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王静;高皓阳

关键词:颅脑损伤, 昏迷患者, 气管切开, 危及生命, 临床抢救, 解除阻塞, 呼吸功能, 操作过程, 不良反应, 分泌物, 痰液, 清除, 气道, 护理, 措施
摘要: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一种重要措施,其有利于改善呼吸功能,并能及时清除痰液和分泌物,解除阻塞,保持气道通畅.但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有些甚至危及生命.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黄连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展

    黄连素(小檗碱berberine,ber)是从黄连等植物中提取出的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抑菌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和治疗肠道感染.近年来在其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中发现,黄连素具有多种非抗菌作用,动物实验及临床疗效观察发现,黄连素还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力衰竭以及降低血压、降低血粘度的作用,本文对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洪建;王维新;张翠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力学的超声检测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排空功能.方法采用单切面实时超声显像法,对16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及64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胃B超流体餐动力学多项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排空时间延长1.94倍,胃全排空时间延长1.53倍,胃窦收缩频率减慢61.59%,胃窦收缩幅度及胃窦运动指数均下降.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有明显的障碍.

    作者:赵英华;郭宝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和妊娠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深入研究,发现高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妊娠高血压、流产、营养不良等疾病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子,本文对本实验室测定的同型半胱氨酸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高Hcy与妊娠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波;亓春花;周宝琴;刘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超声诊断与临床分析

    目的证实超声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检查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进行超声诊断,并根据分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病女性发病高于男性,在各年龄阶段均可见到.除了胆总管的囊性扩张之外,约有半数的患者仅表现为胆总管的梭形或圆柱形扩张,而非巨大的囊肿.常伴有胆总管结石,同时癌变的发生率也较高.结论超声简便、无创、可重复性好,定位准确,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优选的筛查方法.

    作者:王虹;赵仁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三黄液保留灌肠联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微波物理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对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治疗,50例采用三黄液保留灌肠联合微波疗法(治疗组);50例采用西药灌肠(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愈13例,有效13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52%.结论用三黄液保留灌肠联和微波疗法,可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作者:张乐;孙祥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69例行妇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

    2004年11月~2005年7月,我们共为69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行妇科手术,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尚芳;孙立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削刮术治疗早期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削刮术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122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削刮术组、削痂术组织和磺胺嘧啶银组,观察分组愈合情况.结果削刮术组患者均达到Ⅰ期愈合,缩短了疗程,疗效良好.结论削刮术可尽量去除创面坏死组织,并保留健康组织,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减轻烧伤创面的炎症反应和瘢痕增生.

    作者:高尚法;于庆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压氧副作用5例报告

    在高压氧治疗中,由于高气压、高浓度氧的本身或操作不当,使人体遭受损伤,叫做高压氧副作用.其轻者可引起患者损伤部位疼痛,重者产生不可逆的危害,甚则可危及生命.然高压氧的副作用国内报道不多.现将本人在高压氧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部分发生高压氧副作用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惠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一种重要措施,其有利于改善呼吸功能,并能及时清除痰液和分泌物,解除阻塞,保持气道通畅.但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有些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王静;高皓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消渴病人的饮食调护

    消渴病目前作为常见病、多发病已严重危害了广大病人的身心健康,虽然治疗方面有了进展,但全面、有效的血糖控制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而合理的饮食在本病的治疗和预防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栾贻爱;肖萍;江秀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成绩与发展障碍

    社区卫生服务是满足居民卫生保健需求经济、适宜的一种方式[1].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但从1997年至今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已取得长足的发展,获得了政府、社会和社会居民的关注和支持.尽管如此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制约着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作者:李玉霞;曲江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社区卫生服务在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中的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是在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通过社区参与,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对象为重点,用来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作者:高松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夹板固定配合下肢悬吊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护理体会

    小夹板固定配合下肢悬吊皮牵引是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常用而有效的方法,由于小儿在治疗护理中配合欠佳,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很重要.本文就我科近年来36例下肢悬吊皮牵引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及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

    作者:王晓青;王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难治性鼻出血的鼻内窥镜治疗

    难治性鼻出血亦称严重鼻出血,Elahi等(1995年)将难治性鼻出血限定为:应用传统的局部压迫、血管收缩剂、镇静剂、前后鼻孔填塞和输血等方法均不能控制的鼻出血[1].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5年2月间收治的反复鼻出血患者62例,通过鼻内窥镜下检查及止血处理,取得满意的止血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洁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医患关系

    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完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所建立的卫生服务人员与社区居民的医患关系,正在呈现出新的内容和特点,并为社区卫生服务向更细致、更深入、更广阔层面的开展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逐渐成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具有特色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罗司军;成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后颅窝术后颅内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后颅窝术后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为8%~11.8%,为幕上开颅的3~6倍.我院自1990年2月~2006年2月共行后颅窝手术232例,并发颅内感染25例,为10.8%,与文献相符.现结合有关文献对其防治方法及护理分析如下.

    作者:曹广云;苑树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超声检查对乳腺小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

    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是超声诊断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小肿块的超声征象在良恶性病变中常出现较多的重叠,容易造成误诊.本文对68例乳腺长径小于2cm的小肿块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分析,探讨二者对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外科常见体表机械性开放性损伤的处理及护理体会

    外科常见体表机械性开放性损伤的处理,对于每一个初涉外科的大夫或我们广大的基层乡村医务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首先必须涉及的问题,也是我们广大外科医生练习基本功的主要方式之一.

    作者:孙伟;陈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异丙酚联合小剂量咪唑安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异丙酚和小剂量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中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进行胃镜检查的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麻醉组(n=15),对照组患者,咽部喷雾局麻药后,常规进行胃镜检查;麻醉组患者,咽部局麻后,静脉注射咪唑安定(1.5~2.0mg)和异丙酚(1.5mg/kg),患者意识消失后,立即进行胃镜检查.两组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均监测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检查中患者的反应以及操作时间和成功率,并在检查后询问患者的感受.结果麻醉组心率和血压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愿意接受再次检查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麻醉组检查成功率、操作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异丙酚联合小剂量咪唑安定进行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舒适、易被接受的无痛苦胃镜检查.

    作者:管军;刘中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社区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佳方案与经济学评价

    目的探讨社区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佳方案和经济学意义.方法随机调查100例患者社区内的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和血压控制情况,对其中52例血压控制不良者调整了用药方案,4周后评估效果和费用.结果52例调整用药后总有效率100%,达标率73%,调整用药前后血压显著下降(P<0.05);平均费用增加0.38元/d.结论社区高血压病的治疗应科学选用治疗药物,为患者制定经济、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爱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