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氮平致癫痫发作25例临床分析

李清燕

关键词:氯氮平, 癫痫发作, 抗精神病药物, 现报道如下, 精神分裂症, 回顾调查, 不良反应, 资料, 治疗, 氧氮, 疗效, 二苯
摘要:氯氮平系二苯氧氮平类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有较满意疗效,其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是引起癫痫发作.笔者回顾调查了本院近12年来单独接受氯氮平治疗所致癫痫发作资料,现报道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巨大胎儿的母儿并发症及预防

    胎儿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 g称为巨大胎儿.近年来由于围生期营养保健的改善,孕妇注重休息、营养摄入增多、运动减少,遗传、过期妊娠等因素而致巨大胎儿的孕妇有逐年增多趋势,国内资料报道巨大胎儿发生率已占出生总数的7%,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巨大胎儿可造成头盆不称、难产,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的母儿并发症,造成较大危害.

    作者:牛德芸;黎会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引产协作效用的观察

    利凡诺羊膜腔穿刺是传统的中期引产的方法.效果可靠,成功率高,但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1)引产者宫颈不成熟,宫颈扩张缓慢,产程长,容易引起宫缩乏力.(2)腹痛剧烈,时间长,患者痛苦大.(3)产后出血、宫颈裂伤及胎盘、胎膜残留等并发症发生率高.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抗孕酮药,具有促进宫颈成熟的作用;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同时口服米非司酮有增加子宫对前列腺素及催产素敏感度,使宫缩协调,宫颈成熟好,宫颈扩张快,利于孕产物排出缩短产程的优点.我站对150例中期引产的妇女羊膜腔注射利凡诺联合口服米非司酮,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姜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全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数约130万~150万[1],幸存者中约有70%~8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其中43.7%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痛苦与沉重的负担[2].先期研究[3]证明: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整体、系统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大意义.我院近两年对60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603例患者中124例肌力0~1级,426例肌力2~3级,53例肌力4级.

    作者:亓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氟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观察

    外阴阴道含珠菌病(VVC)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VVC的防治对控制性传播疾病(STD)和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随机对比的方法观察口服氟康唑和外用咪康唑栓剂对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作者:贾连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奥安达联合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神经系统损害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约占糖尿病的4%~5%,因诊断标准不同,有报导其发病率可达糖尿病患者的47%~91%,神经损害较广泛,而周围神经病变为常见[1],现将我们近年来采用奥安达联合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玫;霍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治分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也是子宫切除的首要原因,是影响女性生育健康的重要问题.据报道,子宫肌瘤发生率以40~50岁妇女为,高达51.2%~60.0%,20岁以下少见[1].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在临床也并不少见,其发病率为0.3%~2.6%[2],其中10%~30%的患者存在胎位异常、胎儿宫内发育受限、胎盘低置、难产、产后出血等并发症[3].

    作者:金海英;邸瑶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西药治疗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比较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就诊患儿中有50%~60%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绝大多数是病毒[1],临床以发热、流涕、喷嚏、咽部充血、咳嗽为主要表现.西医多采用抗菌药、抗病毒药和解热镇痛等对症处理.中医认为小儿感冒因为自身的生理病理与成人有所不同,故小儿感冒多为热证,多有夹痰、夹滞、夹惊等特点[2],笔者用中药汤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具体方法和效果比较总结如下.

    作者:刘素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科学营养与优生优育

    优生优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既涉及遗传、医疗保健,又涉及政策、环境保护等工作,而加强孕产妇、乳母及婴幼儿的科学营养是做好优生优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左新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C反应蛋白(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中敏感的指标,被认为与T2DM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相关[1].本研究以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相关标志物,通过对正常人、早期糖尿病患者、合并有大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水平的检测,探讨其对预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永杰;李宜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艾滋病合并肺炎1例报告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所导致的传染病.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我院于2008年12月收治了1例艾滋病合并肺炎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长贵;欧秀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补铁剂及铁剂的临床应用

    铁是红细胞合成血红素必不可少的物质,吸收到骨髓的铁质,进入骨髓幼红细胞,聚集于线粒体中,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后者再与球蛋白结合而成为血红蛋白,进而发育成为成熟红细胞[1].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体内缺乏铁质,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而引起的一种贫血症,其发病率达到世界人口的10%~20%,也是我国常见的贫血类型[2],我国约有2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和铁营养不良症,其中妇女、儿童为高发人群.IDA的治疗,一是去除缺铁病因,二是补充铁剂,临床上可依据病因病情选择口服铁剂或注射用铁剂.本文就铁剂的临床应用作一简介.

    作者:徐秀丽;李元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氯氮平致癫痫发作25例临床分析

    氯氮平系二苯氧氮平类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有较满意疗效,其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是引起癫痫发作.笔者回顾调查了本院近12年来单独接受氯氮平治疗所致癫痫发作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清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笑气镇痛联合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2007年6月~2008年6月我院对本院120例初产妇实行笑气镇痛分娩和陪伴分娩相结合的方法,效果满意.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韩桂芹;杨海玲;滕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加味五苓散治疗产后尿潴留60例分析

    五苓散是<伤寒论>中治疗膀胱气化不行,饮停膀胱的有效方剂.在此基础上加减治疗产后尿潴留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先茂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发改委、卫生部负责人就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发布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已相继公开发布.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人.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洛宁县回族镇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及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慢性病和退行性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正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的普及使农民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为掌握豫西农村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我院于2008年7~9月对洛宁回族镇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总结如下,并结合文献简要讨论.

    作者:刘铁城;张赞朋;马书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使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我院自2006年5月~2007年10月,对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自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及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潘进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乡村医生执业考核试题(四)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氨氯地平联合通心络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氨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具有血管选择性,在扩张血管的同时对心脏的传导和收缩力均无影响.本品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与其扩张全身小动脉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作用有关.对缺血性心脏病,本品一方面通过扩张全身小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和心肌耗氧量;另一方面,还使冠脉血流量增加,改善心肌供氧,通过纠正心肌耗氧和供氧的平衡而控制缺血性心脏病发作[1].

    作者:刘福梅;刘翠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鸦胆子油注射液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观察

    脑胶质瘤的治疗,仍是世界医学难题之一,传统的手术及放化疗,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常被一些并发症所困扰,且平均生存期仅为1年[1].本文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06年3月~2009年3月期间收治并追踪观察的脑胶质瘤患者33例,以观察鸦胆子油注射液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焉兆利;王萍;王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