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芳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导致人群早死的主要疾病之一,是桐乡市居民主要死因,是位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之下的第3位死因。恶性肿瘤所致的疾病负担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8倍,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1],了解各类恶性肿瘤死亡对人群寿命的影响对于疾病控制工作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对2008-2012年桐乡市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描述恶性肿瘤对人群减寿的危害程度,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陆明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对中国眼病和视力残疾人调查发现,近20年来,居民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与视力相关的残疾人平均每年新增25万[1]。上海市是人口老龄化明显的城市之一,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必然增加,其中与年龄相关性眼病,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调查旨在为制订社区老年眼部疾病的防盲政策提供依据。
作者:黄燕;孙嘉禧;龚程;朱剑锋;陆丽娜;何鲜桂;贺江南;杨立;赵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儿童发育迟缓是发育性残疾的一种,特指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言语、认知、社会/个人、日常活动能力等发育领域中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明显落后[1]。发育迟缓在婴儿中并不少见。为探讨婴儿发育迟缓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以来,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以发育迟缓为主要表现的86例婴儿病情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芳;叶飘;金海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分娩是一个自然生理过程,但对初产妇却是一次重大应激事件。产妇对分娩过程了解不足,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症状,从而促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以及内啡肽等激素的分泌增加,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难产,增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概率。2010年12月-2013年1月,我院对45例产妇实施导乐全程陪伴分娩,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妊娠期母体甲状腺功能不足可对子代的智力发育造成损伤,可使产科并发症包括流产、早产、先兆子痫等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这些观点引起了国际内分泌学、妇产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广泛关注,使得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筛查、诊断和治疗等问题成为产科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筛查、诊断、甲状腺功能异常干预的分析比较,说明孕期常规筛查甲状腺功能的必要性。
作者:舒青青;邓志凤;温汉英;何俊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务工人员数量持续增长,加之托幼机构的办学力量相对不足,导致社会上的非注册托幼机构也随之增加。此类单位未经教育、卫生、消防等部门的设审环节,在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卫生管理、硬件设施配备方面达不到标准或规范要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2013年我们对辖区内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状况开展专项调查。
作者:刘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神经管缺陷(Neural-tube defects,NTDs)是新生儿常见、严重的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大约占全部出生缺陷的1/3,病死率极高。国内外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妇女在围孕期补充叶酸可以有效地预防大多数神经管缺陷病例的发生。然而,每年通过补充叶酸实际预防的神经管缺陷病例数只占到全部病例数的10%左右[1-3],预防效果不甚理想。本文拟从叶酸补充方法、补充剂量及预防效果等方面对妇女在围孕期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对策进行分析和探索。
作者:于宏杰;孙思飞;袁红;张黎明;邵月琴;付朝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中国猩红热报告病例明显增加,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地区相继出现猩红热爆发疫情,且出现死亡病例[1]。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属温热带气候,猩红热病例较多,近年来有升高的趋势。为了解本地猩红热流行规律,并提供防控依据,我们对丽水市2004-2013年网络报告猩红热数据进行分析。
作者:李羽敏;付仁仙;董升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前我国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标准检测方法一直沿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法,由于其检测过程繁琐复杂,所用试剂繁多,检测周期较长[1],已难以满足当前卫生应急检测快速诊断的需求[2]。因此,国内外学者都致力于建立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快速检测方法。自美国Applied Biosystems 公司于1996年首先推出一种特异、敏感、操作简便的分子检测技术,即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来,国内外已利用此技术相继开发出一系列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试剂盒,具有快速简单的技术优势,在部分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方面已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3]。
作者:周晓红;徐佩华;孙明华;张孝艳;倪春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内窥镜技术在临床诊断治疗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内窥镜清洗消毒不当所引起的交叉感染也是一个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1-3]。内窥镜是一种与人体自然腔道及黏膜直接接触的仪器,不能耐高温、高压,只能采用低温消毒或某些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但由于内窥镜价格昂贵,购买量少,使用率高,清洗消毒时间不足,这个问题已引起医学界和患者的高度重视。清洗不彻底是消毒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使用中应采取有效的清洗措施,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严格做好内窥镜的清洗工作至关重要[4]。床侧预处理对清洗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研究做好预处理工作,降低生物负荷,我们在工作中不断进行实验。
作者:王彩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全自动化学分析仪是近几年引入到国内的新技术,正逐渐应用到化学检测领域。其工作原理是经典的比色法,利用机器人技术,全自动取样针把试剂和样品精确地加入比色杯中,搅拌混匀,反应,然后利用高精度双光束数字检测器测量吸光度,且仪器有恒温。
作者:闵巍;蒋志华;李宏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冶金、电镀、制革、水泥等行业以及煤和石油燃烧的废气中,含有颗粒状铬烟雾,将其吸入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咽炎、支气管炎,长期接触甚至发生慢性铬中毒。我国职业卫生标准GBZ2.1-2007规定工作场所铬及铬化合物职业接触限值(以铬计):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0.05 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0.15 mg/m3。职业卫生检测目的是能反映劳动者在工作场所接触空气中毒物真实浓度水平,尤其是对临界值的判定。按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1]要求,应在监测报告中给出监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因此,合理评定不确定度是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必须重视的问题。
