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进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卵巢功能的影响

茅惠群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 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卵巢功能, 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进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64例子宫良性病变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比两组,对照组实施子宫切除术,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与手术后三个月以及半年后卵巢癌发生率情况进行全面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长,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相差不大,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和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相关激素指标均呈现出了一定和变化,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三个月,相关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术后半年,对两组患者的卵巢癌及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情况进行全面比较,对照组患者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为11/82(13.41%),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为2/82(2.43%)。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显著较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子宫良性病变且无生育要求者,建议实施子宫切除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这种方式不会对患者的内分泌造成显著影响,同时也会降低其罹患卵巢癌及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有利于疾病转归,可全面提升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莆田系”民营医院名单大揭秘

    近日,一则“大学生魏则西之死”的事件,让百度和莆田系再次被大众舆论口诛笔伐。提起福建莆田的仁爱医院、玛丽女子医院等名字,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似曾相识。这些医院绝大部分都是莆田人开设。莆田人从“老军医、一针见效”的性病游医起家,逐渐在全国各地开设医院,大部分是男科、妇科、不孕不育、整形等专科民营医院。

    作者:才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PBL教学法结合案例讨论法在《护理学基础》授课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高等院校《护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应用PBL教学法结合案例讨论的效果。方法:将本校2015届新生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分别为实验组与普通组,各51例,对实验组新生进行《护理学基础》授课时采取PBL教学法结合案例讨论进行授课,对后组学生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授课,观察其学期末考试结果。结果:普通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针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PBL教学法授课,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又能提高其学习自主性,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好。

    作者:胡宇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抑制糖原合成激酶3α可减轻6-羟基多巴引起的SH-SY5Y细胞损伤

    目的:糖原合成激酶3α(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α,GSK3α)在神经元死亡的信号转导过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于探讨GSK3α是否参与了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引起的SH-SY5Y细胞损伤。方法:本研究应用糖原合成酶激酶3α的特异抑制剂Compound 27抑制SH-SY5Y细胞中GSK3α的活性,以观察其对6-OHDA引起SH-SY5Y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Compound 27可减轻6-OHDA对SH-SY5Y细胞的损伤,并可下调细胞内Caspase 3和Caspase 9的表达。这说明了,阻断GSK3α可缓解6-OHDA对SH-SY5Y的损伤。结论:阻断GSK3α可部分缓解6-OHDA对SH-SY5Y细胞的损伤;GSK3α可能介导了6-OHDA对SH-SY5Y的损伤。

    作者:李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5年全年共收治急性心绞痛患者150例,急性期给予扩冠脉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中药静脉制剂,对症治疗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稳定期维持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中药复方制剂、维生素等药物,部分患者对药物不敏感或存在禁忌症,选择特殊药物。结果:住院时间3~9日,平均(5.4±1.5)日,患者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治疗后8周后,速效扩冠药物停用52.0%、减量40.0%、不变或加重80.0%, APTT高于治疗前、FBI、TC、TG、hs-CRP、HCY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0%。结论: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可分为急性期、稳定性两个阶段,急性期以扩张血管、控制合并症、抗血栓形成为主要目的,减轻急性心肌损伤,预防心肌梗死,稳定期以维持用药为主,预防复发,稳定病情,减少速效扩血管药物用量。

    作者:江俊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食道癌患者的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

    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的临床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1-2016/1间收治的100例食道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和营养支持。在1个月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淋巴细胞系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清白蛋白等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值,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患者在接受科学、合理的饮食干预和营养支持之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也可以降低患者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来利红;喻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析捏积疗法在小儿保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捏积疗法在小儿保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体质较弱的幼儿,给予所有入选患儿捏积疗法,观察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体质改善情况与家属对捏积疗法的满意程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所有患儿的体质得到明显改善,免疫力增强;35例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7.14%,表明捏积疗法能领绝大部分家属感到满意。结论:给予体质较弱的幼儿捏积疗法,不仅能明显改善患儿体质,还能收获较高的家属满意度,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尚爱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微创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主要对微创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治疗方式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总有效率达到83.3%。结论:在采用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病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治愈率较高,能够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黄万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止带方加味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止带方加味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共3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B组患者采取止带方加味治疗,A组联合用药治疗。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4%,B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64.7%。结论:复方黄柏液联合止带方加味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玉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进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进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64例子宫良性病变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比两组,对照组实施子宫切除术,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与手术后三个月以及半年后卵巢癌发生率情况进行全面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长,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相差不大,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和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相关激素指标均呈现出了一定和变化,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三个月,相关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术后半年,对两组患者的卵巢癌及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情况进行全面比较,对照组患者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为11/82(13.41%),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为2/82(2.43%)。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显著较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子宫良性病变且无生育要求者,建议实施子宫切除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这种方式不会对患者的内分泌造成显著影响,同时也会降低其罹患卵巢癌及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有利于疾病转归,可全面提升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茅惠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保护膝盖:不靠护具要靠肌肉

    户外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有人说,运动对于膝盖的机能是一种锻炼;也有人担心,运动会造成膝关节磨损等,对膝盖不好。那么对于膝关节来说,体育运动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大家在运动时,究竟该如何保护膝关节呢?

