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双硫醒样反应或戒酒硫样反应,实质是乙醛中毒反应.某些药物能抑制肝脏线粒体内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氧化分解,导致乙醛在体内的蓄积,引起乙醛中毒反应.近年来成人应用某些药物期间饮酒发生该反应的报告已很多,但小儿发生此反应的病例报道少见,现就我院2000~2006年6年间先后出现的16例由于药物治疗期间医疗酒精使用不当、使用含乙醇或使机体产生乙醇的药物、食用含乙醇食物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报告如下,提醒临床予以重视.
作者:王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重度烧伤病人的救治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易并发休克、感染、MODS等,愈合后易发生功能障碍、面部变形等,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队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重度以上烧伤病人189例,死亡21例,报告如下.
作者:臧旭日;邹小婷 刊期: 2006年第20期
高热惊厥为小儿时期引起惊厥常见的原因,是小儿特有的神经系统急症.小儿惊厥之所以常见,是由于婴幼儿的大脑皮质功能发育尚未完全,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皮质的抑制功能差,兴奋容易扩散,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惊厥,另外小儿血脑屏障功能差,各种毒素容易透入脑组织,再加上引起惊厥的一些疾病,如产伤、脑发育畸形及遗传家族史.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与感染、高热、年龄、遗传四大主要因素有关.
作者:颜景红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在儿科临床治疗中,使用抗感染药物非常广泛,合理有效地使用抗感染药物,不仅关系到患儿的身体健康,也反映出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文章总结分析了儿科抗感染药物使用现状,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指导意义.
作者:邓霖;沈虹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美丽的荷花开过后它将无私地为人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莲子.莲子,吃时将芯去掉,鲜可生食,熟可作汤,也可作菜、甜食、糕点、蜜饯和药膳,是一味传统的药食佳品,具有补脾益肾,养心安神的功效,还能收敛浮躁的心火,让人宁静且容易入睡.莲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为滋补元气的珍品.早在汉朝的《神农本草经》便将其奉为上品,认为莲子味甘、涩,性平,具有镇静安神、补中益气、养心益肾、健脾养胃、清腑润脏、聪耳明目、涩肠止泻的功效,可用于病后或产后脾胃虚弱.
作者:岳琪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多尿(polyuria)是指每日尿量超过3L(亦有认为超过2.5L者),或每分钟超过2ml而言.
作者:刘令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逐渐增加,老龄人口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进一步加重,老年人自身的保健意识也在增加.老年人颈、肩、腰、腿病变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老年性腰退行性病变在影像科日常工作中很常见.本文对62例老年性腰退行性病变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老年人腰退行性病变的X线表现诊断分类及临床意义.
作者:郭麦军;董捍东;关国定 刊期: 2006年第20期
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叶酸治疗婴幼儿难治性腹泻,并与多酶片进行比较,观察其效果,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家骏 刊期: 2006年第20期
预防接种是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注入肌体,使机体获得对疾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防止相应疾病的发生和流行.预防接种是免疫预防工作中基础、普通的一项技术操作,作为一名预防接种门诊的护理人员,每天要做大量的预防接种工作,包括儿童基础免疫一类疫苗的接种(一类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二类疫苗的接种(二类疫苗是指有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作者:高玉英 刊期: 2006年第20期
患者徐某某,男性,28岁,系德清县武康镇电力分公司的职工(汽车驾驶员).
作者:徐洪昌;黄亦雄 刊期: 2006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先进医疗设备在医疗领域的使用,尿液分析仪对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与尿沉渣镜检中的白细胞数量经常出现不一致的现象,具体如下:
作者:胡灵娟 刊期: 2006年第20期
随着人口老人化、疾病谱及医学模式的改变、卫生资源分配的调整,以及群众卫生需求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将是今后医疗卫生工作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专家指出只要有医疗活动,就必定存在医疗风险,故而社区护理活动同样也存在风险[1].
作者:陈缓爱 刊期: 2006年第20期
云南白药是我国伤科著名成药,具有活血消肿,止血止痛功效,主治刀伤、创伤等出血及跌打诸症.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又发现其不少新用途.本文简要综述其药理作用及其临床新用途.
作者:陈西勇;阴琳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以持续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多,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在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与肿瘤.近年来,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据调查,年龄在40岁以上者患病率高达30%~40%.
作者:孔宪菊 刊期: 2006年第20期
近年来,反商业贿赂成为治理医药行业腐败的重点.这是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行业行动,涉及医药制度改革,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医疗单位作为药品供应的终环节,在反商业贿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包利苹;刘洋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病毒感染引起哮喘病急性发作的机制相当复杂.包括吸入刺激物、吸入过敏源、呼吸道病毒及支原体、衣源体感染.其中气道炎症的加重和鼻病毒(RV)是导致急性发作的核心机制.病毒引起的TH1细胞型免疫反应可通过协助TH2而加重哮喘病人的气道炎症,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在某些条件下可发生表型转化,生成TH2型细胞因子,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也被认为可能与抗病毒免疫有关.因此呼吸道病毒感染除了加重哮喘外,还可能是哮喘型慢性气道重塑原因之一.
作者:王玉琴;刘香;黄彦 刊期: 2006年第20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脑血管病的致残率高,而且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导致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甚至卧床不起.通过住院治疗度过危险期后,由于各方面因素,患者一般都回家康复,而家属往往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影响患者的愈后.因此在出院前对家属进行家庭护理知识等方面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池雪琴 刊期: 2006年第20期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常见并发症,多见于初产妇,可发生于正常分娩后,但以滞产及手术产后多见,临床上常规治疗方法很多,且效果不一.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院产科应用热按摩疗法治疗产后尿潴留5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慧;陈霞;苏振国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先后通报了清开灵、双黄连、葛根素、穿琥宁、参麦、鱼腥草、莲必治等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并对葛根素注射剂的说明书作了修订.这些中药注射剂广泛用于临床,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的不良反应较为严重,甚至使病人死亡.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四种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旨在研究其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周丹莹;纪绿波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压疮是骨隆突软组织受压时间过长引起的损伤,是临床上一直困扰护理工作者的难题.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加重了病人的痛苦,而且增加了医疗费用,严重者可因继发感染而危及生命.传统护理方法是用50%酒精环形按摩,烤灯照射,效果并不明显.我科对100例病人使用小儿痱子粉外用进行压疮护理,在压疮的预防治疗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现简述如下:
作者:宋庆玲;杨慧;韩军 刊期: 200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