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

贾英华;徐玉新

关键词:老年患者, 静脉输液, 血管弹性, 周围循环衰竭, 临床护理工作, 老年人, 护理操作技能, 学习和实践, 高龄化社会, 住院时间, 主要方法, 中国, 医疗水平, 熟练掌握, 生活水平, 色素沉着, 人口比例, 抢救治疗, 临床实践, 临床给药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操作技术之一,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是每一个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护理操作技能.而随着中国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长,中国已步入高龄化社会.静脉输液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抢救治疗的主要方法.老年患者的静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强,皮肤肌肉组织松弛,血管浅,易滚动,不宜固定,容易刺破,回血慢.老年斑及色素沉着,使血管清晰度降低,且因疾病导致血管水肿,周围循环衰竭,住院时间长,穿刺次数多,导致血管受损等因素,使静脉输液困难加大,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将多年临床实践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康艾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

    肝癌是我国死亡率较高的癌症之一,一旦有临床症状大多是晚期,无手术切除机会,大多选用经皮股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术(TACE),以延长生命,但手术后病人的恢复及生活质量仍是临床工作者需研究,提高的目标,我科2003年至今应用康艾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傅浩;杨灵;刘小红;李小兵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22例糖尿病肠病临床分析

    糖尿病肠病是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未达标,造成肠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并发症的一种,临床上以顽固性腹泻、便秘交替出现为特点.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糖尿病并神经病变161例其中糖尿病并肠病2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罗昭珍;敖华;聂成刚;廖喜阳;李慧琼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颈性头痛的病因分析与手法矫治

    颈源性头痛(简称颈性头痛)[1]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进一步明确颈性头痛的病因,尤其是上段颈椎解剖形态学改变与头痛的关系,我院自2004年7月~2008年7月间,随机选取95例颈性头痛的患者,进行了颈椎形态学的研究及手法矫治.为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提供资料和治疗手段.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健;唐勇;杨光;张慧;时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操作技术之一,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是每一个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护理操作技能.而随着中国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长,中国已步入高龄化社会.静脉输液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抢救治疗的主要方法.老年患者的静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强,皮肤肌肉组织松弛,血管浅,易滚动,不宜固定,容易刺破,回血慢.老年斑及色素沉着,使血管清晰度降低,且因疾病导致血管水肿,周围循环衰竭,住院时间长,穿刺次数多,导致血管受损等因素,使静脉输液困难加大,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将多年临床实践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贾英华;徐玉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浅谈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近年来,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普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约1%~2%,且以每年0.1%的速度递增.而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其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掌握基本的糖尿病知识是患者进行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我中心预防保健部自2007年4月~2008年6月底,对1174例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指导,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建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拉米夫定联合主被动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母婴传播已成为乙型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1].尽管婴儿出生时接受主动与被动联合免疫,仍可导致免疫失败[2].免疫失败和母亲血中高的HBV-DNA水平有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母血中HBV-DNA水平有可能会减少免疫失败的发生.拉米夫定是核苷类抗病毒药,能迅速抑制HBV复制,其抑制作用持续于整个治疗过程.我们对HBsAg阳性孕妇使用拉米夫定、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G)和乙型肝炎疫苗(HBvac)联合注射以阻断HBV母婴传播,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永泽;李淑霞;王建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小儿肺炎患者D-二聚体变化和血清脂蛋白(a)的临床意义

    检测小儿肺炎患儿血清脂蛋白(a)[Lp(a)]和D-二聚体(D-D)浓度,了解二者对小儿肺炎诊断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加强医院党建工作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医院党组织深刻认识到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为此,江苏省盐城市二院党组织采取有效措施,从提升凝聚力、提高亲和力、扩大影响力、增强战斗力等方面入手,把推进社会和谐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作者:刘淑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咽、喉部急性感染性炎症的总称,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冬春季节,病程约3~5天,预后良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见于婴幼儿,90%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1].由于婴幼儿的上呼吸道解剖的特点及免疫功能的不完善,如在此时期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锌缺乏症等时更易反复发生感染,而且迁延不愈;受凉、劳累、居住拥挤、空气污浊、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密切接触等为诱发因素.

