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毫火针加膏肓俞刺血拔罐治疗外吹乳痈的临床观察

吕士琦

关键词:外吹乳痈, 毫火针, 膏肓俞刺血, 拔罐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毫火针加膏肓俞刺血拔罐治疗外吹乳痈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索乳痈的发病机理,优化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84例外吹乳痈患者为受试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毫火针+膏肓俞刺血拔罐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观察期为3日.治疗组:采用0.30mm×40mm一次性无菌毫针2支,将针烧至通红,沿整个乳房围刺,点刺膻中、中脘、乳根等穴位,其后拔罐,再行膏肓俞刺血拔罐治疗,每日1次,治疗3日.对照组:予青霉素800万单位或其他抗生素+0.9%生理盐水2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持续用药3日,期间停止哺乳.两组患者在治疗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评分、结块消除情况、总体愈显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症状、体征、病程等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疼痛程度及肿块大小等病情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100.00%,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异常情况;对照组总显效率为78.57%,2例出现化脓性乳腺炎,需要进一步处理.治疗组患者在症状体征积分,疼痛缓解程度,肿块消除情况方面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 毫火针加膏肓俞刺血拔罐治疗外吹乳痈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尽快解除乳房疼痛,消除肿块,有效阻止脓肿的发生,为乳痈患者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有效方法,同时不间断母乳喂养,保障了母亲及婴儿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带来幸福.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袁占盈教授治疗糖尿病合并自汗盗汗验案2则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攀升.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多.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常导致自汗、盗汗等,重者静息时汗液仍可湿透衣物,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大.西医对此治疗见效甚微,袁占盈教授利用中医经典方剂治疗此证,颇为有效.袁占盈教授是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继承工作带徒指导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各家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糖尿病会委员,曾多次参加国内糖尿病中医治疗论坛并发表讲话,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对袁老运用中医经典方剂治疗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引起的自汗、盗汗进行总结,望对同仁有所帮助!

    作者:金小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明目汤联合甲钴胺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明目汤联合甲钴胺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76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8例.西医治疗组采用甲钴胺以及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给予明目汤治疗.比较两组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光敏度、DB值、P-VEP潜伏期、P-VEP振幅.结果 联合治疗组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组,P<0.05.其中,西医治疗组有2例出现恶心,有1例出现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联合治疗组有1例出现恶心,有2例出现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光敏度、DB值、P-VEP潜伏期、P-VEP振幅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治疗组光敏度、DB值、P-VEP潜伏期、P-VEP振幅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 明目汤联合甲钴胺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轻视神经损害,有效提高光敏度和P-VEP振幅,降低DB值、P-VEP潜伏期,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姚鹏;杨惠婷;刘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医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4.0±1.1)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66.2±6.5)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1.5)分、(52.9±6.3)分,护理后观察组肌力改善率为86.5%,吞咽改善率为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71.4%.结论 为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时,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方法,可帮助患者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肌力及吞咽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丛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杵针联合护理治疗颈椎病

    目的 探讨杵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10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杵针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并查看护理干预作用.结果 杵针治疗颈椎病疗效明显,复发率低,杵针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6%(P≤0.05).结论 杵针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护理干预对患者后期自我恢复效果良好.

    作者:宋剑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自拟增乳汤治疗气血亏虚型缺乳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对气血亏虚型缺乳患者给予自拟增乳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气血亏虚型缺乳患者进行观察,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吸乳法、乳房按摩法、食疗等常规方法进行催乳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自拟增乳汤治疗.7d后,观察两组总有效率、泌乳量、乳房充盈程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5.71%)明显优于对照组(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每天平均泌乳量为(68.5±15.8)ml,明显大于对照组的(50.2±20.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乳房充盈饱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增乳汤具有益气养血、健脾益肺、通络下乳的功效,增加泌乳量,对气血亏虚型缺乳患者的疗效突出,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栾俊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小儿推拿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小儿推拿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诊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施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推拿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IgG、Ig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确切,促进患儿机体免疫力显著提高,患儿感染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作者:陈伟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痛泻要方组方原则及其临证特点浅析

    痛泻要方为中医调和肝脾主治痛泻证之要方,文章通过对痛泻要方组方原则的分析,初步探讨痛泻的病因病机及临证特点,并结合临床运用的经验,认为本方有补脾泻肝、缓急止痛、燥湿止泻之功效,土虚木乘、肝脾失调为痛泻要方的病机要点,临床运用上,痛泻要方以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为临证要点,广泛运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等具有痛泻临床表现的疾病治疗.

