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江波;刘福岭;张文英
儿童多动症,亦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BM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国外资料报告患病率约为5%~10%,国内报告的学龄儿童患病率约为1.3%~13.4%,男孩远较女孩多,好发年龄5~14岁[1].
作者:李碧青;王黎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本病发生于20周以后,多见于初产妇,多胎妊娠和羊水过多或者贫血的孕妇以及原有糖尿病、慢性肾炎或高血压的孕妇.妊高症的发生与遗传、营养状态、营养摄取量等因素均有关系,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与某些营养素的不足和过多,以及运动量过少均有关系.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是孕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郝存梅;赵小红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病毒感染引起哮喘病急性发作的机制相当复杂.包括吸入刺激物、吸入过敏源、呼吸道病毒及支原体、衣源体感染.其中气道炎症的加重和鼻病毒(RV)是导致急性发作的核心机制.病毒引起的TH1细胞型免疫反应可通过协助TH2而加重哮喘病人的气道炎症,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在某些条件下可发生表型转化,生成TH2型细胞因子,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也被认为可能与抗病毒免疫有关.因此呼吸道病毒感染除了加重哮喘外,还可能是哮喘型慢性气道重塑原因之一.
作者:王玉琴;刘香;黄彦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幼儿园是由妇幼保健与教育机构分属两个不同系统的下属机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重教轻保,为了解我院所管辖的12个幼儿园卫生保健现状,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对策,我们于2006年3月对辖区内的12个幼儿园卫生保健现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陈缓爱 刊期: 2006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先进医疗设备在医疗领域的使用,尿液分析仪对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与尿沉渣镜检中的白细胞数量经常出现不一致的现象,具体如下:
作者:胡灵娟 刊期: 2006年第20期
患者,女,43岁,因持续性右下腹痛伴有发热,恶心1天入院.入院查体:T 37.6℃,P 82次/分,R19次/分,BP 130/80 mmHg.一般情况可,皮肤粘膜无出血点,表浅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无异常.麦氏点以长约7厘米切口瘢痕(15年前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腹肌不紧,麦氏点压痛伴反跳疼.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1.2×109/L,N 80%,RBC 4.2×1012/L,Hb 120 g/L,plT 180×109/L,尿HCG(-),腹部X线透视及妇科B超均无异常.
作者:张明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可萨奇病毒(B组和A组)、埃可病毒等病毒侵犯心肌所致,可导致心肌细胞的坏死或变性,重者可累及心包或心内膜,单纯用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自2004年1月开始运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方法,以加味生脉散配合能量合剂治疗的20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云南白药是我国伤科著名成药,具有活血消肿,止血止痛功效,主治刀伤、创伤等出血及跌打诸症.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又发现其不少新用途.本文简要综述其药理作用及其临床新用途.
作者:陈西勇;阴琳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正常人尿液中无红细胞或仅有极少量红细胞存在.若取新鲜尿液10ml,离心沉淀(1800 r/min,5 min)后涂片镜检,每高倍视野超过3个或非离心尿液超过1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个;或12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50万个,则可认为是血尿(hematuria).血尿时如尿色无变化,仅显微镜下见到红细胞者,称为显微镜血尿.当每1升尿液中含有1ml血液时,可呈红色或洗肉水样,甚至含有血凝块,此时称肉眼血尿.当尿呈明显酸性时,肉眼血尿可呈酱油色.
作者:尚清秀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皮肌炎(DM)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肌肉和血管,以皮肤红斑、水肿伴肌肉软弱及炎性改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如仅有肌肉病变而无皮肤损害者又称多发性肌炎(PM)[1].PM、DM可累及肺组织,引起间质性疾病或肺炎[2].我们遇到10例,现报告如下,旨在引起同道的重视,以期能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作者:钱煜东;王光杰 刊期: 2006年第20期
重度烧伤病人的救治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易并发休克、感染、MODS等,愈合后易发生功能障碍、面部变形等,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队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重度以上烧伤病人189例,死亡21例,报告如下.
作者:臧旭日;邹小婷 刊期: 2006年第20期
我们以中药保留灌肠加中药离子导入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19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鹏;潘慧华 刊期: 2006年第20期
2004年8月~2006年5月,本院运用纳洛酮治疗小儿腹泻合并复方苯乙哌啶中毒1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红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叶酸治疗婴幼儿难治性腹泻,并与多酶片进行比较,观察其效果,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家骏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儿童鼾症常见的病因是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儿童淋巴样组织增生可引起气道阻塞.80%的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是因为这些淋巴组织增生所致.我科2005.1~2006.7共收治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儿童鼾症40例,均实施了扁桃体切除及腺样体摘除术,以治疗儿童鼾症,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6年第20期
我们遇到2例肝外伤引起的胆道出血,现分别加以介绍.例1:男,30岁.因车祸入院诊断肝破裂,急症手术,见肝右前叶--粉碎性裂伤,给予大网膜填塞固定止血.术后第8天出现腹痛,向肩背部放射,约半小时后好转,其后出现黑便,量不清,未引起注意,未作特殊处理,其后5天又出现腹痛,患者面色苍白,血压10.664/7.998 KPa,腹胀,有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诊断为肝破裂修补术后再出血,急症剖腹探查,见腹腔内有血液及血凝块约1000 ml,全部肠道内充满血液,肝原破裂处虽有大网膜覆盖,但仍有血液不断流出,考虑肝破裂出血经第一次手术用大网膜填塞后,肝内形成血肿,破溃,积血流人胆道和腹腔.
作者:李友鄂 刊期: 2006年第20期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常见并发症,多见于初产妇,可发生于正常分娩后,但以滞产及手术产后多见,临床上常规治疗方法很多,且效果不一.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院产科应用热按摩疗法治疗产后尿潴留5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慧;陈霞;苏振国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多尿(polyuria)是指每日尿量超过3L(亦有认为超过2.5L者),或每分钟超过2ml而言.
作者:刘令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调查资料表明,目前半数以上社会公众对糖尿病一无所知,即使是糖尿病患者本人仍有50%~80%对糖尿病也不甚了解.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尤为重要.其内容包括如下.
作者:王玉霞;张宏;许书风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疝气为常见病和多发病,为农村医院主要病种之一,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向腹股沟部注射明矾等硬化剂或中药治疗,以上方法,既痛苦、又无明显疗效,我们经几年临床试验,自拟愈疝汤治疗疝气3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肖冬;林艳霞;李福修 刊期: 200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