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苏州市2012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沈蕙;徐勇

关键词:苏州市, 中小学生, 学龄儿童青少年, 中国, 学生营养不良, 筛查标准, 评价标准, 儿童少年卫生学, 肥胖, 卫生工作者, 营养状况, 基层学校, 生长迟缓, 年龄, 健康教育, 干预措施, 超重, 工作组, 身高
摘要:2004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公布了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1],评价中国学生超重、肥胖有了统一依据,但是我国长期缺乏统一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季成叶主编的第七版《儿童少年卫生学》中《中国6~19岁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身高筛查生长迟缓界值范围》以及《中国6~19岁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为基层学校卫生工作者提供了评价学生营养不良的依据。现用以上评价标准,对苏州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健康教育,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市静安区胎儿体重参照值计算与分析

    [目的]应用胎儿体重公式计算上海市静安区的胎儿体重参照值。[方法]根据张军等人提出的评估胎儿生长的新参照工具,收集静安区1091名2~5岁足月儿童,以其中294名40孕周婴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基础数据制定参照值,将计算所得新参照值、本文实际调查值和1988年全国15城市标准的各孕周胎儿平均体重、第10和第90百分位数据列表并作比较。[结果]新参照值各孕周胎儿体重基本符合实际调查数据,而较15城市标准略高。按性别细分新参照值也基本符合实际调查值。[结论]胎儿体重计算公式可验证推广,并建议依此计算各地区胎儿的体重新参照值。

    作者:孙洁;胡湘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一起结核病家庭内传播事件的调查

    结核病的发病至少包含两种形式:一是近期传播,即感染后在一定时间内发病(通常是2~3年);二是由很久之前(很可能是几十年前)的感染导致的内源性复燃发病。尽管针对这两种发病模式的治疗方案没有太大差别,但是结核病近期传播可能会涉及爆发流行或者在社区中的持续性传播事件,对其进行控制有更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作者:郑亦慧;陈俊;刘艳;单灵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苏州市2012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2004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公布了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1],评价中国学生超重、肥胖有了统一依据,但是我国长期缺乏统一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季成叶主编的第七版《儿童少年卫生学》中《中国6~19岁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身高筛查生长迟缓界值范围》以及《中国6~19岁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为基层学校卫生工作者提供了评价学生营养不良的依据。现用以上评价标准,对苏州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健康教育,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沈蕙;徐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上海市黄浦区室内健身场所卫生状况调查

    室内健身场所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的锻炼场所,但室内健身场所尚未被纳入1987年颁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公共场所范畴,是新时期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盲点。2013年1-6月,我们对上海市黄浦区24家室内健身场所进行了卫生状况调查,为制定相关卫生标准提供资料,为减少交叉感染和健康危害风险提出公共卫生警示。

    作者:仲煜;夏莉萍;徐敏;陈献华;林子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真空采血管和标本放置时间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真空采血管和标本放置时间的不同对急诊患者电解质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使用肝素锂抗凝管和普通促凝真空管,同时抽血后分别于放置0.5、1、2 h时进行检测,观察两者不同时刻检测的结果。[结果]在0.5和1 h时,血浆组中K+和Na+浓度均明显低于血清组(P<0.05)。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血浆组中K+和Na+浓度有增高趋势,并在2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组中K+、Na+和Cl-的浓度不同时刻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血浆组和血清组的CO2水平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不同的真空采血管对电解质的检测结果有影响。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血浆组K+和Na+的测量值升高,血浆组和血清组CO2的测量值则都下降。

    作者:李情操;穆银玉;卢雯君;丁芸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本院近3年766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大肠埃希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机会致病菌之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甚至不合理应用,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高,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给临床治疗感染造成困难。现对我院近3年间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766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分析,旨在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配合医院感染监测工作,预防和控制耐药株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周飞雪;叶雪玲;胡妍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保健技术服务现状及监管建议

    中医养生保健是近年备受关注的话题,由于老百姓的需求日益凸显,故众多行业均涉足“中医养生保健”,但也出现了一些“养生江湖游医”,致使老百姓上当受骗,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目前规范中医医疗行为主要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关于中医推拿按摩等活动管理中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由于保健养生行业缺乏行业准入标准和人员准入标准,因而对其的监管无据可依。为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中医保健的基本情况,我们对辖区内部分公共场所进行了现况调查,为进一步规范中医保健技术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程芳;翁琦;刘薇;庄筱酩;王静;钱晓敏;郑思馨;钱忠;耿秉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食品微生物的检测能力验证

    能力验证( proficiency testing )即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1]。通过能力验证能够评定实验室从事特定检测或测量的能力,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启动改进措施,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等。因此,参加能力验证活动对实验室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上海市闸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已连续多年参加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微生物能力验证计划,现将从中收获的一些经验教训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舒鹃娟;张伟冲;袁峰;成开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上海市闸北区2006-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及死亡率预测

    [目的]在分析上海市闸北区2006-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因的基础上,运用灰色模型GM(1,1)预测闸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对近5年的监测资料进行死因分析,并使用灰色模型( GM )进行拟合、预测死亡率。[结果]闸北区2006-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婴儿死亡为主,婴儿死亡以新生儿死亡为主。5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30‰~4.98‰,2010年略有上升。2006-2012年,新生儿期主要死亡原因为出生窒息,占31.82%。婴儿期主要死亡原因为其他先天异常,占30.43%,出生窒息为第2位,占20.29%。 GM拟合效果好,2013年预测死亡率为3.88‰。[结论]先天异常、出生窒息和意外死亡严重威胁闸北区5岁以下儿童的生命,必须加大新生儿筛查力度,普及新生儿意外死亡的宣教,从而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灰色模型GM(1,1)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拟合效果好,可以应用于预测。

