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慧菊;乐菊芳;张红珍
[目的]探讨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测定技术监测室内空气污染的可行性. [方法]观察不同浓度香烟烟气在实验室密闭条件和现场综合因素作用下,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变化情况. [结果]在实验室密闭条件下,不同浓度的香烟、煤气(以一氧化碳为浓度指标)对蚕豆微核的影响,低剂量(12.5mg/m3)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中剂量(25.0mg/m3),高剂量(37.5mg/m3)组微核率差异有显著性;现场实验中,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随现场环境中一氧化碳、甲醛等污染物浓度的不同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测定技术作为一种生物监测技术运用于室内场所的空气污染监测,具有简便,经济快速的特点,可以直接反映空气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同时比单一指标测定更能反映空气污染(尤其是室内香烟烟气)的综合效应,可以解决当前室内空气污染评价指标单一的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朱斌;卢慧敏;吴建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院是上海市杨浦区婚前检查定点单位,开展此项工作已近20年.1988年发现首例梅毒患者,至2000年底累计发现梅毒患者156例,成为婚前检查检出率高的性病.为阐述此现象的特殊性,现将婚前检查检出的梅毒,称为婚检梅毒,本文将重点分析其流行状况.
作者:刘波;王重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卢湾区历年百日咳的流行动态以及疫苗的免疫效果. [方法]根据历年的百日咳疫情资料、预防接种资料及免疫监测资料,计算百日咳的发病率、百日咳疫苗免后抗体阳性率. [结果]卢湾区1956~2000年百日咳经历了8次大小流行.在疫苗使用前,百日咳的发病率很高,1958年高达1133.00/10万;自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后,随着使用百白破混合制剂(DPTw)及全程免疫接种率提高至95%以上,百日咳的发病逐年下降,已控制在0.50/10万以下.DPTw的免疫监测结果显示,免疫后百日咳的凝集抗体较免前增长40倍以上,抗体阳转率和达保护水平率分别高达95%和70%以上.[结论]在保持高接种率的基础上,提高免后百日咳抗体保护水平率和GMT水平,是控制百日咳流行的关键.
作者:孙海燕;袁家麟;刘佩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随着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农作物杀虫引起的农药中毒日趋下降,而非生产性自服中毒病例时有发生.本文对江苏省建湖县262例农药中毒患者作了回顾性调查,旨在探求遏制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居高不下的势头.
作者:张小群;赵宏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的报告年发病人数约140万.为了解卢湾区健康人群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状况,为甲型病毒性肝炎的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99年9月开展了甲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抗体水平监测.
作者:袁家麟;郭术廷;沈微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损伤与中毒对人体生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但在经济上引起损失,它还是一个非疾病性的社会问题[1].为探讨近年来上海市居民意外伤亡状况,现对上海市1992~1999年居民损伤中毒死亡情况作一分析.
作者:王芝瑛;杨青;孙亚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脑卒中是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国内有学者通过问卷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后发现,脑卒中患者各项因子均高于国内常摸,为了更好地开展脑卒中社区康复工作,我们对田林街道脑卒中与1:1配对的非脑卒中患者各60例进行心理卫生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斌;肖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每逢夏秋季节,正是沿海地区腹泻病人及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之际,此时也正是小水产品大量上市之时.近年来有关致病性弧菌引起腹泻的报告逐渐增多,为了解我市肠道门诊腹泻病人致病性弧菌的感染情况,以及小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带菌状况,为更好地开展腹泻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0年5~10月对人民医院、中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进行了病原性弧菌感染调查,同期也对3个菜市场小水产品进行了致病性弧菌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奋奋;吴松丽;竺稽定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传染病,其发病率一直位居本市传染病前列,我区流行状况也是如此.1992~1995年我区按照卫生部<全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设计和要求,开展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健;范惠琍;朱宏幼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输卵管阻塞是引起不孕的重要因素,已引起广泛注意.我院自1997年开展腹腔镜检查术以来,大大提高了对输卵管阻塞的诊治能力.本文回顾性对比分析腹腔镜检查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在诊断输卵管阻塞方面的价值.
作者:徐国懿;杜炎升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前,本市下水道鼠情调查中普遍采用食饵法与夹日法两法并存,为了解两种方法间的差异,我区于1999年对两种调查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徐康 刊期: 2001年第11期
2001年4月2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到区中心医院电话,反映区内某酒家部分职工早餐后,出现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我所立即组织人员前往医院及该酒家展开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齐海涛;安益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儿科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胃肠道感染为主,而婴儿(本文指<3个月)则以口腔真菌、急性结膜炎为常见.为了解婴儿急性结膜炎的特点,探索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对我院2000年度婴儿住院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俞慧菊;乐菊芳;张红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经过10余年的改水进程,大丰市农村自来水覆盖率已达95.31%,介水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为评价农村改水产生的效益,进行了本次调查.
作者:周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茶多酚又名儿茶酸,属于多酚类物质.许多国家医学研究证明,它能增强毛细血管的活性,降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提高对血管破裂的抵抗性,从而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同时,茶多酚还具有消炎、止泻和杀菌,提高维生素C的作用[1].近来有商家将茶多酚加入口香糖中,以起到除垢洁齿,预防龋齿的作用.因此,建立一种检测食品中茶多酚的方法已成为必需.本文将茶叶中茶多酚的测定方法应用于口香糖中[2],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高志杰;蒋丽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根据国家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安置,2000年8月重庆市一批三峡居民落户到我市崇明县11个乡镇.为了解三峡库区移民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以加强对三峡库区移民的管理,我们于2000年9月对三峡移民进行了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周欣;吴寰宇;沈薇娟;沈荣明;曹卫中;施锦明;李燕婷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维护、促进健康是新世纪医学发展的主旋律.合理营养、有氧运动、控烟限酒、精神放松是促进健康的四大支柱.各级政府能提供政策保证和支持环境,社区家庭广泛参与,卫生部门提供适宜技术服务,巩固健康四大支柱从娃娃抓起,对慢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的社区一级预防具有战略意义.
作者:林治中;孙晓莺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的]对中山医院急诊病人的情况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方法]回顾性地抽样调查2000年1、4、7、10月4个月中急诊的19 992例患者,依据年龄、性别、来院就诊时间、主诉或体征类别等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全部就诊病人中男女之比为1.02:1,平均年龄为(45.88±19.04)岁,以10岁为一年龄段,40~49岁年龄段就诊人数多,占总就诊人数的22.0%,一天24小时内就诊人数以上午8~11时和下午6~8时为多,分别占全天就诊人数的18.7%和23.4%;就诊常见的症状或体征为发热、外伤及腹胀腹痛,分别占就诊总数的23.5%、18.4%、15.8%;消化道出血在60~69岁和90~99岁年龄段相对其他年龄段较多,分别占该年龄段就诊人数的3.6%和3.4%;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在60岁以上组相对比例较高,而且1月份就诊人数相对较多,占当月就诊人数的8.5%;59岁以上患者意识障碍比例是60岁以下患者的2 4倍,以80~89岁段高,达10.9%;外伤在20~50岁多见. [结论]通过对急诊病人情况的分析,可以指导我们合理分配及培养急诊医师并发展全方位的紧急医疗救护制度,达到发展急诊医学既符合经济效益又兼具高品质目标.
作者:孙湛;童朝阳;李颖川;孙可可;李炜;徐云洁;闵珉;施东伟;姚晨玲;杨小亮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