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17例救治体会

曾而焕

关键词:重度, 急性有机磷中毒, 抢救成功, 急救, 现报告如下, 基层医院, 胆碱酯酶, 死亡率, 复活剂, 阿托品, 内科, 急诊, 患者, 比重, 本科
摘要: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在基层医院内科急诊中极为常见,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急救不及时或急救不当,短时间内死亡率很高,正确使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ChE)复活剂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科近8年来,对17例重度AOPP患者依据具体情况实施急救方案,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17例救治体会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在基层医院内科急诊中极为常见,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急救不及时或急救不当,短时间内死亡率很高,正确使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ChE)复活剂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科近8年来,对17例重度AOPP患者依据具体情况实施急救方案,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而焕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121例高血压病人遵医行为和相关知识的调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我国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率为11.88%,早期预防可使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减少55%,而早期治疗高血压病及其他危险因素又可使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再下降约50%[1].因此,早期预防和治疗,对高血压的防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现阶段药物尚不能根治高血压,只能控制血压,这就要求高血压患者长期使用降压药物,不能忽用忽停,并严格按照医嘱服药,而且从多方面加以预防.但社区高血压病人掌握高血压知识程度和遵医行为不容乐观,为此,临沂市人民医院对社区121位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人的遵医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芹;纪范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钠血症7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方法 用文献复习方法对已出现的7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钾血症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73例患者的原发病以慢性喘息型气管炎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居多,致低钠血症的原因以长期进食少,同时又限制盐摄入居首位.其次为不合理应用利尿剂.低钠血症患者临床表现程度以轻度占多数,中度居次,但重度患者严重影响预后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钠血症是在诊疗过程可以预见的,细心观察分析及早诊断是可能的,合理治疗对原发病的预后是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张树伟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市属某高校毕业生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高校毕业生焦虑抑郁状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自制的一般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市某高校655名毕业生进行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分析.结果 抑郁发生率为36.11%,焦虑发生率为21.45%.性别、专业特点、在家排行、家庭经济收入对焦虑、抑郁的影响均有显著性.结论 毕业生焦虑、抑郁情绪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关注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蒋霞;田志清;卫平民;闵捷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乌拉地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29例报告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适应证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9例,常规应用乌拉地尔强心治疗,未应用其他血管扩张剂.结果 发现在用药后5、30、60min时的平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均明显降低(P<0.05),心输出量明显增加,10例行治疗前后的LVEF测定,从治疗前的38.2%±6.28%上升到治疗后的50.3%±8.5%(P<0.01).结论 乌拉地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良好.

    作者:陈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溶血磷脂酸含量与急性脑梗死临床变化的关系

    目的 通过检测血浆GMP-140、LPA含量变化,观察血小板活化状态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病情变化及复发的关系.方法 观察组为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缺损,14天后再次评估,观察组内各个病例病情变化及发病后1、3、14天血浆GMP-140、LPA含量变化,对照组为50例健康体检者,抽取静脉血检测二者含量.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GMP-140、LPA含量高于对照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患者血浆GMP-140、LPA含量高于轻度及中度脑梗死患者,预后差患者血浆CMP-140、LPA含量持续处于高水平,有脑梗死病史患者二者含量高于无脑梗死病史患者.结论 血小板的活化状态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病情及复发密切相关,可据血浆GMP-140、LPA含量不同采取不同的抗血小板活化治疗.

    作者:洪丽;卢红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长管状骨骨梗死的影像学对比

    目的 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 病人均行X线平片、CT、MRI检查,病灶累及股骨下段、胫骨上段、胫骨下段、股骨颈和胫骨粗隆.结果 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中期,CT表现为髓腔不均匀钙化;晚期,MRI显示为典型的地图样表现.结论 MRI是检查诊断早期骨梗死为有效的方法,X线平片对中晚期病变有帮助,CT较平片敏感.

    作者:郭建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空腹血糖受损与糖耐量受损者胰岛β细胞功能比较

    目的 研究空腹血糖受损(IFG)与糖耐量受损(IGT)者的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正常糖耐量(NGT)、IFG、IGT、2型糖尿病(T2DM)病人共52例,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结果 与NGT组相比、IGT组、IFG组、T2DM组的IR显著升高.且IFG组存在胰岛素功能减低及IR其程度较IGT明显.结论 由NGT向IGT、IFG的演变过程中IR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共同起作用.

