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不良研究

吴克洪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不良,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筛选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均≤3分,明确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不良,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1年时再次应用GO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Claassen分级以及术后颅内高压处理与患者术后预后具有密切联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病史、Claassen分级以及术后颅内高压处理方式,是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结局的独立高危因素。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进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进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64例子宫良性病变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比两组,对照组实施子宫切除术,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与手术后三个月以及半年后卵巢癌发生率情况进行全面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长,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相差不大,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和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相关激素指标均呈现出了一定和变化,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三个月,相关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术后半年,对两组患者的卵巢癌及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情况进行全面比较,对照组患者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为11/82(13.41%),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为2/82(2.43%)。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显著较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子宫良性病变且无生育要求者,建议实施子宫切除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这种方式不会对患者的内分泌造成显著影响,同时也会降低其罹患卵巢癌及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有利于疾病转归,可全面提升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茅惠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捏脊疗法在婴幼儿保健中的应用

    捏脊是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具有简便、有效、安全的优点。捏脊疗法具有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培补元气、强健身体、安神定志等功效。近年来,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结合小儿体质的特点,捏脊疗法对促进小儿生长发育、提高智力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均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王筱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抗血小板药可能有助治痴呆症

    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2016年5月25日发布的公报说,研究人员发现,血小板的一些作用会加速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病情发展,而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对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多西紫杉醇对人宫颈癌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

    目的:多西紫杉醇对人宫颈癌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方法:将Hela细胞培养在不同浓度的多西紫杉醇溶液中,在不同的时间,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时候对Hela细胞进行0~8Gy的6MV X线照射,观察各组细胞在不同时间内的增敏效果。结果:没有进行预处理细胞的放射增敏比为0.99,3个小时的预处理细胞的放射增敏比为1.19,6个小时的预处理细胞的放射增敏比为1.29,12个小时的预处理细胞的放射增敏比为1.68,24个小时的预处理细胞的放射增敏比为1.72,从中可以看出时间在6小时到12小时的时间内放射增敏比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结论:多西紫杉醇对人宫颈癌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姜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诸病源候论》中的运动处方

    《诸病源候论》以疾病的病源、病证、症候作为纲目,不记载汤方,只记载相关的摄生导引法,导引的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呼吸运动、意念运动等,在中医的运动疗法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把“导引”称作为是古代的“运动处方”。

    作者:林强;严隽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究运用不同乳制品喂养对出院后早产儿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究运用不同乳制品喂养对出院后早产儿实际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方法:择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达到临床出院条件且无法实施母乳喂养的早产儿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早产儿的出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早产儿使用常规配方婴儿奶粉连续喂养半年,观察组早产儿使用早产儿配方奶粉连续喂养半年,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在喂养半年后的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的表现状况。结果:喂养半年后,观察组早产儿的身高、体重生长发育指标增长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出院后运用早产儿配方奶粉进行喂养,能够有效提升其生长发育指标的增长程度,改善早产儿的综合性生长发育质量,适宜在临床中予以广泛应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齐白石的“俗”

    近看到一篇文章,指出齐白石的画为什么高雅不起来,原因是“俗”。接着,该文解析齐画之所以俗,是缘于其为了生计,不得不迎合购画者的喜爱与口味,大多画些花、鸟、鱼、虫等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题材。无独有偶,嗣后又看到一篇文章,标题就是《齐白石,你不过是个木匠》,此文更加尖刻地指出,木匠出身的齐白石,没有多少文化,更谈不上进过什么高等学府,年轻体壮时靠斧头、凿子和刻刀谋生,花甲之年后改为赖以笔墨纸砚卖画度日。一言以蔽之,一个木匠,一个“下里巴人”,“尸位素餐”,不懂“六法古意”和“高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曾被文人画家讥讽为“野狐禅”,能画出什么高格调的作品?

    作者:刘战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16例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疾病类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脑梗塞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大幅度提升了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恢复了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周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抑制糖原合成激酶3α可减轻6-羟基多巴引起的SH-SY5Y细胞损伤

    目的:糖原合成激酶3α(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α,GSK3α)在神经元死亡的信号转导过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于探讨GSK3α是否参与了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引起的SH-SY5Y细胞损伤。方法:本研究应用糖原合成酶激酶3α的特异抑制剂Compound 27抑制SH-SY5Y细胞中GSK3α的活性,以观察其对6-OHDA引起SH-SY5Y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Compound 27可减轻6-OHDA对SH-SY5Y细胞的损伤,并可下调细胞内Caspase 3和Caspase 9的表达。这说明了,阻断GSK3α可缓解6-OHDA对SH-SY5Y的损伤。结论:阻断GSK3α可部分缓解6-OHDA对SH-SY5Y细胞的损伤;GSK3α可能介导了6-OHDA对SH-SY5Y的损伤。

    作者:李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聚糖蛋白3在原发性肝癌病理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聚糖蛋白3在原发性肝癌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愿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与此同时,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研究的正常组。两组研究对象采用生物素-链霉素和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聚糖蛋白3的含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聚糖蛋白3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与此同时,若根据阳性检测率标准,实验组患者的阳性检测率为83.33%,正常组健康者的检出率仅为3.33%。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采用测定聚糖蛋白3的含量能够及时的对肝癌患者进行筛选,有利于肝癌早期的发现与治疗。

