    原发性痛经是年轻女人的常见病,多见于13~28岁的未婚女子,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的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临床表现多端,多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至昏厥,呈周期性发作,其中以腹痛多见.笔者自1995~2006年用自拟当归止痛汤为主结合辨证加减治疗本病6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秋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膝关节成形术加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粘连性强直18例分析

    近年我院采用膝关节成形术加中药熏蒸配合专科护理治疗关节粘连性强直患者1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杭丽;李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生殖道感染住院病人抗生素应用状况分析

    生殖道感染是威胁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因其感染种类繁杂、流行面广、危害严重,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1].而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可给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文对一组生殖道感染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现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寻找出改善妇女生殖健康诊疗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秀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