    作者:袁爱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卫生部公布2008年9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

    卫生部近日公布2008年9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2008年9月(2008年9月1日零时至9月30日24时),全国(不含台港澳,下同)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342 116例,死亡939人.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23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结核、乙型肝炎、痢疾、梅毒和淋病,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89.28%.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狂犬病、肺结核、乙型肝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3.72%.其中,西藏林芝地区朗县报告2例肺鼠疫,患者为夫妻,均已死亡.疫情发生后,西藏自治区卫生厅及时组织有关专家赶赴当地进行调查处理.目前该地区无新发病例,疫情已得到控制.同期,全国共报告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122 556例,死亡10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88.31%.9月,四川地震灾区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浅谈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自1940年青霉素问世以来,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抗生素已成为治疗细菌感染的有力武器.但因为抗生素在一定时间内都会因病菌严重耐药而失去原有效力,使用不当将加重细菌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笔者认为使用抗生素应有的放矢,不可滥用.

    作者:刘瑞琴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简称阵发性室上速,是指连续出现3次以上的房性早搏或房室交界性早搏所组成的异常心律,多数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期规则的快速心律.根据近几年的临床电生理研究:折返是阵发性室上速的常见机制,约占阵发性室上速的95%以上,较少见的机制有自律性增高及触发激动等[1].依据心动过速的机制可分为:(1)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3)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4)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作者:吕学军;刘洋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32例临床分析

    血小板减少是指血小板质和量发生异常,以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为特点的疾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可由多种内科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引起,重度血小板减少可出现临床出血倾向,尤其在分娩、手术及麻醉过程中可导致出血、感染、胎儿窘迫和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严重威胁母儿生命,正确认识血小板减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加强围产期处理,对获得良好妊娠结局十分重要,我们回顾分析32例血小板减少孕妇围产期的处理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亚丽;蒋学莲;纪叶霞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针刺加TDP疗法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创伤性踝关节炎(Traumatic anklebone arthritis,TAA),是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一种常见并发症[1].踝关节创伤后,出现关节面不平整或体重不均匀的传导,引起踝关节面承重不平衡,导致行走时疼痛,影响踝关节功能.国内报道显示,临床保守治疗方法以针刀疗法、中药熏洗等多见.我院自2005年7月~2006年9月采用针刺加TDP疗法治疗86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随访6~12月、平均9月,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志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1187名老年人健康检查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已日益为社会所重视.2007年我们对所服务的城郊结合部的1187名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以期了解其健康状况,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和疾病干预.

    作者:冷幸生;邵蔚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中药加手法治疗肩周炎98例

    肩周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通常是在肩周软组织退变的基础上,因急性损伤和积累性劳损或受风、寒、湿的刺激而发病.往往是肩病初期未进行及时治疗和行之有效的功能锻炼,而形成肩凝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笔者从2002~2004年以来,采用中药口服加手法治疗该病9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玉锁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恙虫病的诊治体会

    恙虫病又名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以总螨幼虫为传播媒介将疾病传播给人.发病的季节多分布于6~12月份.临床特征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

    作者:汤友军;汤兴龙;姜良翠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分析

    低钠血症是慢性心力衰竭(CHF)和其它水肿性疾病时增加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危险因素.近,低钠血症已被明确为严重CHF的表现.大约5%的CHF患者伴有低钠血症[1].因治疗原则包括限水、扩张血管、强心、利尿、ACEI/ARB、低盐等治疗,故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病率较高,因而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低钠血症,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和预后有重要意义.我院对2006年12月~2007年在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病的治疗经验,以供同道参考,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唐屹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北部湾沿海地区5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出生缺陷是指出生时就存在人类胚胎(胎儿)在结构和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和婴幼儿夭折的重要原因,同时存活的畸形儿也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为了解我国南方北部湾沿海地区出生缺陷的特点,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将钦州市2002~2006年度12家监测医院出生的920例缺陷儿的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蒲滨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75例临床观察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是卵巢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孕激素受体在子宫肌瘤的生长中起协调作用.多年来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和痛苦.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使患者痛苦减轻.本站自2004年1月~2007年12月对75例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米非司酮10 mg剂量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燕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