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振;翁珊君;章琳琳;徐振华
坐骨神经痛病人,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病人生活和工作受到很大影响.针刺治疗此病症疗效肯定.本人在临床运用中,对大肠俞治疗坐骨神经痛总结了一定经验,现将个人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巩振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无胸痛或疼痛部位变异或以其他症状为突出表现或无典型心电图改变的急性心梗.由于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误治或漏诊.为使病人得到及时准确的分诊救治和护理,现将4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英和;温云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2~2006年笔者就会宁城区幼儿园正常体检的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对象为3~6岁健康儿童.一学年测量一次总计为6 280人次,其中男童3 389人次,女童2 891人次.测量结果与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相比较[3].儿童身高在标准均值以上者平均占45%,体重在标准均值以上者平均占69%,女童较男童的百分比略高,各年龄组大致相似.
作者:赵希林;裴雪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是由心理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或意识改变状态等.缺乏相应的器质性疾病基础.在急诊科接诊病人中较常见.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男性乳腺癌较女性乳腺癌少见,约占乳癌的1%,我院自1995~2007年,共收治男性乳腺癌病例1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秀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喹诺酮类药物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化学合成抗菌药,其抗菌机制是通过生成DNA、拓扑异构酶和喹诺酮类药物三元络合物而稳定拓扑异构酶一DNA反应中间体,从而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达到抗菌目的[1].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血药浓度高,性能稳定等特点,在抗感染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在应用的过程中喹诺酮类药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本文就其常见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作者:赖阜培;李碧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自1991年1月~2004年12月间共收治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症31例,全部采用持续扩肛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基本,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方法有多种,本中心采用大成腰椎自然支撑四维疗法治疗60例临床患者,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平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米非司酮系孕酮受体拮抗剂,米索前列醇具有很强的子宫收缩作用.两者合用可产生良好的抗早孕效果,多用于49天以内的早孕.笔者自1999年7月~2004年12月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1~15 w流产代替宫腔插管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旭葵;麻明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诱因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我国目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被现代人称为健康的无形杀手.
作者:宋凤丽;冯俊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缺乏体力活动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之一,我科采用了以运动处方的形式,指导患者进行运动,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现将运动处方的制订与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袁道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状况明显改善,儿童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加,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但在贫困农村,仍存在着营养不足的问题.同时,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病率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作者: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不孕症近年来上升趋势,其中输卵管阻塞、盆腔粘连为主要因素,为了能够解决不孕生育问题,应用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盆腔病变,获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李桂玲;马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宫颈糜烂发病率居妇科炎症疾病之首.部分患者有分泌物多、异味、接触出血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微波治疗是宫颈糜烂常用的物理疗法,经济方便,且疗效可靠.本文对200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微波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明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十二指肠损伤占整个腹部损伤的3.7%~5%,死亡率约占12%~30%.伤后早期死亡原因:主要是严重合并伤,尤其是大血管损伤致休克;后期死亡原因多因诊断不及时和处理不当引起的十二指肠瘘致感染、出血或衰竭.我院自1987~2007年共收治22例十二指肠破裂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进潮;张江红;王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是一家地处城郊的中心卫生院,日门诊处方量800张左右,为了解我院门诊用药情况,评价临床用药合理性.特对我院部分门诊处方进行了随机抽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国振;翁珊君;章琳琳;徐振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细胞因子的发现是免疫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细胞因子是指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介导和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的小分子多肽,是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外的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物质.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有许多产科致病因素导致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发病急骤,病情复杂而凶险,母婴死亡率高,如能早期鉴别诊断,及时抢救,保证母婴安全,降低死亡率.
作者:宋爱云;卫东勤;张艳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病多发病,9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目前病毒感染尚无特效药,临床上常以常规支持对症治疗为主,有时也加用抗病毒药,如:病毒唑、阿昔咯韦以增加疗效,但前者副作用较大,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来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很是必要.
作者:邹建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妊娠期妇女患病毒性肝炎较常见,且二者相互影响,通常妊娠期妇女患病毒性肝炎后病情相对较重,特别是妊娠后期患黄疸型肝炎者病情较更为严重,并发症多,预后较差,病死率也较高.
作者:丁卫星;张玉臣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