    作者:杨渝平;黄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阴道镜在绝经过渡期妇女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阴道镜在绝经过渡期妇女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之间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接受病理检查的204例绝经过渡期宫颈疾病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作为标准,对阴道镜检查的结果予以评价。结果:阴道镜在绝经过渡期妇女宫颈疾病筛查的敏感度为77.78%,特异度为89.89%、漏诊率为22.2%、阴性预测值为95.74%、阳性预测值为57.14%。总的检出率为6.86%,且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上升,符合率也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道镜在绝经过渡期妇女宫颈疾病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高危人群筛查的手段之一。

    作者:李秋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15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5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采用IDA、HAD等联合化疗方案,同时运用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之法.对照组与治疗组化疗方案相同不予中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缓解期较对照组长(P<0.05),生存期较对照组长(P

    作者:龙海深;李秀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7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LISS钢板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LISS钢板微创方法对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和实用意义。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158例胫骨平台坏死患者,并按照他们就诊的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并根据他们的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7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普通解剖钢板对患位进行固定,观察组采用LISS钢板微创进行固定,观察这两组患者的进行手术时间的长短,手术中出血量的多少,手术后愈合时间的长短,并发症的产生机率以及髋关节能否自由活动等,记录两组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1]。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的长短,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愈合时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4.9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为20.49%,并且观察组髋关节的自由活动度大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为94.7%,对照组的临床效果为8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结论:LISS钢板微创治疗的方法效果好,安全性高,并发症产生几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国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茶饮生化汤在产后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中医内服法中中药茶饮(生化汤加减等)在产后促进子宫复旧及泌乳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的产科在临床运用中药茶饮(生化汤加减等)3年间,取400名产妇(包括第一次剖宫产及顺产)用中医内服法中中药茶饮(生化汤加减等)和400名产妇(包括第一次剖宫产及顺产)按传统肌注或静脉滴注缩宫素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分析她们在治疗期间,及产后30天和42天产妇症状及超声复查情况,结果:第一组产妇(中医内服法中中药茶饮)出现恶露延长,子宫偏大及泌乳不足约12人,第二组产妇(静脉滴注缩宫素)出现恶露延长,子宫偏大及泌乳不足的约56人,结论:中医内服法中中药茶饮(生化汤加减等)在产后促进子宫复旧及泌乳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突出个体化且服用简单,无痛苦(注射),无副作用很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田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偏头痛治疗的一般原则

    头痛是人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症状,那么偏头痛是什么呢?有哪些治疗原则呢?

    作者:玲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捏脊疗法在婴幼儿保健中的应用

    捏脊是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具有简便、有效、安全的优点。捏脊疗法具有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培补元气、强健身体、安神定志等功效。近年来,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结合小儿体质的特点,捏脊疗法对促进小儿生长发育、提高智力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均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王筱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

    目的:分析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办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1%<17.9),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79.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办法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患者的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刘佳美;赵妍;柳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魏则西事件”的伦理审视

    2016年4月12日,患有滑膜肉瘤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魏则西去世。随后曝出百度-武警二院-莆田系相互勾结形成的骗取病人钱财的肮脏利益链,引发了社会民众的关切甚至愤怒。魏则西之死让以前“隐藏”于冰山之下的医学乱象浮出水面。那么,导致医学乱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医学职业究竟有着怎样的特性?著名生命伦理学家邱仁宗教授针对“魏则西事件”暴露出的问题,从社会伦理视角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剖析。

    作者:建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大剂量维生素C在改善重症感染患者器官损害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重症感染患者出现的器官损害病症进行临床干预,观察大剂量使用维生素C的改善效果,记录临床干预信息进行比对。方法: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内出现的重症感染患者资料100例,进行随机分组。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常规组,接受大剂量维生素C干预患者50例划分为观察组。常规组主要采取常规方式的综合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进行药物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干预信息,比对两组患者病症改善的情况以及住院时间长短。并且采取CK-MB等方式进行指标数据的观察,比对恢复情况数据信息。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病症恢复的时间,以及各项检查的情况都比常规组患者呈现出良好的状态,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感染患者出现的器官损害病症进行大剂量的维生素C药物临床干预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病症,对于患者住院时间以及相关指标的检查具有明显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艳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不良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筛选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均≤3分,明确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不良,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1年时再次应用GO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Claassen分级以及术后颅内高压处理与患者术后预后具有密切联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病史、Claassen分级以及术后颅内高压处理方式,是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结局的独立高危因素。

    作者:吴克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