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玲;赵荣玲
目的 研究改良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 aryngoplast,upp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疗效,探讨OSAS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1例OSAS病人进行了改良的UPPP治疗,进行了全过程的观测及术后随访.结果 术后出现1例暂时性的腭咽关闭不全,1例短时间的呼吸障碍,3例上呼吸道阻塞;术后当晚所有患者症状缓解,2周后基本痊愈11例,无效0例,6月后显效8例,无效3例.结论 改良的UPPP为治疗OSAS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其具体的手术适应证有待研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尹中普;孙晓;尹昕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手术室是为病人进行手术和抢救的场所,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融洽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手术医师与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增大手术成功的几率,提高病人的康复质量[1].为此我科针对2006年上半年手术配合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解忠丽;牟秀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浅Ⅱ°烧伤,伤及表皮及真皮浅层,有水泡形成,水泡较薄,基底潮红,水肿明显,可剧烈疼痛,水泡破溃可继发感染,使创面加深,所以如何尽快止痛,预防感染是临床治疗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把从2004年元月至2006年底收治的100例浅Ⅱ°烧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在烧伤创面外敷75%酒精纱布对浅Ⅱ°烧伤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银 刊期: 2007年第13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使患者增进知识,改变不良的观念和行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笔者对30例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及家属实施了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清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派丽奥软膏对急性牙周脓肿的疗效.方法 54例急性牙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派丽奥试验组和碘甘油对照组,对比观察多项临床指标以评定综合疗效.结果 两组均能改善症状,试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派丽奥软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牙周脓肿的局部用药.
作者:洪席超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改变,探讨冠心痛自主神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56例作为冠心病组,选择无冠心病者5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了时域和频域指标,分析冠心病组的心率变异参数,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 冠心病组24 h HRV指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现象,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作者:邹健红 刊期: 2007年第13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发生率占孕妇的1%~5%.GDM属高危妊娠,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自胰岛素问世以来,情况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孕妇糖尿病的临床过程比较复杂,至今母婴死亡率仍较高[1],必须引起重视.因此,对GDM患者在妊娠、分娩及产后各阶段做好血糖监测和护理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82例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芬;徐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不同剂量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发病时间不超过48 h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随机选出72例并且分别给予尼莫地平大、中、小剂量治疗.入院后均立即按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规给予降低颅内压、止血以及一般对症支持治疗.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患者脑血流收缩峰速度来测定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结果 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用药后的脑血流速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用药后的脑动脉血流速度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大、中剂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脑血流速度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小剂量组治疗前后的血流速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静脉滴注大、中剂量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显著.而小剂量尼莫地平则不能有效防治.
作者:赵君;李兴强;苗素云 刊期: 2007年第13期
2002年6月~2006年2月,我院采用AF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186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降低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晓梅 刊期: 2007年第13期
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可靠有效的静脉通道,具有快速、安全、有效的特点,不仅适用于患者长期接受输血、输液、肠外营养及药物治疗,还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又能进行血液动力学检测,从而正确判断病人血容量和/或右心功能,指导诊断治疗.
作者:林景枝;杨凤兰;杨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髋臼骨折是一种十分严重的髋部创伤,可由骨盆骨折时耻骨、坐骨、髋骨骨折而波及髋臼,也可由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所致.随着髓臼骨折患者的增多,髓臼骨折的手术也逐渐得到了推广和普及,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创伤性关节炎、异位骨化、感染、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关节功能,值得我们重新考虑手术治疗的一些与手术技术有关的问题,本文根据作者手术治疗的157例髓臼骨折的经验,探讨手术技术相关的问题和治疗方法.
作者:裴培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腰硬联合麻醉的择期手术病人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154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77例,对照组77例,测定两组患者术前睡眠、入室时血压、心率、和情绪变化.结果 干预组多数患者安静入睡,入手术室后血压、心率变化不大,情绪稳定.结论 心理干预可缓解病人术前焦虑、减轻手术应激反应.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作者:刘慧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BML)是一组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骼肌损伤、细胞膜破坏、细胞内容物(酶类、肌球蛋白、钾、磷、钙、肌酐等)释放入血液中的临床综合征,严重时可致急性肾衰竭(ARF).临床表现为肌疼痛、肿、无力、棕色尿.
作者:牛瑞仙;徐秀丽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经双侧子宫动脉注入聚乙烯醇(PVA)进行栓塞.PVA用量80~200 mg(平均100 mg),颗粒直径350~500 μm.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一年,治疗后痛经缓解率100%,完全消失的占96%.月经改善率达100%,月经量减少35%~68%,平均(52.3±8.7)%,P<0.01.栓塞后6个月子宫及病灶体积分别缩小43%和59%,P<0.01.结论 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肯定.
作者:王玉莲;王红军;田桂源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应用大剂量纳络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将治疗组37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大剂量纳络酮治疗,而对照组33例应用常规剂量纳络酮治疗.对比观察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的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大剂量纳络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梅建东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慢性传输型便秘(STC)是指由于胃肠道传输能力减弱而致的便秘.他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腹胀、肠鸣音减弱、便意缺乏、大便干燥、排便困难、久蹲难下等症状.
作者:陈书娈;张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WHO 2003年消息指出,全球已有糖尿病患者近17亿[1].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中又以周围神经病变为常见,包括周围对称性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以及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合并症中发生率高、出现早的一种[2],患病率在50%左右(28%~9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怀国;梁翠格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慢性肺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疾病长期反复发作,导致了病理生理的改变,致使支气管管腔痉挛狭窄,导致通气和弥撒功能障碍,产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继发肺动脉高压引起心力衰竭.
作者:许振霞;付瑞菊 刊期: 2007年第13期
小儿急性喉炎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喉部粘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以吸气喉鸣、犬吠样咳嗽、声嘶为临床特征.一般白天症状轻,夜间入睡后加重,冬春季节多发,且多见于婴幼儿.
作者:唐义丽 刊期: 200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