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东民;张锦娟
我科自2002年1月~2004年3月,用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短程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亚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常采用的节育措施之一,使用IUD避孕具有安全、长效、经济、简便、可逆等优点,但因节育器重放,会给妇女带来很多副作用.如:月经量多且淋漓不尽,腰酸下腹痛,肛门坠胀,白带增多等,严重影响带器妇女的身心健康.为减少上述症状发生,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现将我院上半年在手术中遇到的4例双重IUD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王建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健康,良好的健康素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发展卫生事业,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卫生水平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科学合理地制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卫生指标体系和目标值,不仅可以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医疗卫生的状况和贡献,还可为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子体系一一构建卫生指标体系的研究在目前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作者:刘忠华;毕振强;孙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2000年5月~2005年4月我们院前急救60例有机磷中毒病例,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60例患者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12~75岁.中毒类别:敌敌畏中毒20例,甲胺磷13例,异硫磷7例,辛硫磷8例,1605 8例,乐果3例,敌百虫1例.送到医院后抢救过程中死亡2例.
作者:鲍传敏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家庭病房与长期住院老年冠心病人的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对比观察半年中46例家庭病房冠心病人与53例住院高龄冠心病人在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及心电图控制或改善方面的情况.结果在心绞痛控制、心功能改善、心电图观察对比及心率失常控制等方面两组比较均是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人长期住院与家庭病房在冠心病治疗效果方面无显著差异.
作者:王俊生;贾冬青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由于滥用抗生素,在抗生素使用中盲目追求洋、新、贵,近年来耐药菌株已非常普遍,甚至于世界上产生了超级耐药细菌--不完全耐万古霉素的细菌[1],对公众健康已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对抗生素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及应对措施作一简介.
作者:李芝;贾法玲;徐秀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白破混合制剂(DPT),在实际广泛使用中,尽管异常反应发生率很低,但国内外曾有报告注射DPT后发生严重异常反应及婴幼儿猝死的病例,虽然婴幼儿猝死与疫苗接种之间的关系至今尚无定论,但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高度的警惕.我县在1999年11月份,因第三次接种DPT后偶合发生了一起幼儿猝死病案.实属罕见,现将情况报导如下:
作者:黄亦雄;王晓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女32岁,体检腹部B超示:胰头占位性质待定.CT检查:胰头部见一不规则形的肿块,大小为4cm×3cm,与十二脂肠降段分界不清,其内可见斑点状钙化及低密度区,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平扫CT值:32Hu,动脉期:65Hu,静脉期:98Hu,其内低密度区始终未强化.
作者:程云霞;盛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2002年3月~2005年7月,我院对58例早期声带癌放疗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明确了疗程中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使所有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整个疗程,并掌握了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减少或减轻了诸多放疗不良反应及常见后遗症的发生率,提高了生存质量.现将健康教育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赵呈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癌性疼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临床问题,据WHO统计,每天有350万人蒙受癌痛之苦,在晚期肿瘤中癌痛发生率为80%,可能与肿瘤的直接浸润,尤其对神经的浸润或肿瘤的转移如骨转移、肝转移有关.此外手术、放疗和感染等有时亦可引起疼痛.为使晚期癌症患者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我们于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对收治的228例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莲;丁爱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应用西米替丁治疗27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胥向荣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计划分娩在产科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子宫颈的成熟情况又是决定分娩的重要因素.笔者利用中药对孕39+5~40周宫颈成熟差的初产妇95例,先在院外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小曼;陈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起病急,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发展为慢支、肺气肿及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生活难以自理,支气管哮喘重在预防,其措施是加强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
作者:孙亚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l)后不同时间发生房颤(Af)的临床特点,探讨AMI后不同时间发生Af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AMI后Af早期组和后期组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及吸烟史、左房内径均无差异.后期组溶栓再通率低,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室传导阻滞、30天内死亡率,均较早期组高,左室射血分数较早期组低.结论早期组再通率高,Af的发生可能主要由灌注损伤所致;而后期组Af的发生可能与心功能不全有关.
作者:刘炳香;陈丽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自1998年我院用常规治疗面神经炎31例(对照组)与常规治疗加高压氧(HBO组)35例比较,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谢凤英;郭霞;王文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每日清单自我院实施以来,已有近500000份清单整理给患者及家属,医患之间的互相信任感增强了,做到了明明白白看病,清清楚楚花钱.达到了病人满意、医院满意,从而增加了医院的可信度,提高了知名度.
作者:邢国华;朱淑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为了解阳西县学龄前儿童普食营养中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 2003~2004年阳西县在本院出生的6个月~3岁追踪体查的婴幼儿和全县幼儿园3~7岁学龄前儿童用头发微量元素普查.结果本区学龄前儿童营养中,缺锌率20.4%,缺钙率42.04%,缺铁率14.26%,缺碘率8.86%,高铅率3.00%.结论提示本县学龄前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失衡相当普遍,必须加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管理,监测和指导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营养教育.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卫生保健意识,同时应开展学龄前儿童铅中毒的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作者:林贤高;徐国新;梁才霞;郑春秀;王凤茹;关里变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常表现为头颈部症状,伴有四肢感觉异常,肌肉萎缩和运动障碍等.笔者采用点刺拔罐法治疗本病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敏;李迎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是我院消化内科在介入方面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此项技术操作方便,安全,可反复多次使用,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同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香菊;邱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为探讨康复护理对卒中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对60例患者进行运动功能的评价,并对其中30例进行康复护理介入,30天后再次评价,康复组运动功能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康复护理的介入有利于卒中患者的恢复.
作者:储晓琴;高亮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