    作者:张国慧;万秋萍;权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湖州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自2008年3月安徽阜阳爆发手足口病疫情以来,手足口病受到了高度重视,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为进一步了解湖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现对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谢文军;刘光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负压进针和通液法在门诊患儿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给药方法。但小儿静脉输液时常因躁动、出汗、固定松脱而导致液体外渗,需重复穿刺。静脉留置针的塑料套管质地柔软并富有弹性,弥补了普通头皮针易刺破血管和易脱落的不足,减少了血管的损伤[1]。我院于2011年3月起在门诊采用负压进针和通液法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春婷;樊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室内环境中PM2.5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2.5μm的颗粒物。由于其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不仅是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酸沉降、全球气候变化、光化学烟雾等重大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可以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国内外已有大量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期和短期暴露于PM2.5都可以使人群死亡率和发病率显著增加[1-6]。

    作者:常兰;汪曦;陈仁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产后晕厥危险度评估对预防产妇产后晕厥的作用

    产后晕厥是指产妇在产后起床活动时产生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两眼发黑的暂时意识障碍,时间一般很短,只持续1~2 min,之后自然清醒[1]。这种现象在产科时常发生,发作前一般无明显征兆,但因晕厥而引起的跌倒是常见的护理突发事件之一,严重者可引起外伤甚至危及生命,并可引发护理纠纷。因此,如何为产妇提供细致化的服务,做好预见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减少和避免此类意外事件的发生,一直是产科护理领域共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院于2012年1月起将产后晕厥护理评估表[2-3]作为产科护理主要评估内容之一,用于产妇产后评估,并实施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个体化防晕厥健康教育及安全防范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姚姣仙;缪小红;祝霞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工作场所中氯气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有害的影响。因此,准确检测工作场所中氯气含量,对保护劳动者健康非常重要。测量不确定度可定量说明一个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即工作水平有多高[1],借助测量不确定度可以了解到被测量值在什么范围内。我们通过对工作场所中氯气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为日后测量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为客户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作者:徐志飞;凌霞;孟元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痰涂片阳性(简称涂阳)肺结核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与涂阳病例密切接触的人群,包括与涂阳肺结核患者直接接触的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极易受传染和发病,接触的时间越长,造成接触者感染的危险也就越大。一名涂阳肺结核患者如果得不到正规治疗,1年中可传染10~15人,被感染者一生中发生结核病的可能性约为5%~10%[1]。因此,对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查和必要的宣传教育,以早期发现病人并给予彻底治疗,是结核病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对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和全程护理干预,观察对密切接触者主动接受结核病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肺结核病发病率的效果。

    作者:邓莲凤;顾力;周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医改背景下实现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均等化探讨

    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有效的职业卫生服务(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 OHS)[1],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防治职业病的重要措施。2002年WHO/EURO职业卫生合作中心提出了“基本职业卫生服务( Basic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 , BOHS )”的概念[2]。职业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劳动者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为职业人群提供有效的广覆盖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应引起广泛关注。2006年,我国卫生部(现卫生计生委)在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的19个县(区)开展了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2010-2011年,为继续探索建立我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探索将基本职业卫生服务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相结合,卫生计生委决定扩大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

    作者:朱素蓉;周艳琴;陈喆;傅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孕中期孕妇11536例产前筛查结果分析

    出生缺陷防治是目前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产前筛查是指采用经济、简便、无创伤及安全的生化检测方法进行产前筛查,是减少缺陷儿出生,提高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1]。现将2008-2012年宁波市江北区孕中期孕妇11536例产前筛查的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海虹;刘红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某院重症监护病房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为了解重症监护病房( ICU)感染病原菌的状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我们对本院2012年ICU送检的各类临床标本所分离菌株的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潘亚琴;陈越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上海市嘉定区中小学女生青春期发育情况评价及服务利用

    在身体内外因素的作用下,青春发动期各种事件按特定的模式进行,初现的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与同年龄、同性别群体相比较,可表现为提前、适时或推迟,这种青春发动期各种事件初现的时间称为青春发育时相[1]。青春发育时相的异常(提前或推迟)可能造成青春期甚至成年早期情感及行为问题[2]。为了了解目前上海市嘉定区中小学女生的青春期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青少年青春期发育问题,从而改善青少年的健康状况,2013年3-4月我们对嘉定区788名中小学女生及其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者:荣荷花;毛红芳;王海鸣;曹敏;史慧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上海市宝山区2株疑似霍乱弧菌的鉴定及分析

    霍乱是由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解放前,我国的霍乱主要由O1群古典生物型引起,1961年我国广东省首次出现El Tor生物型霍乱流行[1],1993年,在新疆局部地区发生O139血清霍乱[2]。上海市宝山区从1962年开始流行霍乱,当年本地人口病例数59人,发病率为12/10万;1978-1981年为发病高峰期,1980年发病率高为15/10万;1994年有1次大爆发,病例数达到109人,隔年病例数即下降至12人;1996-2004年,处于霍乱低发时期,偶有散发病例,共检出10例阳性;2005-2011年无本地病例检出;2012年5月检出1株O139群霍乱弧菌。同我国近10年来的霍乱流行特点基本符合,多为小范围的爆发流行及散发,多数爆发为卫生条件较差的聚餐活动引起,同时出现了以稻叶型为高发流行优势菌的发展趋向和低发水平时O139霍乱病例所占比例较高的特点[1]。

    作者:沈隽卿;曹钟艺;屠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