    作者:张桂红;纪广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已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丧偶对老年冠心病来说是重要的促发因素,老年丧偶6个月的死亡率比平均死亡率高40%,已成为导致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或死亡的主要原因[1].我科2005年收治老年冠心病122例,在对患者做了理心状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强化个案心理疏导,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霞;黄莹莹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丹参当归复合液硬膜外注射治疗腰腿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对比丹参当归复合液在硬膜外法治疗腰腿痛中的作用.方法 治疗组120例,对照组250例.治疗组常规行硬膜外穿刺、注药,在硬膜外注射丹参当归复合液进行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注药方法(一次性法、置管法、灌注法),注药一般3~4次,两个疗程后仍不满意的,即改用其他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丹参当归复合液硬膜外注射治疗腰腿痛,其疗效优于传统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振东;易丽玲;熊帅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机采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措施

    机采血小板也称单一供者血小板,是指用血细胞分离机从1名健康献血者血循环中1次采集1位患者1次治疗量的血小板[1].在献血过程中,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时有发生.我站2004~2005年两年间共发生机采献血不良反应32人次,现就其反应情况、预防和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萍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影响的分析

    目的 了解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 对第二产程剖宫产83例的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等各种病因作回顾性分析,并与头位急症剖宫产100例进行对照.结果 第二产程剖宫产合并羊水污染、术时并发症、新生儿低阿普加评分、术后并发症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二产程剖宫产并发症的发生与第二产程延长有关(P<0.01).结论 把握时机,尽量减少宫口开全后剖宫产,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毓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浅议输血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健康认识的深刻变化,安全输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之诸多输血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产生这些纠纷的原因较为复杂,不仅有输血医学、检验医学等技术上的因素,也有医院管理、法律、社会伦理、经济等方面的背景.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作者:李文萍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影像引导下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

    腰三横突综合征是引起青年腰腿痛的病因之一,临床上较常见.我院2001~2005年,X线透视下定位,局部封闭,加用小针刀剥离治疗65例,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立成;周新忠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潍坊市区德国小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析因实验研究

    目的 了解潍坊市奎文潍城两区的德国小蠊敏感品系成若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便于合理选用杀虫剂,提高灭蟑效果.方法 用2×2×4析因设计,烧瓶药膜接触法实验.结果 成若虫间和药物间均有差别(均P<0.01);成若虫与药物间有交互影响(P<0.01);德国小蠊成虫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产生了较高抗性,对敌敌畏较敏感.结论 潍坊市区德国小蠊成若虫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不一,消杀时应少选菊酯类杀虫剂.

    作者:王汝芬;刘洪庆;张洪祥;张光成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晚期乳腺癌时辰化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患者的化疗效果及副作用受给药时间的影响.并且目前已经证明,草酸铂在每日16时用药疗效高于其它时刻,而5-氟尿嘧啶的高血液浓度出现在每日的4:00,阿霉素(ADM),顺铂(PDD)以及干扰素也适用于时辰用药,据报道,时辰用药可使剂量强度由13%提高到45%[1].我们自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选择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别给于CAP方案的时辰化疗及常规化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郝鲁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活化状况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及其活化状况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动期与稳定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CD19+、CD23+/CD19+及HLA-DR+/CD19+细胞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清中ds-DNA与ANA水平.结果 活动期患者CD19+、CD23+/CD19+及HLA-DR+/CD19+细胞表达率均高于稳定期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稳定期患者CD23+/CD19+表达很低,而HLA-DR+/CD19+双阳性细胞表达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且CD23+/CD19+双阳性细胞表达率与病情积分、ds-DNA及ANA均成正相关(P<0.01),而HLA-DR+/CD19+双阳性细胞与三者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活动期与稳定期患者均存在B淋巴细胞的克隆性增生与异常活化,B细胞的异常活化是病情活动的直接原因,晚期B细胞的异常活化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难彻底治愈与病情反复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毅;杨宪勇;陈东育;罗兵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小儿川崎病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川崎病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提高对小儿川崎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46例川崎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6例均做了超声心动图检查,异常23例.冠状动脉内膜毛糙、辉度增强8例,占17%;左冠状动脉扩张11例,占24%;右冠状动脉扩张4例,占9%.入院后2天内误诊18例,误诊率39%.结论 细致的动态观察,及时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冠脉受累情况,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尤其对不典型病例,超声心动图有着重要参考价值.采用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防止冠状动脉瘤的发生.

    作者:龚家骏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螺旋CT增强扫描对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42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癌(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中,浆液性囊腺瘤5例,粘液性囊腺瘤3例,浆液性囊腺癌19例,粘液性囊腺癌11例;42个病灶其中表现为囊肿型(Ⅰ型)8个,囊实型(Ⅱ型)32个,实质型(Ⅲ型)2个.囊实型病灶以囊性为主(Ⅱa型)14个,混合性(Ⅱb型)15个,以实性为主(Ⅱc型)3个;增强后扫描,囊实型与实质型病灶实质明显强化.结论 卵巢囊腺瘤常表现为Ⅰ型,卵巢囊腺癌以Ⅱ型常见;螺旋CT增强扫描使病灶特征得以很好显示,在鉴别卵巢囊腺性肿瘤良恶性方面有一定价值.

    作者:桂冰;杨舒;韩崇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大学生晕厥85例临床诊治体会

    晕厥是内科常见急病症,大学生发生晕厥的情况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我院自1997~2005年共诊治大学生晕厥病例85例,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吴庆波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