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远标;李义召;向宪文;宋成忠;刘伟;朱士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原为病毒,我科采用更昔洛韦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雪娟;张艺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血流动力学异常而发生室颤称之原发性停搏.原发性心脏停搏是临床常见的紧急的危险征象,也是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探讨原发性心脏停搏心肺脑复苏(CPCR)成功的相关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急救中心自1995年10月至2005年10月抢救原发性心脏停搏36例,18例心肺脑复苏全面成功,总结复苏成功相关因素如下.
作者:王秀菊;王欣民;赵秀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及病理生理综合征.因PE症状复杂多变、诊断困难,临床上常引起误诊误治.随着临床医师对本病警觉性和知识程度的提高、检查设备的完善,诊断例数逐年增多.我院心内科自2002年以来先后诊治PE患者6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海慧;徐忠;候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妊娠6~12周要求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术前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直接行人工流产术,观察术中宫颈软化扩张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毕宫缩情况及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宫颈充分软化,可直接手术无需扩宫,受术者痛苦小,人工流综合征发生率低,操作时间短,术后子宫收缩好,出血少.结论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早孕人工流产术前,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宋怀敏;高丽梅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适应证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9例,常规应用乌拉地尔强心治疗,未应用其他血管扩张剂.结果 发现在用药后5、30、60min时的平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均明显降低(P<0.05),心输出量明显增加,10例行治疗前后的LVEF测定,从治疗前的38.2%±6.28%上升到治疗后的50.3%±8.5%(P<0.01).结论 乌拉地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良好.
作者:陈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的一种妊娠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及黄疸,伴有胆汁酸、肝酶升高等生化指标异常.已被公认为是对胎婴儿生命威胁较大的高危妊娠之一,孕晚期甚至可以发生胎儿突然死亡或死产.常规产前监护无法预测.为了防止围产儿意外的发生,只得在密切监护下适时终止妊娠.在何种情况下适宜终止妊娠,是当前产科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82例ICP患者的胆汁酸、肝酶、胆红素升高时对羊水污染、胎儿预后的影响以及终止妊娠孕周的观察,来选择终止妊娠的时机.
作者:钱月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在基层医院内科急诊中极为常见,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急救不及时或急救不当,短时间内死亡率很高,正确使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ChE)复活剂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科近8年来,对17例重度AOPP患者依据具体情况实施急救方案,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而焕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患者女,38岁,上环后44天,阴道不规则流血25天,伴下腹胀痛3天就诊.五天前曾在门诊就医拟诊为月经不调,经治疗阴道流血未止,近三天下腹胀痛.查体:T 36.5℃,P 78次/分,BP90/60 mm Hg,R 16次/分.妇检:外阴血污,阴道畅,见少量血液,宫颈轻糜,轻举痛,宫外口可见节育环尾丝,子宫稍大,轻压痛,左附件增厚,压痛(+),右附件无异常.
作者:黄晓慧;唐晓燕;李爱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2001年1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采用丹参注射液配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3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惠 刊期: 2006年第21期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健康认识的深刻变化,安全输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之诸多输血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产生这些纠纷的原因较为复杂,不仅有输血医学、检验医学等技术上的因素,也有医院管理、法律、社会伦理、经济等方面的背景.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作者:李文萍 刊期: 2006年第21期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保健意识的增强,纯净水以其纯净方便而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纯净水的卫生状况如何,应用安全与否,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为了保障能够饮用安全卫生的纯净水,我们对2005年泰安市售20个品牌41份桶装和瓶装的纯净水进行了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伟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泰安市岱岳区已婚妇女妇科患病的现状,为地区防治妇科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常规的妇科检查方法,对泰安市岱岳区7451名已婚妇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实查人数为7451名,查体率为89.04%,妇科疾病总检出率为63.68%.在此次重点普查的七种妇科疾病中,检出率居前三位的妇科疾病分别是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其检出率分别为5.50%、3.82%、2.78%.结论 这次普查,使广大妇女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增加了防护措施,也为妇幼卫生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流行病学依据.
作者:卜秀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的增加,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在泌尿外科中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以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多见,国际上治疗该病的方法很多,但主要是药物和手术两大类,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上世纪60年代成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金标准,但主要有两大并发症:出血和TURS(电切综合征)[1].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在临床实践与之相比较,具有独特的优点,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易管理,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显著,尤其适合农村基层泌尿外科的推广和应用.本院从2003年5月~2006年8月采用T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34例,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吞噬细胞是一类重要的白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和多形核粒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能产生一些细胞因子和体液介质防御炎症,产生活性氧和活性氮杀伤微生物.HIV-1病毒蛋白gp120、p24、Nef能降低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活性,使吞噬功能缺陷,细胞凋亡.尤其在AIDS晚期,CD4+T细胞持续减少,易引起合并感染和重复感染(如呼吸道、肠道感染和HIV-1痴呆).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构成一个主要的非特异免疫效应因子,吞噬机会致病微生物并递呈抗原给T淋巴细胞,诱导特异免疫功能.某些非感染情况如创伤、代谢障碍和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继发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吞噬活性紊乱,易引起微生物和病毒感染.单核/巨噬细胞是HⅣ和其它病毒感染一个重要的存贮器[1-2],如麻疹、丙肝病毒能在细胞内复制并播散到其它的靶细胞.中性粒细胞能结合HIV-1并转移给淋巴细胞[1],伴随其它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感染.
作者:李妤蓉;高秀俊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肿瘤病人因大剂量化疗放疗,使免疫功能更加低下.随着骨髓移植在肿瘤治疗中的推广应用,肿瘤病人的成分输血越来越受到重视[1].例如,全血中的白细胞,不但能传播病毒,而且能产生可溶性介质,这些介质参与同种输血过程中的免疫抑制,促使肿瘤生长和易复发[2]为此,有针对性的选择成分输血对肿瘤病人尤为重要.
作者:史军;程彦;王淑荣;王峰;周娟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整合素(integrins)是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的一大家族,是广泛分布于细胞表面的粘附受体,它参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的相互作用,介导细胞的增殖、分化、粘附、迁移等过程,从而在免疫、炎症反应、凝血、创伤修复、肿瘤生长、浸润、受精、胚胎着床及生长发育等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无论是正常还是肿瘤细胞的生长都离不开与ECM的粘附.
作者:王琰琰;张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高校毕业生焦虑抑郁状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自制的一般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市某高校655名毕业生进行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分析.结果 抑郁发生率为36.11%,焦虑发生率为21.45%.性别、专业特点、在家排行、家庭经济收入对焦虑、抑郁的影响均有显著性.结论 毕业生焦虑、抑郁情绪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关注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蒋霞;田志清;卫平民;闵捷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现代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在护理服务活动中,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活动,为服务对象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整体护理,我们通过对3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认真的评估分析,提出护理诊断,并应用整体护理观念对病人进行主动、全面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爱菊;崔爱兰;魏秋转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脑血管病变所致脑梗死常见,而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及弥漫性脑损伤等所致的缺血性脑梗死却少见,本文搜集了31例这种脑梗死,具有一定的临床和CT特征,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保平;郭辉 刊期: 2006年第2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已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丧偶对老年冠心病来说是重要的促发因素,老年丧偶6个月的死亡率比平均死亡率高40%,已成为导致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或死亡的主要原因[1].我科2005年收治老年冠心病122例,在对患者做了理心状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强化个案心理疏导,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霞;黄莹莹 刊期: 200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