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远鹏;李晓丹
目的观察中药止尿饮和硝苯吡啶合用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疗效.方法将83例小儿神经性尿频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止尿饮和硝苯吡啶口服,对照组口服谷维素,治疗期间均停用其它药物,对两组2个疗程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1个疗程、2个疗程的治疗效果上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1个疗程的治愈率亦明显高于单用硝苯吡啶的治疗报道.结论中西药合用可显著减轻小儿神经性尿频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闵兆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是围生期常见的危重症,常继发于新生儿窒息、败血症,是新生儿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部分.及时发现和治疗胃肠功能障碍是危重新生儿抢救过程中的关键.现将本院1999年以来诊为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48例报告如下,以了解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寻找防治途径.
作者:徐学芹;张丽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我科自2003年至今收治创伤性截瘫伴腹部内脏损伤患者共20例,均经治疗护理后预期出院.现就我科20例创伤性截瘫伴腹部内脏损伤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灵芝;王秀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随着医学观念的变化,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给口腔修复学注入了新的内涵.口腔修复不应该再被单纯看作只是恢复病人生理功能,假牙也应是可以同时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要的人工器官.在口腔修复临床接诊的病人中,老年患者占很大部分,因此如何按照老年人的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接诊和修复是口腔修复医务人员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我们对口腔修复科老年病人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对策以寻求临床上医患更好的合作.
作者:赵海兰;焦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癌急性大出血及反复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2例宫颈癌出血的患者采用股动脉穿刺逆行插管术,注入明胶海绵或碘化油至肿瘤的供血动脉,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21例于栓塞后24小时内完全止血, 9例72小时内止血,2例于栓塞1周后仍有出血,宫颈癌患者栓塞止血总有效率为94%,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宫颈癌急性大出血或反复出血时,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是迅速而有效的止血方法之一.
作者:宁廷英;胡西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强力固定圈联合椎弓根钉治疗腰椎滑脱的优越性,为应用此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强力固定圈联合治疗腰椎滑脱30例, 一侧椎弓峡部不连11例,双侧峡部不连19例,Ⅰ°滑脱18例,Ⅱ°滑脱10例,Ⅲ°2例.采用直视下操作,在滑脱椎体打入双螺纹提拉钉,并在椎板上放置强力固定圈后用悬吊钩连接,然后上紧双螺纹拉钉的螺母,使滑脱的椎体靠其提拉作用复位,后后路椎间和关节突及横突周围植骨.结果术后均随访半年以上,18例Ⅰ°滑脱基本达到解剖复位,10例Ⅱ°滑脱中5例达到解剖复位,5例基本复位,2例Ⅲ°滑脱者,1例解剖复位差,1例部分复位.28例Ⅰ°和Ⅱ°滑脱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无复发,解剖复位率90.3%,且植骨全部融合.结论本方法的使用减少了椎弓根钉的使用数量,克服了椎弓根钉进钉点受器械限制的缺点,缩短了手术时间,并且固定可靠,复位率高,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作者:刘超;郑遵成;贾堂宏;张备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妇科肿瘤患者住院后病人心理活动及变化存在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中,对其心理异常波动及时调整,对其术中术后转归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显得格外重要.
作者:李燕;张璐;李西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惊厥(convulsions)是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是多种原因所致的大脑神经元暂时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急症.小儿神经细胞兴奋性较高,对皮质下的抑制作用较弱,神经髓鞘发育不完善,抑制和保护功能差.因而发热时兴奋性增高,并易于扩散和泛化至整个大脑,形成惊厥.其惊厥发作有以下特征:①发病率高,据统计6岁以下的小儿惊厥的发生率约为成人的10%~15%,约5%~6%的小儿曾经发生过惊厥.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②易有频繁发作,甚至惊厥持续状态.③表现多样,可有智力影响.新生儿及婴儿常有不典型发作.如表现为面部、肢体局灶或多灶性抽动,局部或全身性肌阵挛,或表现为突发瞪眼、咀嚼、流涎、呼吸暂停、青紫等不显性发作(subtle seizure).④引起惊厥的病因众多复杂.
