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琳鑫;陈秀芹
斑蝥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主要有效成分为斑蝥素,主要用于治疗肝癌、食管癌及胃癌等,尤其常用于肝癌,但对泌尿系统刺激作用较强烈,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为斑蝥素的衍生物,明显减轻了对泌尿系统的刺激作用,并增强了抗癌效果.
作者:郭静;张爽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1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情况,提高胰腺炎的诊断水平和治愈率.方法 对1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 14例患者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急性胰腺炎一种相当严重的疾病,应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综合各种治疗措施,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青春;李勇;陈瑞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将5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和副反应评定.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HAMD、C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TESS评分第2、4、8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明显.
作者:潘信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丝裂霉素(MMC)与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8月~2006年8月间在我院手术的13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8例患者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2.7(6.6~122.0)个月,总的复发率为21%,从手术到肿瘤局部复发的平均时间为13.8月(3.6~71.8)个月.5年和10年总的无复发生存率为80.7%和71.3%.MMC组与BCG组的总复发率分别为21.8%和18.5%,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87).对于高分级肿瘤,MMC组的复发率(24.0%)显著高于BCG组(17.5%),BCG膀胱灌注能显著降低高分级膀胱肿瘤的术后复发率(P=0.046).BCG组患者出现膀胱炎等毒副作用的机率较高(P=0.0316).结论 BCG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较MMC无明显优势,且出现膀胱炎等毒副作用的机率较高,但可显著降低高分级膀胱肿瘤的术后复发率.
作者:乔明洲;张海芳 刊期: 2007年第17期
泰安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自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应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危重新生儿38例(其中早产18例),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国;吴秀芹;张林丽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联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56例.结果 5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一次碎石成功率为87.5%,平均碎石时间为(10.6±2.5)min,联合治疗总成功率为92.9%,3例碎石失败.结论 采用此联合治疗的方法 具有成功率高,损伤小,易操作等特点,是治疗输尿管结石较满意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海芳;李智勇;乔明洲 刊期: 2007年第17期
术前访问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术前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术前访问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对手术治疗的配合以及术后的康复.
作者:向凤英 刊期: 2007年第17期
医院感染(HAI)目前成为医学领域的突出问题,其中泌尿系感染约占医院感染的20.8%~31.7%,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2].膀胱冲洗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一项无菌操作技术,也是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方法之一.
作者:王燕 刊期: 2007年第17期
颈髓损伤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SIADH)是引起多尿、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如对多尿认识不足、治疗不当,尿量得不到控制,低钠血症不能及时纠正,常使症状进一步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朱明芹;戴桂婷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脉压(PP)与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120例药物规则治疗下的老年高血压病病人,根据脉压水平的不同,分为PP<60 mm Hg和PP≥60 mm Hg两组,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CAPR)、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内径(LD),超声心动图检测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与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比值(A/E),生化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评价不同脉压水平的靶器官损害.结果 与PP<60 mm Hg组比较,PP≥60 mm Hg组CAPR、IMT、LD、AOD、LAD、LVMI、A/E、BUN、Scr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脉压增大,可促进心脏、血管及肾脏等靶器官损害,控制脉压可以减轻靶器官损害程度.
作者:牛继平 刊期: 2007年第17期
医院供应室护士在承担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洁和灭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一些危害因素,为了将各种危害降至低,保障供应室护士的身体健康,供应室护士应加强学习,认识各种危害因素,并在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
作者:陈丽茜;高鑫;黄静 刊期: 2007年第17期
腹腔镜下胆囊、阑尾、卵巢囊肿切除术以其损伤小、患者痛苦少、恢复快、住院周期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普及.为了使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手术,确保手术成功,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对510例于腹腔镜切除术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林芳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回顾分析520例中老年人视力损害的病例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探讨中老年人视力损害的病因及社区医生应关注的问题.方法 对45岁以上、以视力下降为主诉的门诊患者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镜、眼压、检影验光等检查.结果 520例患者中视力损害主因是屈光不正,次因是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结论 中老年视力损害患者及时进行屈光矫正可极大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曾文君 刊期: 2007年第17期
人工流产是计划生育常规手术之一,在我国每年几乎有1000万人次人工流产.任何形式的人工流产都有潜在的危害,通常手术医师在无超声引导下完成,然而,人工流产普遍采用的负压吸刮术,毕竟是在非直视情况下进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吸刮时发生的子宫穿孔、出血,脏器损伤以及漏吸,空吸等病例屡见不鲜[1].
作者:付丽;邓志鹏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总结护士开展院后追踪的经验体会.方法 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并随机抽取300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100%的被调查者认为院后追踪随访功能很重要,241例患者不同程度的遵从了出院时以及电话随访时的健康指导,占总数的96%,100%的患者满意电话随访的形式和内容.结论 院后追踪不但对提高医院服务品牌、加强了院内监督、促进学术研究、提高患者依从性等方面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促进了医院和社会的沟通理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种紧张的医患关系.
作者:庄楚璇;於海霞 刊期: 2007年第17期
局部自由皮瓣亦称随意皮瓣,属近位带蒂皮瓣,因其设计灵活,成活率高,与皮损周围组织色泽接近而倍受颌面整复手术青睬,本科自1990年对颌面部外伤及肿瘤切除后皮肤均采用本法修复,全部成功,整复效果满意,特此报道.
作者:胡永寿;梁振博;谭卫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手术的防护管理.方法 根据3例HIV携带者手术及疾病的特点,执行严格的手术防护及术后处理措施.结果 本组手术皆顺利进行,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无一例发生职业暴露.结论 医护人员只要明确自身职责,建立并执行隔离防范制度,操作认真严谨,职业暴露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夏丽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对实施心脏介入手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促进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方法 通过单人指导和随机教育两种形式,对患者重点进行心理、术前术后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 病人表现平静,无明显焦虑,了解了心脏介入手术的治疗特点,提高了对医护质量的满意度.结论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促进了医患关系,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付成叶 刊期: 2007年第17期
腹膜透析是将配置好的透析液灌入腹腔,利用腹膜的弥散和超滤作用将体内蓄积的代谢废物排出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疗法,与血液透析比较操作简单,勿需特殊设备,且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小,治疗费用低,易于家庭开展.
作者:范文芳;金风;张丽 刊期: 2007年第17期
血管性痴呆(VD)是引发老年期痴呆的常见疾病,且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造成很大负担.本文就近6年来收治的VD患者102例进行临床分析,旨在寻找VD病因,控制VD的危险因素,有效防治VD.
作者:邵亮;王庆周 刊期: 200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