    作者:张彦卿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滋阴止咳汤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滋阴止咳汤对小儿慢性咳嗽的治疗效果,为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提供方法说明.方法 选取我院80例患有慢性咳嗽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每组各有40例患儿.其中实验组使用滋阴止咳汤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慢性咳嗽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对患儿的咳嗽积分进行检测和比较,作为治疗效果比较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咳嗽积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因此使用滋阴止咳汤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效果较好.结论 使用滋阴止咳汤治疗小儿慢性咳嗽,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何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眼针治疗疾病种类及疗效的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眼针治疗疾病种类及疗效.方法 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ST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学图书馆)为研究文献搜索源,搜索时间跨度为1978—2016年,对眼针治疗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和归类.分析眼针治疗疾病的种类、优势病种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眼针疗法治疗各类疾病的文献396篇,相关疾病类别38类.其中,中医病名33类,西医病名5类.眼针治疗疾病文献报道数量排序为中风、痛症、眩晕、面瘫、失眠等.占文献总数的74.23%.在临床试验研究文献中,单纯用眼针疗法作为治疗组干预措施的样本为51例,其中眼针疗法疗效优于临床常见的其他治疗方法46例,占90.20%;眼针结合其他疗法作为治疗组干预措施的样本为163例,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其中眼针联合1种疗法占57.67%;眼针联合2种疗法占21.47%;眼针联合3种及以上疗法占20.86%.结论 眼针疗法适应症广,对30余种疾病均有显著疗效.眼针疗法临床疗效较高的优势病种为中风病、 痛证、眩晕、面瘫和失眠.在本研究所涉及的38类疾病中,眼针疗法的疗效总体上优于临床常用的其他疗法.眼针疗法与其他疗法结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在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临床多以眼针结合1~2种其他疗法为常用.

    作者:贺倩倩;李佳凌;张笑蕊;沈波;薛向涵;赵迪;邵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析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慢阻肺病症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43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方法护理,予以试验组实施中医护理,比较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72.09%是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0.70%(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对慢阻肺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间实施中医护理,不仅能使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提升,同时还能使其护理满意度提高,促进患者病症恢复.

    作者:肖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对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 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的方法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进行干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作用,为单侧空间忽略康复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新方法.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5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脑病科及康复科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康复训练、护理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椎、至阳、命门、长强四个穴位的经皮穴位电刺激.于试验开始时、一周后、两周后,根据线段二等分实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分别进行康复效果的评定.结果 分别收集干预一周后、两周后的数据,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空间忽略的改善程度,经过分析后得出,以上指标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传统的康复训练能有效提升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庄玲玲;刘燕;冯木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气阴两虚证、瘀血阻络证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西医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养阴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27%,两组组间进行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加显著(t=10.35,8.79,14.32,7.99;P<0.05).结论 养阴益气活血方用于气阴两虚证、瘀血阻络证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流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志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微创针刀镜联合汤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7例

    目的 探究微创针刀镜联合汤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7月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7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于此基础上,观察组施行微创针刀镜+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及关节功能(Lysholm)、全身健康(HAQ)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35/37)与对照组75.68%(28/37)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ESR水平及HAQ评分均较低,Lysholm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予以微创针刀镜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反应及疼痛程度,抑制病情发展,显著改善关节功能及全身健康,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侯丰枝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小柴胡汤治疗慢性咳嗽验案2则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之一,其病因复杂,临床有近20%的慢性咳嗽未能明确病因,对于这一部分咳嗽的诊治面临困难.慢性咳嗽可从六经辨证论治,即从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辨治慢性咳嗽,当中尤以少阳证多见,而小柴胡汤功可和解少阳又兼疏利三焦,故临床见少阳证咳嗽使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往往可收获良效.

    作者:余松;张立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阳和汤加味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

    目的 研究阳和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阳和汤加味方联合美洛昔康按需服用,2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指地距、枕墙距、胸廓活动度、BASDAI、血沉、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治疗后指地距、BASDAI、血沉、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明阳和汤加味方对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症状、体征,降低炎症指标有一定疗效.该研究无肝肾损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茹;许文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功能性腹泻(脾胃虚弱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功能性腹泻(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功能性腹泻(脾胃虚弱证)患者中抽取90例作研究对象,并以遵循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5例)应用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45例)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停药后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8.41±1.97)d,其复发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11.02±2.03)d,其复发率为17.78%;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复发率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功能性腹泻(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确切,起效快,可有效降低其复发率,值得借鉴.

    作者:付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采用抗生素与复方大承气汤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病例选择时间范围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共纳入病例数为94例.94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按照1:1比例,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抗生素+复方大承气汤)与对照组(抗生素)各47例.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愈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2个月,两组复发率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抗生素与复方大承气汤联合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游中华;龚彩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针灸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运动神经元病20例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针灸治疗对运动神经元病(MND)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灸,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星状神经节阻滞.结果 经过间断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通过分析,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训练提高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日常生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小云;路永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血WBC计数及PCT水平的影响

    目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及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应用清肺逐瘀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WBC计数、PCT水平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WBC计数、PC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BC计数、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较为明显的用药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常规西药与清肺逐瘀汤结合治疗重症肺炎利于提升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与炎症反应,从而遏制病症进展,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李达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析中药饮片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中药饮片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加和工使用的,其临床疗效的发挥与医生的正确使用、药品质量、处方调剂、临方炮制及煎煮过程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确保各个环节的规范操作至关重要.而目前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临床使用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就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浅析,旨在促进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更好的发挥其临床疗效.

    作者:马静;尚加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