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50例已婚育龄人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调查分析

莫兰祥

关键词:已婚育龄人口, 乙型肝炎, 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
摘要:目的:研究已婚育龄人口的HBV感染情况与乙肝疫苗接种结果,减少生活传播。方法:选择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站对接受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原著为“住院治疗的住院患者”)450例服务对象中,其中一项检查项目为乙肝血清学检查,即乙肝两对半(接受检查的服务对象中,有215对已婚育龄夫妻,20例为单独男方接受检查,女方尚未参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检者血清中的HBV表面抗原及抗体,e抗原与抗体,核心抗体。结果:本组HBV血清学标志阳性率为51.5%(232/450),男性、女性分别为57.0%(134/235)和45.5%(98/215),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者血清4项HBV病毒标志物表达模式有16种,其中以HBsAb阳性多,其次分别为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后为HBsAg、HBeAg与HBcAb三项阳性。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HBsAB阴性的夫妇双方或一方(原著为“者”),应建议其接种疫苗预防。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BQ123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Control),肢体缺血再灌注组(LIR),BQ123+LIR 组。分别测定肢体缺血4 h 再灌注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湿干比(W/D)、肺系数(LI),血浆及肺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以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大鼠LIR 后4 h ,PaO2明显降低; W/D、L I、血浆及肺组织的MDA、NO、ET-1和肺组织MPO 活性均明显增加,与LIR 组比较, BQ123+LIR 组各项损伤指标明显降低。结论:BQ123可以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

    作者:高洪波;郭文斌;张连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药物的选择及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状况,探讨影响其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病死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方法:选取疗养院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60例被调查者中有24例患者依从性较好;47例患者不同情况的漏服,9例患者擅自更改用药,依从性差。造成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是漏服,依从性差与年龄和治疗时间有关,患者年龄越大,治疗时间越长依从性越差;依从性好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也好。结论:疗养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相对较低,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用药的重视,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保证了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邵加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现状以及应对策略

    如何有效的搞好乡镇地区计生生育工作,如何提高乡服务站计生药具的管理工作,是现在乡镇计划生育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其对乡镇居民人口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本文主要就乡镇服务站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现状以及应对策略进行简单的介绍,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可以对我国乡镇计生生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方银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药防治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药防治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方法:将我院66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55例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5型,分别予以针对性治疗。西药组11例患者予以西药治疗。结果:中药组的临床疗效率是94.55%,西药组的临床疗效率是81.82%。两组疗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辨证将尿路感染分为5型,分别予以针对性治疗疗效确切,效果颇佳,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并加以推广。

    作者:赵景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谈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hypentensive retinopathy)根据高血压的分类而分为急性高血压及慢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两种。二者的眼底改变也不尽相同。任何原因使血压增高均可产生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原发性高血压以慢性进行性多见,常发生于中老年,其致病因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可能系由于视丘下部作为管制和维持正常血压的中枢调节机制不稳定;或调节减弱,使来自脊髓和延髓的节段中枢的神经兴奋,而使内脏循环血管收缩所致。

    作者:朱丽;朱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布鲁氏杆菌检出率与布鲁氏菌病患者急慢性期及是否应用抗菌素的关系分析

    目的:了解布鲁氏杆菌检出率与布病患者急慢性期及是否应用抗菌素有直接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初筛,试管凝集试验(SAT)确诊,血培养(双向培养基培养)进行细菌学检验[1]。结果:在未考虑是否使用抗菌素前提下布鲁氏杆菌检出率在急性期和慢性期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鲁氏杆菌检出率在急性期,用抗菌素与未用抗菌素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鲁氏杆菌检出率在慢性期,用抗菌素与未用抗菌素上差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液中布鲁氏杆菌检出率高低与是否应用抗菌素由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为提高布鲁氏杆菌检出率不论是在急性期还是在慢性期都应尽量在未使用抗菌素之前培养。

    作者:刘晓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常见急性脑血管病与血脂变化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变化与引发脑血栓、脑出血的联系。方法:检查125例病患的血脂含量,包括62例脑出血病人以及63例脑梗塞病人与61例正常人相比较。结果:脑梗塞组成员的甘油三酯明显比正常组员高。脑出血组成员的血清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明显比脑梗塞组成员和正常组成员要低。结论:处于急性期间的脑出血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有显著地下降迹象,不过并不全面,不能完全说明出血前的血脂水平。引发脑梗塞的决定性因素其中之一可能是血清中总胆固醇升高。

