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美;陆显军
预防接种是一种投资少、效果好、预防相应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方便、经济的手段。接种麻疹疫苗( measles vaccine ,MV)是消除麻疹的基本措施,而MV的及时接种是其根本的质量保证,疫苗的及时接种率也是评价疫苗接种效果经济直接的指标之一[1]。我院于2011年1月开始对预防接种的儿童实施多举措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菊英;罗国良;林霞;徐淑英;邱国琴;杨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年来,手足口病( HFMD )的临床报道较多,但HFMD合并肺炎报道较少,特别是较多病例总结临床特征及防控措施罕有报道。为进一步加深对HFMD合并肺炎的认识,我们对本院近几年发生的75例HFMD合并肺炎患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伟华;郑逸华;郑积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有效地控制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是我国医学界和教育界所面临的艰巨而重要的任务。为了延缓学生近视的发生、发展,了解学生屈光发育过程,上海市黄浦区有计划地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为进行一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马晓芸;王烨菁;陈健;王琳;卞祖红;朱剑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手足口病是小儿的常见传染病,在中国许多省市均有报道且大多为非重症患者。2008年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手足口病的重症患者并出现了死亡病例,为此,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起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该病至今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也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因此,加强该病的预防控制相当重要。我们对盐城市盐都区近6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进行了分析,为以后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何飞;朱海波;陆明艳;杨书红;张毓鑫;陈万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为了解苏州市姑苏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和分布规律,为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姑苏区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文群;宋军;顾绮;宗天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区域口腔预防专业联合体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异质化口腔卫生服务医疗机构间的合作或联盟。它可以实现对传统松散型分布的口腔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和有机组合,大程度地实现节约交易费用,发挥规模效益,提升口腔预防保健质量水平和服务满意度。建立一套系统全面,可操作性强的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区域口腔预防绩效管理体系,对于落实和推进专业联合体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许卫星;张子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中,把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和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网络的网底,承担了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大部分职责。现结合上海市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简称A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对基层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作者:高燕红;李申生;居丽雯;周俭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孕妇预防艾滋病及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程度、态度和行为的干预效果,为开展该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不同地理位置分层随机抽取瑞安市5所城郊医院,对800名孕妇开展孕妇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干预措施包括与固定医务人员面对面自愿咨询及发放艾滋病基本防治知识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宣传资料。通过干预前及干预后的2次问卷调查,了解孕妇预防艾滋病及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程度、态度和行为状况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孕妇对艾滋病基本防治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相关知识较匮乏,存在不正确的态度和行为,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有明显效果。[结论]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高了孕妇艾滋病基本防治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了其不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了其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因此,应继续加强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作者:周李敏;廖晓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社区产后访视是医护人员在产妇及新生儿出院后对母婴健康状况进行回访的一项工作,是母婴应享受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权利,也是社区妇幼保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近年来社区产后访视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杨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新生儿脐部是一个易感染部位,若脐带处理不当,造成脐带脱落时间延长,容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继发腹膜炎。出生后脐带护理方式各有不同, WHO生殖健康部门有关正常分娩的实践指导中提倡自然干燥法( dry and clean)[1],强调出生结扎断脐时严格无菌操作,以后的日常护理中以保持脐带清洁干燥为主,不提倡包扎,不应用消毒剂。我院自2012年8月起,对新生儿脐带采用自然干燥法护理,并与传统方法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缪小红;祝霞君;周瑛;邹菁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为了解上海市普陀区各类学校中卫生保健教师或卫生室医务人员(以下简称“卫生保健人员”)的实际情况,建设和稳固卫生保健人员队伍,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做好学校的各项卫生工作,并为教育部门更好地使用和管理现有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意见,我们对本区各类学校2012学年卫生保健人员的配备和基本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海英;张敏婕;贝品联;郭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可逆、长期稳定的避孕工具,是我国已婚育龄妇女应用多的长效避孕方法。然而,宫内节育器的重复放置则给育龄妇女带来了痛苦和烦恼。本中心2003-2012年在计划生育门诊的846例取器手术中,出现4例重复放置宫内节育器,其中2例致取器不全,现分析如下。