作者:王君;李钟玮;刘永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数量增加,二次供水作为城市居民重要的供水设施,其卫生安全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重视。2011年的全国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情况调查显示,二次供水设施数量巨大、存在管理要求不统一、管理措施不到位等情况,供水安全问题仍较突出[1]。上海地区涉及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上海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办法》、《上海市供水管理条例》等。各类水质投诉数据调查显示,涉及二次供水水质问题的投诉已占总体投诉数的70.0%,且有逐年上升趋势[2]。上海市卫生监督部门对全市供水水质的抽检结果也显示,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89.2%)低于同期管网末梢水水质(98.7%)[3]。近年来上海各区对二次供水卫生调查研究也显示供水设施管理仍存隐患[4-6]。徐汇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在近年来处理居民小区涉及二次供水的投诉举报查处过程中,深感调查过程及法律适用中存在不少难点和阻力。因此,对徐汇区2009-2013年13起居民二次供水卫生投诉举报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居民小区二次供水卫生监管风险及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改善监管模式提供依据。
作者:崔志婷;石群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前,控制传染病为有效且经济的方法就是预防接种。近年来,随着疫苗的广泛使用,预防接种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引起了儿童家长的不满,容易造成医疗纠纷。百白破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白破、破伤风的有效措施,接种程序一般为儿童在3、4、5月龄各接种1次,18~24月龄加强1次,共4剂;随着接种针次的增加,局部不良反应及全身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有资料表明,吸附百白破疫苗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制品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1]。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我们从2010年1月开始对接种第4针百白破的儿童进行电话回访,并于2011年1月开始对接种儿童实施多举措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邱国琴;徐菊英;徐淑英;施晓红;杨玉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卫生监督职能2002年从卫生防疫站分离时,医政监督几乎处于空白,虽然医政的部分法规早已颁布,但未成立专门执法机构,所以医政执法监管几乎为零,对医院管理而言,医政监督还是比较陌生的。医政监督从简单的基础准入(如机构准入、人员准入等)监管开始,以后随着对病历规范、处方质量、血液管理、母婴保健、健康体检等医疗质量监督条线工作的开展,逐步形成了医疗质量监督这个支系的监督条线,相应的法规也随着医疗质量监督工作的进展而逐步完善。医疗质量监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步阶段到目前精细化发展的阶段。本文试从医疗质量卫生监督的定义、现状、瓶颈进行分析,对医疗质量卫生监督发展方向提出思考。
作者:吴烨青;李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暗娼是感染艾滋病毒( HIV)、性传播疾病( STD)的高危人群,也是造成STD和艾滋病( AIDS)流行、扩散的重要桥梁人群[1]。为了解奉化市暗娼人群的行为及HIV/梅毒感染状况,2010-2012年我们对辖区内部分娱乐场所的暗娼进行了监测。
作者:杜飞行;郑雁;张焱;樊伟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肥胖的患病率不断增加以及国内居民习惯高脂饮食等因素,使糖尿病患病率持续增加。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9200万,居世界首位,同时还有糖尿病前期患者1.48亿[1]。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21世纪国内及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国内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血糖异常率较高,血糖控制的状况不太理想[2]。近年来糖化血红蛋白( HbA1 c )被推荐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其在糖尿病诊治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3]。英国一项前瞻性研究证实,在糖尿病治疗中, HbA1 c每降低1.0%,相关心血管事件降低14.0%,相关死亡减少21.0%,微血管并发症下降37.0%[4]。而当前社区糖尿病管理中常以血糖检测作为唯一控制指标,控制率相对较低。本研究以血糖和HbA1 c作为控制指标对新纳入15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干预及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芳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囊肿的超声诊断临床特点,以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5月3例甲状旁腺囊肿误诊病例的超声诊断图像资料。[结果]3例患者病灶均位于左侧甲状腺下极背侧,均经手术、病理学证实。超声声像图共同表现: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壁薄且光滑。甲状旁腺囊肿与甲状腺两者包膜表现为锐角。[结论]甲状腺超声检查时,甲状旁腺区域的病变,尤其是甲状腺下部,均要考虑与甲状旁腺来源的病变鉴别。
作者:杨华丽;顾新刚;孔雷;王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上海市2个区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自然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87-2013年5月期间上海市2个城区报告的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或抗病毒治疗前至少有2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的HIV感染者开展回顾性研究,描述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特征,并分析其显著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调查对象365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月均自然变化速率的中位数M=-4.4(IQR:-11.1~0.2)个/μL,其中263例(72.1%)HIV感染者末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低于首次,显著下降(≥30%)率为39.2%(143/365)。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率与年龄、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及首末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间隔时间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 HIV感染者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总体平缓,部分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快速下降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定期监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和变化速率,及时评估病情进展,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临床干预。
作者:汪澜;黄文鸳;庄鸣华;何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COPD ),是目前临床上为常见的老年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特征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且病情多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危害着老年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COPD急性加重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十分严重的进展阶段,而临床上常规治疗措施如抗生素等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1-2]。本研究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COPD 急性加重期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琦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