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肝疫苗引起的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

徐洪昌;黄亦雄

关键词:甲肝疫苗, 汽车驾驶员, 德清县, 职工, 男性, 患者, 电力
摘要:患者徐某某,男性,28岁,系德清县武康镇电力分公司的职工(汽车驾驶员).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2家幼儿园卫生保健现状调查

    幼儿园是由妇幼保健与教育机构分属两个不同系统的下属机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重教轻保,为了解我院所管辖的12个幼儿园卫生保健现状,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对策,我们于2006年3月对辖区内的12个幼儿园卫生保健现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陈缓爱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常见肾膀胱病证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笔者通过对有关文献的复习[1-4],结合个人实践与体会,将常见肾膀胱病证的中医诊断及治疗概述如下.

    作者:王光辉;袁伟;王琦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湿润烧伤膏在三期褥疮中的应用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1].为了减轻褥疮带来的痛苦,提高治愈率,增加舒适感.我科用湿润烧伤膏治疗深度溃疡期褥疮,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燕东兰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65例小儿高热惊厥健康教育体会

    小儿高热惊厥(FC)是指由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称为小儿高热惊厥[1].惊厥多发生在体温骤升的24小时内,一般体温在38~38.5℃以上,患儿表现为突然的意识丧失,双眼凝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和四肢强直、痉挛或抽搐,严重者可出现呼吸频率减慢或呼吸暂停,同时伴有大小便失禁[2].FC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多见于6个月~3岁儿童,发病率为3%~4%,复发率为20%~30%[3].

    作者:崔秋霞;张亚云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噪音对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措施

    所谓噪音是指不悦耳、不需要、紧张而有害的声音.手术室是病人接受手术治疗及抢救的重要场所,环境要求较高:清洁、无菌、肃静,但手术室的噪音却往往被忽视,这些噪音的产生对病人内分泌、心血管和听觉系统的生理功能都有影响,常见的是使病人血压增高、心率增快,使心理恐惧更加严重,既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又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的恢复,下面就噪音对手术病人的影响及护理措施加以论述.

    作者:刘秀芹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微波治疗子宫颈炎296例疗效观察

    慢性子宫颈炎,尤其是Ⅱ°以上宫颈糜烂、子宫颈息肉、子宫颈腺体囊肿是妇女常见的一种疾病,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对提高妇女生活质量,预防子宫颈癌有着重要意义.我院利用微波治疗子宫颈炎296例,收到显著疗效,现总结讨论如下:

    作者:宋德红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无创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在临床工作中拟诊断冠心病有多种方法,冠状动脉造影(CAG)一度被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CAG是一种有创检查,且检查费用较高,许多患者不愿意接受,首先考虑无创检查.为此,我们调查分析了一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有关无创检查资料,以探讨几种无创检查对冠心病临床诊断的意义.

    作者:林红旗;张爱兰;王薇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哮喘与呼吸道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引起哮喘病急性发作的机制相当复杂.包括吸入刺激物、吸入过敏源、呼吸道病毒及支原体、衣源体感染.其中气道炎症的加重和鼻病毒(RV)是导致急性发作的核心机制.病毒引起的TH1细胞型免疫反应可通过协助TH2而加重哮喘病人的气道炎症,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在某些条件下可发生表型转化,生成TH2型细胞因子,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也被认为可能与抗病毒免疫有关.因此呼吸道病毒感染除了加重哮喘外,还可能是哮喘型慢性气道重塑原因之一.

    作者:王玉琴;刘香;黄彦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引起无菌性脓肿1例报告

    莱州市程郭镇发生1例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DPT)引起无菌性脓肿病例.经切开引流及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亮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警惕小儿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双硫醒样反应或戒酒硫样反应,实质是乙醛中毒反应.某些药物能抑制肝脏线粒体内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氧化分解,导致乙醛在体内的蓄积,引起乙醛中毒反应.近年来成人应用某些药物期间饮酒发生该反应的报告已很多,但小儿发生此反应的病例报道少见,现就我院2000~2006年6年间先后出现的16例由于药物治疗期间医疗酒精使用不当、使用含乙醇或使机体产生乙醇的药物、食用含乙醇食物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报告如下,提醒临床予以重视.

    作者:王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重度烧伤病人的救治

    重度烧伤病人的救治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易并发休克、感染、MODS等,愈合后易发生功能障碍、面部变形等,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队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重度以上烧伤病人189例,死亡21例,报告如下.

    作者:臧旭日;邹小婷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20例气道高反应性官兵的预防治疗

    气道高反应性(AHR)是指在吸入少量刺激物或变应原后,正常人的气道并不发生收缩反应;而有些人的气道则可发生异常过度收缩反应,引起气道官腔狭窄和气道阻力的明显增加,而出现胸闷、憋气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我科自2005年6月1日至2006年6月1日对20例气道高反应性官兵进行科学指导,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金梅;陈媛媛;柴霞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纳洛酮治疗复方苯乙哌啶中毒15例分析

    2004年8月~2006年5月,本院运用纳洛酮治疗小儿腹泻合并复方苯乙哌啶中毒1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红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ELISA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假阳性的分析

    1 材料标本: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经ELISA方法检测为阳性的病人标本共63例.

    作者:张启友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血尿

    正常人尿液中无红细胞或仅有极少量红细胞存在.若取新鲜尿液10ml,离心沉淀(1800 r/min,5 min)后涂片镜检,每高倍视野超过3个或非离心尿液超过1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个;或12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50万个,则可认为是血尿(hematuria).血尿时如尿色无变化,仅显微镜下见到红细胞者,称为显微镜血尿.当每1升尿液中含有1ml血液时,可呈红色或洗肉水样,甚至含有血凝块,此时称肉眼血尿.当尿呈明显酸性时,肉眼血尿可呈酱油色.

    作者:尚清秀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下乳汤防治产后出血缺乳90例分析

    缺乳指产后泌乳甚少或乳汁全无的一种现象,产后出血致缺乳者常见,影响母婴健康及母乳喂养工作的开展.本人自拟下乳汤于产后早期服用防治产后出血缺乳,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江波;刘福岭;张文英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多尿

    多尿(polyuria)是指每日尿量超过3L(亦有认为超过2.5L者),或每分钟超过2ml而言.

    作者:刘令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外请专家手术配合要点及体会

    由于技术交流的需要以及患者就医要求的提高,当地医院聘请上级医院专家会诊的手术病例每年都很多.为了更好地配合专家工作,我们手术室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马为梅;靳明萍;魏代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肺损害10例报告

    皮肌炎(DM)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肌肉和血管,以皮肤红斑、水肿伴肌肉软弱及炎性改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如仅有肌肉病变而无皮肤损害者又称多发性肌炎(PM)[1].PM、DM可累及肺组织,引起间质性疾病或肺炎[2].我们遇到10例,现报告如下,旨在引起同道的重视,以期能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作者:钱煜东;王光杰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儿童抗感染药物的临床使用现状分析

    在儿科临床治疗中,使用抗感染药物非常广泛,合理有效地使用抗感染药物,不仅关系到患儿的身体健康,也反映出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文章总结分析了儿科抗感染药物使用现状,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指导意义.

    作者:邓霖;沈虹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