    作者:张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您真正了解冠心病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药物、支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冠状动脉-主动脉旁路移植术,又称“冠脉搭桥术”)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

    作者:李宁;王守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术后使用永久起搏器后囊袋出现严重血肿问题的原因。方法:选取入院之间的100例患者采用临床回顾资料分析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0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囊袋血肿问题,发病率在8%。其中发生在7d内的患者有4人,7d至14d内的患者有4例。8里患者中有3例患者采用注射器进行局部性抽吸处理,1例患者采用抽吸后效果较好,切开囊袋止血。3例患者切开囊袋后,清创处理后,采用止血湿敷处理。2例患者采用芒硝外敷吹。无一例临床出现感染的问题。结论:老年患者使用清袋止血操作,提高药物的抗凝效果。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与患者的年龄、营养情况、抗药抗凝性有密切关系。高龄患者往往存在潜在的功能性障碍问题,囊袋血肿问题发生率较高,局部容易出现严重性囊肿问题。患者的皮肤出现瘀斑,出血速度、起膊袋张力大小因人不同。

    作者:李艳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火麻仁的常见知识和种植技术

    火麻仁是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中药火麻仁地榆炭粉末(M粉末)对小白鼠皮肤表面深Ⅱ度烫伤愈合情况的研究)中所研究中药粉末的主要成分,本文对火麻仁的来源、原植物形态特征、种类、规格、鉴定、种植技术及功效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全面了解中药火麻仁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信息。

    作者:吕文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莆田系”民营医院名单大揭秘

    近日,一则“大学生魏则西之死”的事件,让百度和莆田系再次被大众舆论口诛笔伐。提起福建莆田的仁爱医院、玛丽女子医院等名字,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似曾相识。这些医院绝大部分都是莆田人开设。莆田人从“老军医、一针见效”的性病游医起家,逐渐在全国各地开设医院,大部分是男科、妇科、不孕不育、整形等专科民营医院。

    作者:才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大剂量维生素C在改善重症感染患者器官损害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重症感染患者出现的器官损害病症进行临床干预,观察大剂量使用维生素C的改善效果,记录临床干预信息进行比对。方法: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内出现的重症感染患者资料100例,进行随机分组。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常规组,接受大剂量维生素C干预患者50例划分为观察组。常规组主要采取常规方式的综合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进行药物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干预信息,比对两组患者病症改善的情况以及住院时间长短。并且采取CK-MB等方式进行指标数据的观察,比对恢复情况数据信息。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病症恢复的时间,以及各项检查的情况都比常规组患者呈现出良好的状态,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感染患者出现的器官损害病症进行大剂量的维生素C药物临床干预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病症,对于患者住院时间以及相关指标的检查具有明显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艳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苗药“豆豆茶”治疗寻常痤疮60例疗效观察及相关作用机制初探

    目的:探索“豆豆茶”治疗寻常痤疮进行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值的变化,初步探讨“豆豆茶”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将6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豆豆茶”组及中药治疗组。每组30例进行为期20天的药物治疗。治疗前采取静脉血查血清细胞因子(TNF-α),观察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变化并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值组内比较“豆豆茶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TNF-α值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豆豆茶”组与中医药组治疗后(TNF-α)组间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3患者一个疗程后“豆豆茶”组与中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结论:①两组治疗方法对寻常痤疮均疗效且“豆豆茶”组优于中药组。②就减少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豆豆茶组”更能有效的降低炎性因子从而达到抑制皮肤炎性反应治愈痤疮的目的。

    作者:王贵春;刘航;王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流动妇女保健服务的可及性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使用有效方式,了解流动妇女可及性,科学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厦门市湖里区江头街道200例流动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定型研究。结果:影响可及性因素包含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就医因素,妇科检查,健康宣教,医疗保险和医疗费用支付。结论:截止到当前,我国流动女性保健工作可及性不强,利用水平不高,在提供服务与措施等方面依旧需要改进。

    作者:廖晓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血管疾病临床抗栓治疗的新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将根据心血管疾病的具体情况,对细血管疾病临床抗栓治疗的进展进行分许。

    作者:赵志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在我院选取100例慢性乙肝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都给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记录实验组心理护理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患者的平均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患者的平均得分,以及对照组4周前后各项数据,并将实验组4周前后的各项得分与对照组4周前后的各项得分进对比。结果:4周后实验组患者SAS和SDS的平均得分明显低于4周前,并且低于4周后对照组患者各项检查的平均分。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慢性乙肝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麟宏;杨吟吟;万建英;施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关于母婴床旁护理对顺产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的康复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母婴床旁护理对顺产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的康复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58例顺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79例产妇。对照组顺产产妇接受院方提供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焦虑、抑郁评分及焦虑、抑郁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发现,接受母婴床旁护理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顺产产妇施以母婴床旁护理,可以明显的改善产后焦虑忧郁的发生情况,同时对产妇的康复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王晓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