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对比

刁英

关键词:腹腔镜, 胃穿孔, 穿孔修补术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我院在2010年11月-2015年11月这段时间内,收治的胃穿孔患者70例,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5人,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开腹下行常规修补术治疗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和手术后排气时间都比较少.而且两组患者在切口感染和住院时间方面相比,实验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4.3%,对照组则为80.0%(P<0.05).结论:腹腔镜下修补胃穿孔,手术成功率与传统开腹术相比要更高,而且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在临床上可以大面积推广.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老人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对60名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护理,并实施了健康教育模式.后,观察到疗效效率,医院满意度,相关的危险因素(体重指数,血脂,盐,酒精,吸烟)作为一个指标.结果:经过观察6个月之后,显效数为12例,有效数为47例,疗效欠佳数为1例,其有效性为98.3%;所有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均有不同程度减少.结论:高血压健康教育模型有效地提高了老年患者临床效性,这是一种学习护理广泛范围的价值.

    作者:刘新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对中重度癌痛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对中重度癌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4例中重度癌症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其中研究组采用的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则实施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虽然两组均产生恶心呕吐、乏力嗜睡、眩晕、尿潴留以及便秘等不良反应,但相对而言,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对于中重度癌痛皆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前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足月妊娠产妇分娩中硬膜外麻醉镇痛的应用与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足月妊娠产妇使用硬膜外麻醉镇痛的效果.方法:收集足月妊娠产妇共152例,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接受导乐分娩镇痛,观察组接受硬膜外麻醉镇痛,将两组镇痛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在足月妊娠产妇的分娩过程中,硬膜外麻醉镇痛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麻醉镇痛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和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孕期保健教育干预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讨孕期保健教育干预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我团及周围管区内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122例管理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参与孕期保健教育干预的孕妇61例作为研究组,未参与孕期保健教育干预的孕妇6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健康情况.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56%,要低于对照组(19.67%);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78±0.42)分,对照组为(8.11±0.32)分,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保健教育干预有利于胎儿健康发育,对于优生优育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董俊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应用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前在我国,大量的临床实践效果证明舒适护理应用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可以使骨折患者在被护理的过程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感以及提高护理质量.这样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达到双方认同效果,值得在护理的过程中积极推广应用.本文就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终结果也证明了,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作者:常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4例心脏猝死患者的死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死亡,无论患者既往有无心脏病.发生死亡的时间和形式都是不可预料的.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为猝死,但也有人将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者也归入猝死.根据这个规定,作者在安徽二附院2016年12月份到2017年7月份8个月的实习期间有4位因冠心病死亡,他们的死亡均可称之为猝死.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作者:陈冰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孕产期保健对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在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中应用孕产期保健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选取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予以孕产期保健140例孕妇作为分析样本,以计算机表法分组,每组70例.观察组予以早期优质保健,对照组予以常规保健,对比2组并发症产生状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产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对比显著统计学存在对比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孕妇予以孕产期保健,可以将并发症产生率降低,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黄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浅述气机调节应用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升降出入是气的运动即气机的基本形式.基于气机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本文立足于调节气机升降出入的几种临床常用方法如提壶揭盖、辛开苦降、和解枢机等,简单论述其立法和遣方用药思路,浅述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调节的应用.

    作者:吕敏;宋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并提出质量控制的对策.方法:统计我院检验科2015年、2016年结微生物检验数据为例,展开研究分析,通过不同年份发生率对比,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针对性提出质量控制对策.结果:2016年不合格率与2015年比,明显下降,(P<0.05);导致微生物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为标本量少、标本凝固、标本采集不规范等原因.结论:增加强培训,规范检验人员的操作、做好标本保存能够有效降低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率.

