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湿润烧伤膏在三期褥疮中的应用

燕东兰

关键词:湿润烧伤膏, 溃疡期褥疮, 现报告如下, 组织溃烂, 治疗深度, 营养不良, 局部组织, 高治愈率, 持续缺血, 舒适感, 缺氧, 坏死
摘要: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1].为了减轻褥疮带来的痛苦,提高治愈率,增加舒适感.我科用湿润烧伤膏治疗深度溃疡期褥疮,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多动症的药物治疗

    儿童多动症,亦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BM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国外资料报告患病率约为5%~10%,国内报告的学龄儿童患病率约为1.3%~13.4%,男孩远较女孩多,好发年龄5~14岁[1].

    作者:李碧青;王黎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常见急性中毒的药物救治

    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达到中毒量而产生中毒的全身性疾病称中毒,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叫毒物.中毒的种类极为繁多,但从引起中毒的物质来看,中毒不外乎两大类,化学性中毒和生物性中毒.人一旦中毒后,应该如何及时救治?何种药物何种方法是有效的解救方案?本文就上述问题按中毒的两大类进行逐一地探讨,以供医务工作者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救治的参考.

    作者:胡茂德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65例小儿高热惊厥健康教育体会

    小儿高热惊厥(FC)是指由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称为小儿高热惊厥[1].惊厥多发生在体温骤升的24小时内,一般体温在38~38.5℃以上,患儿表现为突然的意识丧失,双眼凝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和四肢强直、痉挛或抽搐,严重者可出现呼吸频率减慢或呼吸暂停,同时伴有大小便失禁[2].FC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多见于6个月~3岁儿童,发病率为3%~4%,复发率为20%~30%[3].

    作者:崔秋霞;张亚云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治

    高热惊厥为小儿时期引起惊厥常见的原因,是小儿特有的神经系统急症.小儿惊厥之所以常见,是由于婴幼儿的大脑皮质功能发育尚未完全,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皮质的抑制功能差,兴奋容易扩散,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惊厥,另外小儿血脑屏障功能差,各种毒素容易透入脑组织,再加上引起惊厥的一些疾病,如产伤、脑发育畸形及遗传家族史.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与感染、高热、年龄、遗传四大主要因素有关.

    作者:颜景红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叶酸治疗婴幼儿难治性腹泻79例疗效观察

    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叶酸治疗婴幼儿难治性腹泻,并与多酶片进行比较,观察其效果,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家骏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热按摩疗法治疗产后尿潴留观察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常见并发症,多见于初产妇,可发生于正常分娩后,但以滞产及手术产后多见,临床上常规治疗方法很多,且效果不一.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院产科应用热按摩疗法治疗产后尿潴留5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慧;陈霞;苏振国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调查资料表明,目前半数以上社会公众对糖尿病一无所知,即使是糖尿病患者本人仍有50%~80%对糖尿病也不甚了解.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尤为重要.其内容包括如下.

    作者:王玉霞;张宏;许书风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中药灌肠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197例

    我们以中药保留灌肠加中药离子导入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19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鹏;潘慧华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ELISA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假阳性的分析

    1 材料标本: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经ELISA方法检测为阳性的病人标本共63例.

    作者:张启友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自拟愈疝汤治疗疝气38例

    疝气为常见病和多发病,为农村医院主要病种之一,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向腹股沟部注射明矾等硬化剂或中药治疗,以上方法,既痛苦、又无明显疗效,我们经几年临床试验,自拟愈疝汤治疗疝气3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肖冬;林艳霞;李福修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老年性腰椎退行性改变的X线诊断及临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逐渐增加,老龄人口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进一步加重,老年人自身的保健意识也在增加.老年人颈、肩、腰、腿病变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老年性腰退行性病变在影像科日常工作中很常见.本文对62例老年性腰退行性病变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老年人腰退行性病变的X线表现诊断分类及临床意义.

    作者:郭麦军;董捍东;关国定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儿童鼾症手术的护理体会

    儿童鼾症常见的病因是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儿童淋巴样组织增生可引起气道阻塞.80%的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是因为这些淋巴组织增生所致.我科2005.1~2006.7共收治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儿童鼾症40例,均实施了扁桃体切除及腺样体摘除术,以治疗儿童鼾症,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20例气道高反应性官兵的预防治疗

    气道高反应性(AHR)是指在吸入少量刺激物或变应原后,正常人的气道并不发生收缩反应;而有些人的气道则可发生异常过度收缩反应,引起气道官腔狭窄和气道阻力的明显增加,而出现胸闷、憋气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我科自2005年6月1日至2006年6月1日对20例气道高反应性官兵进行科学指导,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金梅;陈媛媛;柴霞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影响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先进医疗设备在医疗领域的使用,尿液分析仪对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与尿沉渣镜检中的白细胞数量经常出现不一致的现象,具体如下:

    作者:胡灵娟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警惕小儿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双硫醒样反应或戒酒硫样反应,实质是乙醛中毒反应.某些药物能抑制肝脏线粒体内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氧化分解,导致乙醛在体内的蓄积,引起乙醛中毒反应.近年来成人应用某些药物期间饮酒发生该反应的报告已很多,但小儿发生此反应的病例报道少见,现就我院2000~2006年6年间先后出现的16例由于药物治疗期间医疗酒精使用不当、使用含乙醇或使机体产生乙醇的药物、食用含乙醇食物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报告如下,提醒临床予以重视.

    作者:王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湿润烧伤膏在三期褥疮中的应用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1].为了减轻褥疮带来的痛苦,提高治愈率,增加舒适感.我科用湿润烧伤膏治疗深度溃疡期褥疮,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燕东兰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8例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可萨奇病毒(B组和A组)、埃可病毒等病毒侵犯心肌所致,可导致心肌细胞的坏死或变性,重者可累及心包或心内膜,单纯用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自2004年1月开始运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方法,以加味生脉散配合能量合剂治疗的20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下乳汤防治产后出血缺乳90例分析

    缺乳指产后泌乳甚少或乳汁全无的一种现象,产后出血致缺乳者常见,影响母婴健康及母乳喂养工作的开展.本人自拟下乳汤于产后早期服用防治产后出血缺乳,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江波;刘福岭;张文英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无创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在临床工作中拟诊断冠心病有多种方法,冠状动脉造影(CAG)一度被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CAG是一种有创检查,且检查费用较高,许多患者不愿意接受,首先考虑无创检查.为此,我们调查分析了一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有关无创检查资料,以探讨几种无创检查对冠心病临床诊断的意义.

    作者:林红旗;张爱兰;王薇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完善管理制度抵制医药商业贿赂

    近年来,反商业贿赂成为治理医药行业腐败的重点.这是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行业行动,涉及医药制度改革,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医疗单位作为药品供应的终环节,在反商业贿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包利苹;刘洋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