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风燕
目的 了解血脂、血糖、谷丙转氨酶的变化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 对经B超检查确认的108例脂肪肝患者及86例健康者的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血糖及谷丙转氨酶进行分析.结果 108例脂肪肝患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及谷丙转氨酶四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特别是甘油三酯与正常对照组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 脂肪肝患者不仅存在脂肪代谢紊乱,而且存在血糖异常、肝细胞损伤及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改变.
作者:刘晓建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青年型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青年患者50例,其中合并高血压者24例,血压正常者26例,进行两组间多导睡眠监测资料的比较.结果 24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体块指数(BMI)平均(31.7083±4.23730) kg/m2.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平均(406.0833±241.00008)次,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睡眠结构比较显示,合并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高血压组低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血压正常组(P<0.05).结论 就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青年患者呼吸紊乱及低血氧程度重,但睡眠结构紊乱的程度与血压正常的青年患者基本接近.
作者:战秀兰;张雷;张瑞华;刘红霞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药物应用状况.方法 对在本社区服务中心的糖尿病患者医疗档案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并给患者逐一发放问卷表调查、登记.结果 社区糖尿病患者以2型为主.口服药治疗占93.4%.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年龄、病程与用药种类及数量成正比.大部分患者不知道所用药的成分、剂量、类型.62.5%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注射操作不规范.结论 应重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同时应关注注射胰岛素患者的细节指导.
作者:朱英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与评估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川芎嗪注射液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其他活血扩血管药物治疗,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于兆昂;武敏;刘娟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泰安市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及常规细菌培养,对2005年1月至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门诊565例婴幼儿腹泻粪便,进行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细菌培养的检测.结果 在565例标本中共检出单纯轮状病毒感染162例(28.67%),单纯肠道腺病毒感染42例(7.43%),两者混合感染40例(7.08%),共计244例(43.19%);细菌感染115例(20.35%),其中条件致病菌108例(93.91%);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62例(10.97%).结论 轮状病毒是泰安市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肠道腺病毒和条件致病菌也是重要病原之一.
作者:刘风燕 刊期: 2006年第15期
互联网作为信息获取与交流的重要载体正迅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而与此同时,也给这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成瘾就是这些负面影响中不容忽视的一种.
作者:李娜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他莫昔芬对裸鼠移植性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应用他莫昔芬后裸鼠肿瘤组织内雌激素受体指标的变化,为他莫昔芬用于肝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BALB/cA-nu雄性裸鼠26只,背部皮下接种HepG2人肝癌细胞建立裸鼠肝癌模型,14天后成瘤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他莫昔芬治疗组;给药30天后检测各组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病理学常规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内雌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他莫昔芬治疗组裸鼠肿瘤的体积、重量明显减少(P<0.05),肿瘤内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他莫昔芬通过与肝癌细胞膜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阻止雌激素作用的发挥,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王安民;王文奇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分离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2004年1月~2005年12月,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121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重症监护病房24个月内共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50例,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占80.70%(121/150),全部均使用过抗生素.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率极高;控制其感染应积极进行病原学监测、及时隔离和治疗患者、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及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等.
作者:高俊发 刊期: 2006年第15期
鼻咽癌为较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为解决鼻咽癌单纯放疗后远处转移问题,国内外很多研究对放疗同步化疗给予了观察.我院对1996年1月至2001年2月收治的74例II~III期初治鼻咽癌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研究,比较放化疗联合应用、单纯放疗在鼻咽癌局部控制、远处转移及治疗不良反应方面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玲;崔毅;张恩宁;曲维庆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胺碘酮转复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转复时静脉负荷时间.方法 将23例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48小时以内的急性心房颤动患者,静脉推注胺碘酮150mg之后持续静脉滴注,转复窦性心律后停用.结果 21例均在静脉滴注后24小时内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率91.3%;1例出现心动过缓,停药后恢复正常心律;1例出现急性左心功能恶化,停用.结论 静脉滴注胺碘酮可安全有效地转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的心房颤动.