作者:史宝海;王学山;黄向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笔者自1999年~2004年用清眩汤治疗高血压性眩晕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高血压性眩晕诊断标准确诊.8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38例,女42例;年龄大为72岁,小26岁,平均41岁;病程短3天,长10年,平均3年零5个月.
作者:郝志强;张先茂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社区卫生服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都在积极地推动此项工作,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陈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乳痛灵口服液是我院在多年临床应用汤剂的基础上,对处方经过进一步加减、筛选确定的,用水提醇沉法分离精制而成中药制剂,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乳腺小叶增生、急慢性乳腺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是我院乳房病门诊治疗乳房肿痛的首选药物.现将其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作一介绍.
作者:徐秀丽;付兆敏;贾法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应地发生重大变化;加之老龄化等现状,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正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由于慢病流行面广、受累人数多,而且病程长、治愈率低,预后差,其昂贵的医疗费用已成为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近几年各地蓬勃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为慢病综合防治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作者:刘东科;李应光;刘灵芝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妇科手术患者由于病情的特殊性,手术对以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以及自我需求等各方面要求均增高.为此我们拟订和实施了妇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计划,并分别对实施健康教育与否的两组妇科手术患者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国华;林玉秀;李美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黄连素治疗腹泻多年来一直采用口服法或注射法,由于小儿难以接受,我院自2000年起改为保留灌肠,局部给药治疗小儿腹泻,与传统疗法对比,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广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贲门癌急性大出血患者临床上并不少见,及早发现、诊断以及综合治疗并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预后以及生存质量至关重要.现就1998~2004年收治的15例贲门癌急性大出血患者的外科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胡泉;刘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肌苷、VtB6、联合耳穴对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意义.方法大剂量肌苷(1.2~2.0g/d)、VitB6(30mg/d)、联合中医耳穴治疗儿童抽动障碍128例.结果大剂量肌苷、VitB6、联合耳穴治疗暂时性抽动总有效率达88.75%,对病程≤6个月者达95.92%;对慢性抽动障碍有效率达45.83%;治疗过程8例患儿出现食欲不振外,无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剂量肌苷、VitB6、联合耳穴能有效控制暂时性抽动障碍,副作用少,经济,是发病初期儿童抽动障碍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为更好地控制血脂血糖.方法以酶法及葡萄糖氧化酶法对高校478例教职工血脂血糖进行检测.结果检出高脂血症167例(34.94%),较2000年检出率55.76%有所降低(P<0.01),男性高于女性(P<0.01),退休高于在职职工(P<0.01),TC边缘升高者74例(15.48%),血脂降低者28例(5.86%).FPG升高者27例(5.65%),退休高于在职职工(P<0.01).结论提示防治取得一定效果,但仍需加强,尤其是男性和退休教职工,同时也要避免营养不良.
作者:陈玉霞;陈久范;温海绮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步复迈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步复迈)30例,对照组(丹参注射液)30例,应用15天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步复迈治疗前后HDS-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步复迈对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宋郁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纳络酮治疗急性安定药中毒患者2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将57例安定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男4例,女22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41岁,服安定药距入院时间0.5~5.5小时,昏睡状态20例,嗜睡状态6例;对照组31例,男10例,女21例,年龄22~56岁,平均39岁,服安定药距入院时间0.5~3.6小时,平均为2.6小时,昏睡状态22例,嗜睡状态9例.两组病人均自服安定100片.
作者:张宗勇;叶京利;代学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行为疗法在焦虑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符合CCMD-2-R的焦虑症诊断标准的病人42例,给予行为疗法治疗5周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统计刚入院时及经行为疗法治疗5周后的得分.结果焦虑症患者经行为疗法治疗后,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其他等因子的分值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行为疗法治疗焦虑症有良好效果.
作者:张海波;张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