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艳红;王善宝
自<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顺利实现了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的转轨,献血有益身体健康的观念被人们普遍接受,使得更多的健康适龄公民自觉加入到无偿献血者的队伍中来.而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出现的一系列短暂性的献血反应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出汗、心悸、浑身无力、神情恍惚、严重时有短时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抽搐等,不仅对献血者本人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引起献血人群的恐惧心理,影响了群众献血的积极性.为保证献血者的身心健康,降低献血不良反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笔者将无偿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滕松波;苏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作为病区的主班护士除了正确、及时传达大夫的医嘱外,还要协助护士长做好病区管理,对有疑问的医嘱及时反馈,解决护理技术和操作中的疑难问题,严格掌握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病情变化及治疗护理情况,病人医疗费用以及所有药物情况,不定时向病人、陪人解释所要了解的问题,护士长不在时还要承担起病房的应急工作.总之,主班护士是一个病区医、护、患之间的枢纽.因为住院病人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年龄、生活背景、文化水平以及服务要求差别很大,因此作为一名主班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职业素质以及较高的业务水平和沟通能力.
作者:高宗兰;李静;宋伟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某一段结肠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引起的病变.近年来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缺血性肠炎的诊断病例越来越多,但临床上相对比较少见,临床医师对这种病症早期易误诊,病情变化较快,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本文将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月确诊的25例I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白艳红;王善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及类型多种多样,预后也很难预测,相当一部分人在急性感染后转成慢性,并由慢性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对乙型肝炎的防治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将我们半年来共检测血清乙肝五项指标1757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何爱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患儿多表现为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游离胆红素即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并对其产生毒性作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能客观反映听神经和脑干功能,是一种简单、无创、不受睡眠状态影响的检查方法,已广泛用于临床.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共测200例、400耳,为临床诊断、治疗、判断预后提供了可靠依据,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秦梅娟;毛继芳;许传芬;孙静;秦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001年4月~2005年8月,我院共收治12例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均予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治疗,经精心治疗及实施术前、术后等综合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英俊;王冬梅;曹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病毒性心肌炎(VHD)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发病机制不清,致病病毒多为CoxsachieA、B、ECHO、脊髓灰质炎、流感和麻疹病毒等,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1998年1月至2002年7月我院用黄芪煎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三氧化二砷(As2O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进行诱导分化治疗具有完全缓解(CR)率高,不促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无明显骨髓抑制,副作用少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们应用两药联合治疗初发APL,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朝阳;杨如玉;段丽娟;李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失眠是指病人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或早醒多梦,睡眠质量很差,严重的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是中老年患者临床常见的多发病.随着社会改革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5年3月至11月以鼻腔内激光照射治疗失眠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缓解孕妇扩宫时的痛苦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早孕妇女在不紧张无痛苦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采用异丙酚联合枸橼酸芬太尼静脉麻醉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奎玲;王庆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自2002年以来,我室采用中药袋热敷法治疗足跟痛10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101例均来自门诊和住院患者,男37例,女64例;年龄30岁~78岁,平均54岁;病程短7d,长4a.单足痛73例,双足痛28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晨起或久坐后站立行走时,足跟痛不能着地,活动片刻可缓解,行走过多仍疼痛,重者行走困难;足跟痛部位以跖面内侧多见,全部病例拍X光足跟部侧位片,其中跟骨骨刺增生80例,跟骨骺炎9例,跟骨骨节滑囊炎8例,其它4例.
作者:姜忠华;张维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秋季腹泻是小儿常见多发病,主要是轮状病毒侵袭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所致[1].我院自2003年10月~2005年9月应用杜拉宝联用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东方;孙迎;巩玲;伊添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心脏起搏器已成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的有效措施,2003年10月~2005年12月我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8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20~80岁,病窦综合征49例,急性下壁心梗并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0例,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0例,肥厚型心肌病房颤1例.
作者:李雪;亓红伟;韩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占继发不孕的65.8%[1],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约有3%的不孕患者为免疫因素引起,10%不育男性血清中可以发现抗精子抗体(AsAb),不孕妇女血清及宫颈粘液中也存在着AsAb[2].因此,近年来局部AsAb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但AsAb对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的相关影响早有报道.本文通过检测继发不孕与原发不孕夫妇血清及宫颈粘液中的AsAb水平,探讨AsAb对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的影响.
作者:吴晓华;史承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CT检查在脑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临床确诊的脑结核的CT表现.结果单纯脑膜受累者22例(52.4%,22/42),单纯脑实质受累者11例,脑膜脑实质同时受累者15例,脑膜受累的CT表现为鞍上池受累16例(38.1%,16/42),侧裂池14例(33.3%,14/42),四叠体池16例(38.1%,16/42),环池13例(30.9%,13/42).CT表现:平扫显示上述脑池变窄,结构模糊甚至消失,密度增高.增强扫描表现为上述脑池呈斑片状、结节状,或均匀性铸形强化.脑实质受累的CT表现为脑结核瘤13例(30.9%,13/42).结核性脑脓肿10例(23.8%,10/42).结论 CT检查能为脑结核的病变部位、累及范围、病变类型提供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作者:王克善;徐建伟;尹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人痴呆发病率逐年增加.脑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和阿耳茨海默病(Alzheimers dementia,AD)都是老年人发生痴呆常见的病因,两者可以单独存在有时亦可并存,或先后发生.除此之外,脑血管病还常可使AD加重.因此,脑血管性痴呆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庄新云;冉令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手术室护士由于职业特点,平时辛苦、劳累,许多大手术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给手术室护士的身体造成危害,长此以往,不利于护士身体健康及护理工作进一步开展.根据我院近10年的统计,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春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抗肿瘤药物--华蟾素注射液对血管刺激性.方法对80例随机抽取的接受华蟾素注射液和同时接受参麦注射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进行一个疗程的连续观察.结果输入华蟾素药液时输液速度发生轻度减慢(40~49滴/分)的比率为60.94%,且0.01<P<0.05.结论说明华蟾素注射液对血管刺激性显著.
作者:陈华燕;文静;王恳;张智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肝包虫囊肿是牧区多发性疾病,病程较长.目前国内治疗以手术为主,我院于1996年至2002年共收治83例肝包虫囊肿病人,手术较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57例,女性24例,年龄22~89岁之间,平均55岁.均为牧民.主要症状开始上腹不适或胀痛,后期出现逐渐扩大包块,病史长38年,中度肝损伤12例,合并感染形成脓肿1例.
作者:和玉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在社区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是治疗上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但因为输液速度、输注量不恰当,而引起的输液反应和病人不适时有发生.护理人员在按照医嘱用药时,应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调节输液速度,还要查阅药品说明书与教科书,核对具体药物给出的剂量配伍与输液速度.笔者在查阅了有关文献及说明书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将临床输液时注意事项和各类药物的输液滴速总结如下:
作者:张崔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