作者:孔印琢;张洪刚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对58例胃底占位性病变的数字胃肠检查与胃镜检查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8例胃底占位性病变的数字胃肠影像学表现,并与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数字胃肠43例诊断准确,与手术或病理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74%,漏诊15例(26%);胃镜56例诊断准确,诊断准确率为97%,漏诊2例.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数字胃肠与胃镜对胃底病变皆有漏诊,但胃镜诊断准确率高于数字胃肠.
作者:孙建庆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患者入院4 h内的血清肌钙蛋白-I浓度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比较两种测定的阳性率和特异性.结果 血清肌钙蛋白-I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测定.结论 肌钙蛋白-I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结合可提高诊断阳性率.
作者:沈召红;赵开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酚妥拉明联合云南白药对于各种肺部疾病所致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为48例咯血患者,采用酚妥拉明连续静脉滴注,同时口服云南白药;对照组为35例咯血患者,采用常规的垂体后叶素加维生素K连续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止血的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为60.0%(P=0.005);其中,对于肺结核所致的咯血有效率为95.5%;对少量咯血的有效率为100.0%.结论 酚妥拉明联合云南白药对肺结核及少量咯血止血效果较好,对肺癌所致的咯血也有潜在的止血作用.
作者:杨志勇;杨玉荣 刊期: 2006年第15期
我院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急性卡他性结膜炎52例,通过精心治疗护理,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王云;王慧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心功能衰竭的诊断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间收治的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除1例产妇死亡、2例死胎外,经积极治疗,母婴均获良好结局.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本身或合并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严重的水肿和不恰当的扩容治疗及用舒喘灵长期口服抑制宫缩,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心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治疗原则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控制心衰后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王静 刊期: 2006年第15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以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及颈肩部疼痛为主,或伴有头痛头晕、恶心、上肢麻木无力和健忘失眠等常见症状,多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椎体退行性变、颈椎变直失去平衡、颈椎狭窄和颈部慢性劳损引起.我院于2000~2005年对理疗科门诊8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牵引、中医辨证针刺、中药治疗,同时配合辨证施护,与单纯牵引、针刺、未调护的对照组44例进行了比较,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东萍;朱柏吉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RFCA)后的心电图T波形态及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的变化,探讨其T波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2例房室旁路RFCA者,分别于术前1 天、术后即刻记录并对比患者心电图,测量QRS 波时限及T波形态的变化.检测术前和术后24h内的cTnI.记录术中消融参数.结果 42例中有19例(45.24%)术后出现T波改变,以右侧旁道多见,隐匿旁道无T波改变.T波的变化量与QRS波的变化量呈正相关(r=0.71,P<0.05).术后cTnI较术前升高,但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心电图有T波改变者与无T波改变者两组病例间cTnI及消融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FCA术后心电图T波形态改变与心肌损伤无关,是生理性电张性调整的结果.
作者:张焕轶;李金龙;尹鲁骅;吴云;张艳玲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直肠癌在我国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中居第二位,而70%发生在距肛肠8厘米以下,呈低置性.传统的根治手术治疗需切除肛门,在盆腔造口排便,给病人带来诸多不便和巨大的精神压力,因此保肛手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手术中使用吻合器,克服了低位盆腔吻合技术上的难度,使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大大增加了其可行性[1,2].我院在2001~2004年共用此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顺兴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电图T波倒置、血浆中BNP 的水平变化与左室重构之间的关系,探讨T波倒置、BNP对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 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4例,溶栓治疗后持续24h监测心电图,A组(溶栓治疗后24小时出现T波倒置,n=38)与B组(溶栓治疗后24小时T波仍直立,n=16)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并随访复查急性心肌梗死后2~3天及第3个月超声心动图.结果 溶栓治疗后BNP水平,A组明显小于B组;A组内治疗前后BNP比较,治疗后明显减小;B组治疗后BNP水平明显增加.A组患者溶栓治疗后2~3天及3个月时LVED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B组患者溶栓治疗后3个月时LVEDD明显增大,B组左室重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心电图早期T波倒置和BNP水平降低对于预测左室重构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春光;付强;王临光;张毅刚;王彦炯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疏血通注射液4~6 ml加液体静点,治疗慢性肾衰竭45例,21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结果 临床显效17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44%;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梁立权;闫宛春 刊期: 200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