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苏油田新婚妇及孕妇尿中碘监测结果分析

殷海荣;王菊芳;姚恩鸾

关键词:江苏, 油田, 孕妇尿, 神经系统发育, 碘营养状况, 微量元素, 人口素质, 监测结果, 跟踪监测, 报告分析, 人体, 缺碘
摘要:碘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为了解江苏油田新婚妇及孕妇的碘营养状况,防止由于缺碘而引起的下一代人口素质的低下,我站于1998年7月开始对油田范围内的新婚妇和孕妇进行了尿中碘的跟踪监测,现将7~10月监测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黄浦区农贸市场卫生管理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消费观念有所改变,要求社会提供良好的购货环境;市场提供安全、卫生的农副产品.传统的国有菜场不利于竞争,不能提供丰富的货源;马路集市不利于管理,不能保证食品的卫生,于是政府牵头组建农贸市场,集国有、集体、个人为一体,统一管理,方便人们购货.本文调查新型的农贸市场卫生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作者:顾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何谓父子癌、母女癌、兄弟、姐妹癌?其发生原因是什么?

    所谓父子癌,就是父亲患有某种恶性肿瘤,其子女将来也患上了同样或另一种恶性肿瘤.这在原发性肝癌、肺癌、胃肠道癌的发病中较为常见.同样道理,母亲与其子女也有这种同患恶性肿瘤的倾向,特别如母女同患乳腺癌、妇科癌的,称为母女癌.所谓兄弟癌、姐妹癌,就是兄弟或姐妹数人,先后患上同一种或不同种的恶性肿瘤.如兄弟数人先后患上原发性肝癌,常常是弟弟陪伴服待身患绝症的兄长,不久自己也患上了同样疾病,这在肝癌高发区启东等地曾屡见不鲜.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新旧食品卫生许可证发证体制浅谈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增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食品卫生许可审核发证体制也在不断完善.无论在使用的文书上,还是审核发证的时间和程序上都与以往不同.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现就新、旧发证体制的几点区别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作者:杜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试论医学文献检索中的检索策略和标引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在这一急剧变革时期,医学图书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极大的发展机遇.如何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资料进行文献检索,为医学科研服务,满足医务人员对文献的各种需要,这既是医院图书馆重点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也是医院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如何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供文献、情报信息服务,检索策略的制定和文献主题的标引是文献服务工作的基础.

    作者:李丽(日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加强高血压防治预防脑血管病

    [目的]了解控制高血压预防脑血管病干预措施实施效果.[方法]抽查5个区9个点9435名居民,了解高血压防治质量.[结果]居民中平均高血压患病率为38%(其中重中型8.8%~10.2%;轻型17%~25%).45~54岁组高血压患病率为35~44岁组的1倍;55~64岁组又比45~54岁组高1倍,65岁后才稳定.高血压患病率可能与吸烟(男54%)、饮酒(男33%)和肥胖(15%)有关,三个危险因素同时有者患高血压相对危险度比三者俱无者高2倍.调查对象中半数以上持有测血压卡,70%以上测血压,但重度高血压患者定期测仅一半.坚持服药,规律性服药的仅为1/3.[结论]从控制高血压着手减少脑血管病要对工作质量进行控制.

    作者:李迥;俞顺章;刘静波;傅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农村常见急诊之一,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死亡率极高.我院自1996年以来收治3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金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乐清市小学生尿碘监测分析

    尿碘是评价人体碘水平的一项重要客观指标.当机体缺碘时,尿碘含量降低.为了进一步防治碘缺乏症,促进下一代的正常生长发育,我们对本市200名小学生的尿碘水平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敏;黄春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预防急性肺水肿的护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科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县发病率较高,主要引起肾功能损害.在少尿期的第2~4天,因血管通透性有一定的恢复,渗出的组织液大量重吸收,血容量骤增,而肾小球损害未恢复,滤过功能不良,易发生急性肺水肿[1],严重威胁患者生命,透析疗法应用临床后,病死率仍高达67.6%[2].因此,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患者进行严密有效的监护,预防急性肺水肿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朱惠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上海市食品中李斯特氏菌污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本市市售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的污染情况.[方法]选择本市14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卫生学调直,并随机抽取肉类、水产类、乳品类、蔬菜类等四类145件样品.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李斯特氏菌检验.[结果]145件样品中有12件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占8.28%;检出英诺克李斯特氏菌17件,占11.72%;未检出其他菌种的李斯特氏菌;各类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以肉类高.[结论]本市市售食品有不同程度受到李斯特氏菌污染.

    作者:陈敏;王颖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江苏油田新婚妇及孕妇尿中碘监测结果分析

    碘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为了解江苏油田新婚妇及孕妇的碘营养状况,防止由于缺碘而引起的下一代人口素质的低下,我站于1998年7月开始对油田范围内的新婚妇和孕妇进行了尿中碘的跟踪监测,现将7~10月监测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殷海荣;王菊芳;姚恩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现代职业医学进展与问题》 研讨班招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大丰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报告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我市已有多年历史,疫情波及全市各乡镇及部分农场.至90年代初,在部分地区仍发生爆发流行,成为盐城市的重点疫区,并成为卫生部指定的HFRS监测点.经过历年的监测和控制,近年来,我市HFR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1999年我市按卫生部要求,继续开展HFRS的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坚;汤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艾滋病健康教育与预防医学的实践教学

    云南是全国艾滋病(AIDS)重灾区,流行形势十分严峻,而健康教育为举世公认预防艾滋病的佳策略.当代医学生,既是艾滋病健康教育对象,同时也对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临床实践中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需要,我们将健康教育贯穿于预防医学课程体系中,走出校门,指导学生开展AIDS健康教育与预防医学的实践教学.

    作者:何作顺;杨廷仕;李蕴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是一类不需要寄生于细胞内而能够独立生长的原核微生物,其中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引起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两种常见致病性支原体[1].

    作者:叶绪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护理医院实用手册》 出版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休克的救治体会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内生殖器官急性出血性疾病.生育期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我院1995年1月~1999年10月共收治异位妊娠伴休克104例,均采取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证实,现将抢救治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爱庆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研究进展

    自20世纪40年代,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在病原学上作为一种人畜共患和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已得到世界范围普遍的公认.由于其可导致人和动物患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病死率高达30%~70%,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食品,引起食源性李斯特氏菌病(Foodborne Listeriosis)[1],在国内外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并开展相应的研究,现将李斯特氏菌在食品等环境中的分布、与食源性疾病的关系、对环境的抵抗力、检验方法和李斯特氏菌病预防等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顾振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崇明县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分析

    为提高围产保健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本文对崇明县1990~1999年围产儿死亡监测、评审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干预措施.

    作者:曹丽娟;陆惠娟;倪海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直接观察下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儿童哮喘的可行性研究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许多国家,儿童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近十余年来,有关哮喘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并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防治方法,哮喘能够治愈已逐步成为现实.

    作者:顾品芳;罗小庆;包杏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一起大隆蜡块灭鼠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探讨

    某基层消毒站在一大型工厂内灭鼠,所用灭鼠药物为大隆蜡块(方型),属商品毒饵,投药数量与位置基本正确,但灭鼠数次后鼠密度仍居高不下,鼠征阳性率与拖食率分别为53.7%和40.8%.为此1998年6~7月,进行了灭鼠效果不明显的原因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友祥;顾文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