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威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延续性护理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对我院门诊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244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延续性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和护理效果。结果:两组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对比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后血压水平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接受贝那普利联合延续性护理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输卵管结扎术和药物避孕的临床利弊。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节育举措的496名女性,将其依据随机方式划分为输卵管结扎组(A组,119名)和口服避孕药组(B组,377名),A组行输卵管结扎术予以避孕,B组采用口服药物避孕。比较分析两组腰部不适率、经期延长率、月经不调率及妊娠率等指标。结果:A组在妊娠率、月经不调率及腰部不适率相比于B组,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A组在经期延长率相比于对照组,高于后者且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针对育龄避孕女性,采用输卵管结扎术予以节育,除经期延长率外,在腰部不适率、经期延长率、月经不调率及妊娠率等指标方面均优于药物避孕,在临床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作者:王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对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神经外科治疗的43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3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相对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在43例患者中,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例数为2例,是总研究人数的4.65%。导致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一旦护理风险事件产生,那么其对于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的开展都是极为不利的。结论:护理风险事件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极大的影响,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为患者的康复奠定基础。
作者:杨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组为早老年组(60-69岁)40例、中老年组(70-79岁)23例、老老年组(≧80岁)17例。收集患者在性别、年龄、心梗部位、基础疾病及心梗后并发症方面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在中老年组中,男女发病率的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础疾病、心梗部位、并发症方面,各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老老年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多种基础疾病的患病率越高,冠脉病变亦越复杂,但并非意味着高死亡率。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在治疗上不仅要抗聚稳斑,还要积极处理基础疾病。
作者:罗璨璟;邓翠东;孙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本研究应用“阴道炎五联检”对苗药“紫天液”外用洗剂治疗阴道炎的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为苗药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征询我院符合课题纳入条件妇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用药为“紫天液”洗液,对照组为红核妇洁洗液,治疗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天,洗液为100mL,每天2次,7天为一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七天后作“阴道炎五联检”检查,并结合妇检结果作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治疗阴道炎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有效率为94.67%。结论:苗药“紫天液”外用洗剂能有效治疗妇女阴道炎,药物治疗的主要机制是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消肿止痛,凸显出苗药天然药物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光兰;郭伟伟;杨兰;熊玉兰;杨晓红;叶校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西咪替丁与临床常用维生素及高危药品配伍稳定性。方法:按照临床上常规的用药配制相应药物溶液的浓度以及西咪替丁与各种药物的配伍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量西咪替丁和维生素C、维生素B6、异丙嗪、酚妥拉明的含量。外部环境是在25℃左右,在0、2、4、6h这几个时间段内取样来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以及含量的变化等。结果:经过观察,在配伍液静置了6个小时后,这些配伍液都没有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且也没有产生气泡和沉淀;配伍液在静置的6小时内,pH值没有变化,各组药品的含量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结论:说明西咪替丁与临床常用维生素及高危药品在室温下放置6小时,配伍液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不存在物理性配伍禁忌。
作者:黄微星;王露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来收治的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术前、术后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救治和护理,60例患者中出院7例,好转5例,中度残疾21例,重度残疾13例,植物人5例,死亡9例。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十分重要,术前应该密切检测患者体征并从心理上鼓励患者,树立患者的信心;术后需要控制患者血压,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防止脑缺血、再次出血和术后感染的出现,同时加强患者锻炼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阮兴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户外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有人说,运动对于膝盖的机能是一种锻炼;也有人担心,运动会造成膝关节磨损等,对膝盖不好。那么对于膝关节来说,体育运动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大家在运动时,究竟该如何保护膝关节呢?
