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脉散抢救心源性休克38例临床分析

张智勤

关键词:生脉散, 抢救, 心源性休克, 现报道如下, 疗效
摘要:2002年~2005年间,我们采用生脉散抢救心源性休克38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苯氧胺与米非司酮配伍治疗子宫腺肌病36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称为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以往多发生于40岁以上经产妇,近几年来,由于过早性生活和多次人工流产的增加,以及子宫内膜炎发病率的增高,使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并因此而造成不孕症的发病率增高,这样给治疗子宫腺肌病带来很大困难,一般止痛药效果不佳,甚至无效,更不能解决患者不孕的问题.

    作者:刘英光;崔银洁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糖尿病足群体也在逐渐扩大,提高广大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的正确认识引起足够的重视已迫在眉睫.社区医院贴近百姓生活,费用成本相对较低,应在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张俊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大剂量青霉素G可致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青霉素早由英国FLEMING于1929年发明的,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从而开创了抗生素的新纪元.由于其抗菌作用强、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价格便宜,至今仍为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自1951年LEPPER等首先采用大剂量青霉素疗法之后,其用量越来越大,随着剂量的逐步增大,青霉素的毒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毒性反应.为了更合理应用青霉素,防止其毒性反应,现就大剂量青霉素G致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作者:宋伯松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紧急气管插管影响心肺复苏预后的探讨

    有效的心肺复苏术(CPR)是心搏呼吸骤停抢救的成功保证,而通气是关键.及早行气管插管对提高复苏成功率和生存率,减少复苏后神经后遗症有重要意义.总结100例心脏停搏后紧急气管插管患者,配合心脏按压、除颤等复苏措施,临床效果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光发;陈慧琴;危丽华;沈丽祯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2006年上半年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上半年,山东省各级政府对新农合补助力度加大,基金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高涨,受益面继续扩大,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较快,成效显著.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罗通定代替地西泮治疗失眠40例观察

    方法 本院选择40位经常服用地西泮催眠的患者,年龄26~72岁.其中女性28人,男性12人,均无其他疾病.

    作者:费文民;翟秀玲;赵金英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1例重症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分析

    1临床资料患者:男,年龄:7岁,因右耳反复流脓4年,发热伴头痛,呕吐1月余,于2004-12-18入院,查体:T 39.2℃,精神差,慢性病容,卧床,颈部浅表可触及数枚豆粒大小的淋巴结,质软,可活动,无触痛,余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作者:张兆芹;张沛;宋书伟;刘卫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抗T细胞单克隆抗体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2例

    近年来,免疫因素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用于再障治疗已取得良好效果,但存在价格昂贵、产生血清病的副作用,从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我院应用CD3和CD8单抗(由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病研究室提供),治疗再障1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立富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补阳还五汤加雷公藤多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观察

    紫癜性肾炎大多见于7~14岁儿童,发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感染和变态反应有关.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IgA在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本病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现代医学对于重症患者,多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予以治疗,但疗效难于确切评价.我们试用补阳还五汤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同时设单用雷公藤多甙治疗组对照,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凤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浅析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

    结核病是一个慢性传染病,近年来全球疫情明显上升,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政府为控制结核病,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国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之一.如何提高治愈率,减少传染源,控制疫情乃是当务之急.患者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结核病的流行密切相关,而健康教育就是以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及预防疾病为目的的.因此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是彻底根治肺结核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杨艳红;周玲;赵春景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盐酸T咯地尔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2003年~2005年我院采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智勤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脑出血病人临床护理体会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脑实质的出血.多发生在老年或中年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患者,以内囊出血多见,临床上表现为突然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常见的临床急症.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抢救治疗及恢复功能是治疗脑出血的关键,而护理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勤;陈璇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玉清抗宫炎片合并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146例观察

    盆腔炎是妇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于此病的治疗,过去临床上多采用抗感染及对症处理的方法,效果欠佳.我站妇科门诊采用玉清抗宫炎片合用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14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玲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以护士为主导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开展

    我院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决定》、《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精神,在香港文化交流服务中心的帮助下,通过培训社区护士,于2001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了以社区家居探访、家居康复、家居健康教育,以及幼儿保健服务为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黎仙群;潘桂琼;张雪茹;温燕萍;苏敬军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常见肝胆病证的中医诊断及治疗

    笔者通过对有关文献的复习[1-4],结合个人实践与体会,将常见肝胆病证的中医诊断及治疗概述如下:

    作者:王光辉;王琦;袁伟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肝硬化病人的营养治疗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脏结构慢性、弥漫性病变,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有再生小节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常见病因为病毒性肝炎、乙醇和化学性药物中毒、营养不良、代谢障碍等,肝硬化晚期肝功能失去代偿,引起许多系统的功能紊乱.

    作者:崔爱华;尹乐;徐育娥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自拟清热养阴安神汤治疗不寐30例

    自拟清热养阴安神汤,其主要组成为:柴胡(6克)枳壳(6克)百合(10克)竹茹(10克)沙参(10克)白芍(6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其功用为清心除烦,养阴安神,主治肝气郁结、伤阴化火所致心烦易怒,不寐多梦等症.近年来社会各界人士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失眠者众多,作者使用此方治疗不寐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刚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双黄连粉针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2003年至2005年来治疗小儿肺炎60例,应用双黄连粉针配合抗生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并在同期肺炎病儿中60例,采用抗生素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傅丽苹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脾脓肿诊断与治疗

    脾脏是机体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参与全身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且脾脏血流丰富使细菌不易定植故脾脓肿临床上很少见,首先由Grand和Mousel于1885年报告,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诊断困难,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现结合资料综述如下.

    作者:李磊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86例体会

    自2000年以来,笔者对86例脑梗塞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国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