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阑尾炎手术时机的探讨及并发症的预防

王健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手术时机, 术后并发症, 阑尾周围脓肿, 化脓性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延误治疗, 临床资料, 鉴别诊断, 常见病, 操作相, 外科, 困难, 疾病, 患者, 处理, 报告
摘要: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也是鉴别诊断较复杂的疾病,一经确诊,治疗相对简单,如延误治疗,发展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操作相对有一定困难,处理不当,易出现较多术后并发症.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施行阑尾切除术的120例患者以及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86例结肠造口术后的护理体会

    对直肠癌、结肠癌、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及某些直、结肠外伤和严重的炎症性结肠病变的患者在治疗原有疾患的基础上,常常需要做永久性或暂时性的结肠造口术即人工肛门,使排便改道,以保证其在生活上获得基本牛理要求,提高生活质量.现对我院普外科2004~2008年86例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宋维芬;邴祥云;马玉梅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社区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中的素质具备

    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通过媒介传播与教育的方法,向全社会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强化人们的健康意识建立或改变与健康相关的行为方式,促进人群健康的活动[1].护士参与健康教育,是护理学发展之必需.社区护士应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对社区人群进行医疗护理和健康保健的双重责任,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提高和完善自己,使之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作者:林梅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与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给予蒙脱石散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消旋卡多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4%和73.3%,平均止泻时间分别为(48.92±3.02)h和(100.23±3.1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蒙脱石散与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好,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熊永新;谢春奇;周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60例观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10月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用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ivgtt qd,3~5 d后改用莫西沙星片0.4 g,po qd,总疗程7~14 d的序贯治疗;B组58例,用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结果 A、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耐受,不影响治疗.结论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吴晓东;谢伟国;江莲;侯昕珩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认知行为疗法在焦虑症康复中的作用分析

    焦虑症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的紧张伴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及运动性不安为临床相的一种神经性疾病.本研究针对住院焦虑症患者的护理诊断,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应用认知行为心理护理方法合并少量抗焦虑药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研究,以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反应和长期疗效.

    作者:单金凤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手法复位药物布衬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Colles骨折临床观察

    老年Colles骨折是常见的骨折,近4年来我们采用闭合手法复位、自制药物布衬夹板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治疗120例这类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永成;杨爱花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湖州社区老有所养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解湖州地区社区老人的养老现状,我们利用假期对湖州社区内16个社区居委会和11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随机抽查,旨在为湖州社区的养老工作的改进提供积极有效的依据.

    作者:吴萍;林梅;张红;张晓琴;周晓红;胡央红;孙莹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川芎嗪预防肺心病肺栓塞症51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川芎嗪针预防肺心痛肺栓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痛例9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1例,对照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用普通肝素,治疗组加低分子肝素钙和丹参川芎嗪,均连续治疗1周,观察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组发生肺栓塞症分别为5例和2例,皮下及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组0例,对照组4例.有效率治疗组98.0%,对照组91.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肺心病肺栓塞症安全有效,且丹参川芎嗪具有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两者协同对肺心病肺栓塞的预防效果更突出.

    作者:姚红军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麻黄素预防丙泊酚全麻诱导心血管抑制反应分析

    采用丙泊酚合并芬太尼行全麻诱导具有明显的心血管抑制反应,我们观察了应用麻黄素缓解丙泊酚全麻诱导时的心血管抑制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后香;殷志春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57例效果观察

    黄芪注射液是从中药黄芪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近年来用途越来越广.我们采用黄芪注射液及甘露聚糖肽佐治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波;段大航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阴道分娩软产道损伤236例临床分析

    阴道分娩软产道损伤是产科分娩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探讨的是我院妇产科自2005~2007年间经阴道分娩总数中236例软产道损伤的临床病例分析.

    作者:孙立泽;刘博;程新梅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小儿脑瘫的治疗进展

    1844年英国矫形外科医生李德提出了痉挛性强直的概念.1861年,他又发现该病的发病与难产、未成熟儿、新生儿窒息等因素有极密切关系,并伞面叙述了脑性瘫痪(脑瘫)的主要障碍、并发障碍及继发障碍的临床表现纠发病的高危因素等概念.这一概念一直维持了20余年,当时称为李德病[1,2].

    作者:蒲滨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患者更高的护理需求,都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骨科护理工作只有把握骨科病人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才能有效地运用和实施沟通,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真正建立护患之间高层次、高境界的护患关系,从而使我们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和完善.

    作者:李静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CO2激光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CO2激光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CO2激光与外用咪喹莫特乳膏联合治疗,疗程8周;对照组仅单纯用CO2激光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愈与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1.7%和47.3%,复发率分别为8.3%和52.7%,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2激光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疗效好、安全性好、可供临床选用.

    作者:向建光;宋娜辉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64层螺旋CT技术可以通过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获得高质量的三维图像,进一步拓宽了CT检查手段的应用范围.多数学者认为冠状动脉造影(CTA)技术与传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结果同样准确,而且价廉无创,CTA正取代DSA动脉血管造影.

    作者:胥胜兰;李伟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0例冠心痛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共检出缺血型ST-T改变58例、337阵次.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43阵次(72.1%),发作时间高峰在6:00~22:00(74.5%).结论 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为病情的早期判断及及时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唐屹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性病变,分为常年性及季节性发作两种临床类型.我科于2006年7月~2007年7月,采用GW-92S微波治疗仪热凝治疗60例变应性鼻炎,随访观察1年,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冬昱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5例分析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la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作者:姚国;史宝海;张承芳;袁玉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时照1组、对照2组和治疗组,对照1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对照2组口服依那普利,治疗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和依那普利,1个月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较单独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或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更为确切.

    作者:邹立斌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急性阑尾炎手术时机的探讨及并发症的预防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也是鉴别诊断较复杂的疾病,一经确诊,治疗相对简单,如延误治疗,发展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操作相对有一定困难,处理不当,易出现较多术后并发症.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施行阑尾切除术的120例患者以及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健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