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护理风险管理初探

陈缓爱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护理, 医疗卫生工作, 卫生资源分配, 医学模式, 医疗活动, 医疗风险, 卫生需求, 护理活动, 疾病谱, 组成, 专家, 人口, 群众, 老人
摘要:随着人口老人化、疾病谱及医学模式的改变、卫生资源分配的调整,以及群众卫生需求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将是今后医疗卫生工作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专家指出只要有医疗活动,就必定存在医疗风险,故而社区护理活动同样也存在风险[1].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治

    高热惊厥为小儿时期引起惊厥常见的原因,是小儿特有的神经系统急症.小儿惊厥之所以常见,是由于婴幼儿的大脑皮质功能发育尚未完全,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皮质的抑制功能差,兴奋容易扩散,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惊厥,另外小儿血脑屏障功能差,各种毒素容易透入脑组织,再加上引起惊厥的一些疾病,如产伤、脑发育畸形及遗传家族史.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与感染、高热、年龄、遗传四大主要因素有关.

    作者:颜景红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中药灌肠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197例

    我们以中药保留灌肠加中药离子导入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19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鹏;潘慧华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12家幼儿园卫生保健现状调查

    幼儿园是由妇幼保健与教育机构分属两个不同系统的下属机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重教轻保,为了解我院所管辖的12个幼儿园卫生保健现状,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对策,我们于2006年3月对辖区内的12个幼儿园卫生保健现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陈缓爱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云南白药的现代药理作用及其临床新用途

    云南白药是我国伤科著名成药,具有活血消肿,止血止痛功效,主治刀伤、创伤等出血及跌打诸症.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又发现其不少新用途.本文简要综述其药理作用及其临床新用途.

    作者:陈西勇;阴琳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热按摩疗法治疗产后尿潴留观察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常见并发症,多见于初产妇,可发生于正常分娩后,但以滞产及手术产后多见,临床上常规治疗方法很多,且效果不一.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院产科应用热按摩疗法治疗产后尿潴留5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慧;陈霞;苏振国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疫苗冷藏运输及管理体会

    疫苗是进行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武器,必须妥善地保存和运输,并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保证接种后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冷链运转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疫苗的质量、使儿童得到有效接种的重要措施.冷链管理则是保证冷链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疫苗冷藏运输及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郑亮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常见肾膀胱病证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笔者通过对有关文献的复习[1-4],结合个人实践与体会,将常见肾膀胱病证的中医诊断及治疗概述如下.

    作者:王光辉;袁伟;王琦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引起无菌性脓肿1例报告

    莱州市程郭镇发生1例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DPT)引起无菌性脓肿病例.经切开引流及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亮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20例气道高反应性官兵的预防治疗

    气道高反应性(AHR)是指在吸入少量刺激物或变应原后,正常人的气道并不发生收缩反应;而有些人的气道则可发生异常过度收缩反应,引起气道官腔狭窄和气道阻力的明显增加,而出现胸闷、憋气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我科自2005年6月1日至2006年6月1日对20例气道高反应性官兵进行科学指导,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金梅;陈媛媛;柴霞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预防接种有学问

    预防接种是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注入肌体,使机体获得对疾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防止相应疾病的发生和流行.预防接种是免疫预防工作中基础、普通的一项技术操作,作为一名预防接种门诊的护理人员,每天要做大量的预防接种工作,包括儿童基础免疫一类疫苗的接种(一类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二类疫苗的接种(二类疫苗是指有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作者:高玉英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纳洛酮治疗复方苯乙哌啶中毒15例分析

    2004年8月~2006年5月,本院运用纳洛酮治疗小儿腹泻合并复方苯乙哌啶中毒1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红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警惕小儿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双硫醒样反应或戒酒硫样反应,实质是乙醛中毒反应.某些药物能抑制肝脏线粒体内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氧化分解,导致乙醛在体内的蓄积,引起乙醛中毒反应.近年来成人应用某些药物期间饮酒发生该反应的报告已很多,但小儿发生此反应的病例报道少见,现就我院2000~2006年6年间先后出现的16例由于药物治疗期间医疗酒精使用不当、使用含乙醇或使机体产生乙醇的药物、食用含乙醇食物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报告如下,提醒临床予以重视.

    作者:王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重度烧伤病人的救治

    重度烧伤病人的救治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易并发休克、感染、MODS等,愈合后易发生功能障碍、面部变形等,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队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重度以上烧伤病人189例,死亡21例,报告如下.

    作者:臧旭日;邹小婷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皮肤压疮病人的防治

    压疮是骨隆突软组织受压时间过长引起的损伤,是临床上一直困扰护理工作者的难题.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加重了病人的痛苦,而且增加了医疗费用,严重者可因继发感染而危及生命.传统护理方法是用50%酒精环形按摩,烤灯照射,效果并不明显.我科对100例病人使用小儿痱子粉外用进行压疮护理,在压疮的预防治疗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现简述如下:

    作者:宋庆玲;杨慧;韩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一起水源性肠炎暴发流行的调查与分析

    2005年6月12日至7月9日,靖边县某中学发生了一起肠炎流行,经县疾控中心人员浒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检验结果.确定为因供水系统污染引起的肠炎暴发流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薛兴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哮喘与呼吸道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引起哮喘病急性发作的机制相当复杂.包括吸入刺激物、吸入过敏源、呼吸道病毒及支原体、衣源体感染.其中气道炎症的加重和鼻病毒(RV)是导致急性发作的核心机制.病毒引起的TH1细胞型免疫反应可通过协助TH2而加重哮喘病人的气道炎症,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在某些条件下可发生表型转化,生成TH2型细胞因子,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也被认为可能与抗病毒免疫有关.因此呼吸道病毒感染除了加重哮喘外,还可能是哮喘型慢性气道重塑原因之一.

    作者:王玉琴;刘香;黄彦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儿童鼾症手术的护理体会

    儿童鼾症常见的病因是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儿童淋巴样组织增生可引起气道阻塞.80%的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是因为这些淋巴组织增生所致.我科2005.1~2006.7共收治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儿童鼾症40例,均实施了扁桃体切除及腺样体摘除术,以治疗儿童鼾症,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无创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在临床工作中拟诊断冠心病有多种方法,冠状动脉造影(CAG)一度被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CAG是一种有创检查,且检查费用较高,许多患者不愿意接受,首先考虑无创检查.为此,我们调查分析了一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有关无创检查资料,以探讨几种无创检查对冠心病临床诊断的意义.

    作者:林红旗;张爱兰;王薇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叶酸治疗婴幼儿难治性腹泻79例疗效观察

    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叶酸治疗婴幼儿难治性腹泻,并与多酶片进行比较,观察其效果,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家骏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噪音对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措施

    所谓噪音是指不悦耳、不需要、紧张而有害的声音.手术室是病人接受手术治疗及抢救的重要场所,环境要求较高:清洁、无菌、肃静,但手术室的噪音却往往被忽视,这些噪音的产生对病人内分泌、心血管和听觉系统的生理功能都有影响,常见的是使病人血压增高、心率增快,使心理恐惧更加严重,既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又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的恢复,下面就噪音对手术病人的影响及护理措施加以论述.

    作者:刘秀芹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