作者:曾凌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为了全面提升上海市金山区危重孕产妇转会诊及救治网络的内涵建设,加强危重孕产妇管理,使全区各助产医疗机构发生危重孕产妇抢救后上报及时率、抢救“绿色通道”畅通率、转会诊规范率、跟踪随访率、院级评审规范率进一步得到提高,及时发现诊治和服务质量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杜绝发生可以避免的孕产妇死亡,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我们开展了危重孕产妇全程规范化管理项目的研究。项目实施1年来,收到了预期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学校和托幼机构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传染源可从社会的各个角落进入学校,又可从学校分散到各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如何做好学校和托幼机构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关系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稳定。现对2010-2012年如皋市如城街道辖区学校和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吴小美;陆显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009年“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被确定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由卫生部门负责实施,符合要求的育龄妇女知情同意并自愿免费领取。为了解如皋市育龄妇女对叶酸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为今后在孕前筛查工作中开展增补叶酸的宣教提供依据,笔者对部分孕前筛查妇女进行了叶酸知信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陆秀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病原谱构成、病原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1月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2家监测点医院的619例腹泻患儿进行个案调查,同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肠道致病菌和病毒的检测。[结果]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扎如病毒、星状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11.95%、7.27%、2.91%、1.45%、0.97%;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非伤寒沙门菌、弯曲菌、嗜水气单胞菌、志贺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65%、2.42%、0.81%、0.65%、0.48%、0.32%。病毒检出率8月至次年的3月为27.70%,高于其他月份的18.48%(χ2=7.18,P<0.05);细菌检出率4-10月为15.34%,远高于其他月份的3.15%(χ2=31.22,P<0.05)。[结论]诺如病毒为浦东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细菌性腹泻的防控应以夏秋季为重点,病毒性腹泻应以全年为重点。
作者:费怡;孙乔;傅益飞;朱渭萍;薛曹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上海市癌症登记报告的数据提供了一个令人鼓舞的事实,上海市的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40年来各下降了约1/2。1973年男女性世界每10万人标化发病率分别为34.11和11.51,到2009年下降到20.00和6.10,分别下降了41.37%和47.00%。1973年男女性世界每10万人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2.43和11.78,到2009年下降到16.80和5.20,分别下降了48.20%和55.86%(图1)[1]。男女性发病率平均每年下降1.46%和1.64%,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1.95%和2.24%。
作者:俞顺章;郑莹;吴春晓;郑英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温州市龙湾区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 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NIP)疫苗免疫接种状况,探讨影响流动儿童接种率的因素。[方法]采用PPS抽样方法,抽取30个行政村(居委会),对2009-2011年出生的366名流动儿童,入户调查NIP疫苗免疫接种状况。[结果]流动儿童建预防接种卡率为92.90%,建预防接种证率为99.73%,1剂卡介苗( BCG)、3剂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OPV)、3剂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联合疫苗(DTP)、1剂含麻疹成分疫苗(MCV)、3剂乙型肝炎疫苗(HepB)(以上简称五苗)、1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JEV)、2剂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和甲型肝炎疫苗(HepA)基础免疫(初种)接种率,分别为98.09%、95.08%、92.90%、91.53%、95.36%、65.30%、74.74%和61.34%,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8.52%,BCG疤痕率为96.58%,五苗全程接种率为81.97%;MCV复种接种率为78.87%,DTP、JEV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为68.04%、57.95%。不合格接种发生率为1.91%~42.05%,HepA高,BCG低。[结论] BCG、OPV、DTP、MCV、HepB基础免疫(初种)接种率均>90%,其加强免疫(复种)和JEV、MPV、HepA接种率较低,是目前流动儿童管理的薄弱环节。超期接种、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是不合格接种的主要原因。
作者:朱珠英;王晓红;叶芳;朱培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静脉输液是一种侵袭性操作,患儿通常会恐惧、紧张等,配合程度很差,而且由于门诊输液室空间有限、环境嘈杂、等候输液时间长,病人或家属容易把就医过程中的不满情绪发泄在护士身上,易引发护患纠纷[1]。因此,护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需要更完善的护理模式。我院对门诊小儿静脉输液实施舒适护理以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春婷;樊丽丽;姚姣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产钳助产术是解决部分头位难产及缩短第二产程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产科良好的助产手段,可保护母婴健康[1]。我院在阴道试产中使用低位产钳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