    作者:班孟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温肾逐瘀化痰汤联合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温肾逐瘀化痰汤联合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溴隐亭治疗,观察组运用温肾逐瘀化痰汤联合溴隐亭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与各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在用药前后血清PRL、FSH、LH、E2等指标上,观察组各项治疗后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治疗疗效上,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85%;在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2.5%,对照组为37.5%.结论:温肾逐瘀化痰汤联合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各项性激素水平,同时保证治疗疗效,减少治疗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罗简林;单小霞;沈良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个组别.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给予患者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7.5%、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5%、疾病复发率2.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2.5%、不良反应发生几率12.5%、疾病复发率25%.结论: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效率及安全性高,可有效避免疾病复发,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孙淑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暑的七种食疗方法推荐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中暑的风险也不断增加,这里讲一讲中暑的七种食疗方法.

    作者:李忠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内科病房的应用分析

    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对护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刚刚毕业的护士生实践很少,在学校学到的大多是理论知识,为了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人才.分层次分阶段的带教模式随之产生,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内科病房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谭晓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FAST量表公众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对FAST量表公众教育在脑卒中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成FAST组和Suddens组,每组50例,对两组患者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分析和处理教育后的效果;结果:FAST或Suddens两种对脑卒中的识别方法通过公众教育后,患者对其预警症状的知晓率均明显得到了改善,但是通过对两组患者接受教育90天后跟踪调查发现,S组患者的知晓率明显下降,与F组接受教育90天后的知晓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ST所包含的内容比Suddens的内容更容易让人理解,方便记忆,且记忆时间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作者:嵇海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内科治疗药物比较

    目的:针对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内科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胃动力药物与抗抑郁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只应用胃动力治疗药物,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在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抗抑郁药物与胃动力改善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法,可使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许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睡眠与健康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我们人类繁衍至今的生活方式,简单简朴.而在物欲横流的现今社会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处理各种问题的效率提高了.我们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工作量剧增.我们身体机能如不能及时得到维护,我们难以应对生活中各种挑战.我们维护身体机能重要的休息方式--睡眠.始终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睡眠与健康做出了分析.

    作者:谢龙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针对大学生开展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大学生开展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校3000名大专班学生开展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健康宣教,比较实施前后大学生对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实施健康宣教后3000名大学生对乙肝病原体、传染途径、慢性乙肝可向肝硬化/肝癌转化、日常生活是否会感染乙肝、多人共用注射器会传播肝炎、乙肝携带者能否结婚及效果好的乙肝预防措施等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大学生对乙肝态度也明显转变,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大学生开展乙肝防治知识健康宣教可明显提升知识掌握率,减少了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的歧视.

    作者:王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软产道裂伤性产后出血护理措施及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软产道裂伤性产后出血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以86例2013年06月至2016年07月我科室收治的软产道裂伤性产后出血病例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仅做常规护理,实验组增设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持续时间[(4.71±0.69)h]、平均出血量[(783.63±50.12)ml]低于对照组[(7.24±1.01)h、(1042.39±61.38)ml],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护理满意率[93.02%(40/43)]高于对照组[76.74%(33/43)],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产后出血产妇基础上添加综合护理,有助于降低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姚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胃癌患者行胃切除术后的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肿瘤外科2013年5月-2017年5月所收治的104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统计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给予EN治疗,对照组给予PN治疗.在术前以及术后一周内对患者的体重、转铁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患者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在体重、转铁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中患者,统计学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医疗费用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中的患者(P<0.05).结论:胃癌患者行部分胃切除术之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治疗对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以及住院费用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作者:曹慧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急性胰腺损伤临床观察

    目的:对急性有机磷中毒致急性胰腺损伤临床治疗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对2015年7月-2016年7月时间区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治疗的2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致急性胰腺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开展回顾分析.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18例入院5d左右血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水平,腹部压痛、反跳痛消失,于第7d开始进食,之后未见血淀粉酶反复,并且未引发临床症状,占90.0%;;1例患者治疗4d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占5.0%;抢救无效死亡1例,占5.0%;经治疗后平均腹痛消失时间(56.7±11.6)h;手术3例,手术率15.0%;平均住院时间(18.7±4.5)d.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致急性胰腺损伤开展及时诊断,并积极实施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余洁;李阳;宋凌;刘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