    作者:李庭;宫双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湿疮一号治疗湿热浸淫型急性湿疮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湿疮一号对于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湿疹患者共80例的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患者接受湿疮一号治疗后均有明显好转,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76/80)。结论:对湿热浸淫型湿疮患者应用湿疮一号进行治疗,有确切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萌;刘瑛琦;郑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胸腔镜肺大泡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胸腔镜肺大泡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0例需实施胸腔镜肺大泡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析胸腔镜肺大泡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50例需实施胸腔镜肺大泡手术治疗患者麻醉效果较为满意,没有出现气道损伤症状。1次插管成;其中,3例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单肺通气时出现低氧血症,占6.00%,经相关措施处理后得到有效解决。结论:胸腔镜肺大泡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麻醉效果,有效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

    作者:彭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刘延东考察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时强调--坚持基本国策有序推进生育政策调整

    据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1月2日赴北京市朝阳区考察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看望慰问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并致以新年良好祝福。她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深入细致地做好生育政策调整各项工作。

    作者:新华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典型增生与胃癌关系的临床探究

    胃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饮食中存在的的潜在威胁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存在,极大的增加了我国胃癌的发病率。据统计,胃癌发病率居于我国各个恶性肿瘤之首,其死亡率更是高居不下。不典型增生是胃癌的渐变的重要途径,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因此有效深入研究不典型增生与胃癌的关系探究,进而有针对性的对其临床诊治实践加以归纳、总结,对于有效深入治疗胃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今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灸、推拿以及康复护理干预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推拿以及康复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与推拿治疗法,研究组患者采用针灸、推拿以及康复护理干预治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治疗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增强治疗效果,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金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及治疗

    目的:对急诊病人中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理和针对性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00年9月~2012年12月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进行集中分析,对发病的原因进行总结,同时提出对应的治疗措施。结果:通过研究发现,病人昏迷的原因有:脑血管疾病、中毒、糖尿病并发症、癫痫病发作、心源性休克、吸毒等,在这些发病原因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毒昏迷的多。结论:在急诊内科昏迷病因的研究中发现,病人昏迷的病因复杂,发病急、中,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死亡,所以在临床中发现昏迷患者要立即抢救,针对治疗。

    作者:李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48例老年性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性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8例老年性慢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全部采用手术治愈;所有患者术前经钡剂灌肠造影或B型超声波检查诊断,6例合并其他腹内疾病,术后病理确诊45例,诊断率为97.83%;无腹腔脓肿、肠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性慢性阑尾炎诊治的关键是术前有效的辅助检查和确诊,术中细致操作,术后合理治疗。

    作者:王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工晶体的分类与选择及白内障手术的新进展

    白内障作为常见的致盲和视力残疾的原因,约25%的人患有白内障(年龄相关性和遗传性为主)。目前,通过手术摘除自身浑浊晶状体,植入人工晶体(IOL)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晶体的材质和设计得到不断的改良,白内障手术的设备也不断得到改进和提升。本文从人工晶体的分类着手,让患者根据自身需求,了解和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并介绍了白内障手术的新进展,为患者和临床医师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作者:徐小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析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

    为了满足职业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现状,经过长期护理专业解剖学的教学经验,总结了部分有关解剖学教学改革的体会。以期与为日后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微薄力量。

    作者:肖昌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按照家属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对照组则实施传统的手术。对照2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单侧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复发1例(2.08%),再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痊愈;对照组复发7例(14.58%),其中3例转腹腔镜手术治疗,4例实施开腹手术,均治愈出院。结论:对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效果相对传统手术较优,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包装环节实施PDCA循环,有效减少不良指标的发生

    目的:探讨在供应室包装环节实施PDCA循环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6至12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包装环节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并对实施前后不良指标降低等进行对比。结果:在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物品包装不合格率明显低于未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结论:通过在消毒供应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包装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同时提高临床医生护士的满意度,值得相关医院学习与借鉴。

    作者:王青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我国早发明应用清创缝合术

    清创缝合术是我国外科史上的重要发明之一,广泛应用于人体各部的开放性损伤,历代医家代有发明。

    作者:岐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抖是帕金森病主要症状但不是唯一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近2%,随着年龄越高,患病率就越高。近年来,我国帕金森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再过十多年,该病的患病人数可能会翻一番,达到500多万人。

    作者:佘正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