作者:杨渝平;黄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结果:所选患者在接受牙周基础治疗之后,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等各项主要指标均出现了明显降低,患者治疗前后的数据经对比后P=0.00<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牙周基础治疗十分重要,患者只有接受牙周基础治疗,自身牙周症状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之后,才能接受后续治疗。
作者:牟兴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终止瘢痕子宫妊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2例瘢痕子宫妊娠孕妇,采用自由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1例。研究组给予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并在妊娠物排出后采用清宫术,对照组行常规流产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流产情况与相关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物排出时间和阴道出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终止妊娠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具有良好的流产效果,且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谢家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失调子宫出血运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稀缺雌醇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进行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106例进行探究,将这106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53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刮宫手术后采用去氧孕稀缺雌醇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刮宫手术后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稀缺雌醇治疗。患者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厚度等进行对比。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都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其效果更加突出,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各项指标后,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佳,在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运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结合去氧孕稀缺雌醇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董宪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防治对高血压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提高高血压的控制与预防水平。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体检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研究样本,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开展综合防治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症候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等临床证候有明显改善,临床症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患者的早期干预中开展综合防治,加强运动与饮食管理,可以明显控制临床症状与防病情发展。
作者:孙正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诸病源候论》以疾病的病源、病证、症候作为纲目,不记载汤方,只记载相关的摄生导引法,导引的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呼吸运动、意念运动等,在中医的运动疗法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把“导引”称作为是古代的“运动处方”。
作者:林强;严隽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几年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将114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53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的基础上加用西医进行治疗为一组(治疗组);51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为另一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疗效更佳。
作者:程云杰;孙红玮;罗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肝癌Eggel’s形态学分类是一种从肿瘤形态学上分类方法,这一分类方法目前已被日本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研究显示肝癌形态学与临床病理特征联系在一起。不同的亚型的肝细胞肝癌治疗的预后效果不同,研究肝癌Eggel’s形态学分类各亚型的特征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本文就肝癌Eggel’s形态学分类的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何泽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5年全年共收治急性心绞痛患者150例,急性期给予扩冠脉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中药静脉制剂,对症治疗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稳定期维持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中药复方制剂、维生素等药物,部分患者对药物不敏感或存在禁忌症,选择特殊药物。结果:住院时间3~9日,平均(5.4±1.5)日,患者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治疗后8周后,速效扩冠药物停用52.0%、减量40.0%、不变或加重80.0%, APTT高于治疗前、FBI、TC、TG、hs-CRP、HCY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0%。结论: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可分为急性期、稳定性两个阶段,急性期以扩张血管、控制合并症、抗血栓形成为主要目的,减轻急性心肌损伤,预防心肌梗死,稳定期以维持用药为主,预防复发,稳定病情,减少速效扩血管药物用量。
作者:江俊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并同步化疗在D1/D2标准手术后胃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D1/D2标准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同步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年、2年患者生存率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厌食、恶心呕吐、中性粒减少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强放射并同步化疗治疗D1/D2标准手术后胃癌患者疗效显著,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董燕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皮肤光老化是指皮肤衰老过程中光损害的积累,即除了自然衰老外,紫外线辐射所造成的损伤。皮肤光老化不仅能够影响皮肤美容,而且可以并发多种恶性皮肤病,因此预防和治疗皮肤光老化是近年来美容业研究的热点。经过国内外多年研究,中药对于皮肤光老化的防治作用不仅卓有成效,而且天然无副作用。中医理论认为皮肤光老化主要是由于五脏虚损、气血不足、痰浊瘀阻肌肤腠理所致,故主张以活血、化瘀祛浊为主要治法,通过中药和方药的灵活运用来逐痰祛瘀、调理气血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为此,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防治“血瘀”光老化中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中药汤剂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服用中药汤剂后出现了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根据各个因素来提出解决的措施。结果:中药汤剂不良反应的主要有药物因素(22.5%)、配伍不当(15.0%)、剂量过大(16.3%)、疗程过长(15.0%)等多个原因,要避免出现不良反应,还需从注意配伍、加强监管、规范使用等方面来加强。结论:导致患者在服用中药汤剂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需要从根本上来进行全面的改善,才能够提升中药汤剂的安全性,增强治疗的效果,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杨洁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