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的护理

张元娜;周春英

关键词:急性放射性肺炎, 肺炎患者, 病人, 治疗不当, 症状, 呼吸困难, 合并感染, 肺癌, 放射治疗, 放疗后, 渗出性, 发病率, 照射, 炎症, 胸痛, 文献, 死亡, 缺氧, 临床, 咳痰
摘要:急性放射性肺炎,多发生于肺癌放疗后的6周左右,放疗即将结束.但实际上肺在照射30~40CDY后肺就会呈现急性渗出性炎症.但临床上病人大多不产生症状.此时若合并感染即可出现高热、咳嗽、咳痰、胸痛、气短、呼吸困难、缺氧等一系列症状.据有关文献报道:肺癌实施放射治疗病人,放射性肺炎的发病率为16.7%.如果治疗不当可导致病人死亡.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教育

    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公认糖尿病不是唯一病因所致的单一疾病,而是复合病因的综合症,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目前糖尿病治疗强调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的原则.但作为糖尿病患者本人或易患人群,应该怎样从一般治疗、饮食治疗、体育锻炼、口服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方面采取个体化保健方案,是所有糖尿病患者深感困惑的问题.

    作者:任伟丽;任冬梅;冯仰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神志清醒患者7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康复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在病后第4天开始进行康复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对两组病人治疗4周后进行肌力的比较.结果康复组肌力明显比对照组提高,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早期康复干预,能明显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作者:冯晓晴;刘喜梅;杨洪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护理

    随着鼻窦内窥镜技术在国内外的迅速推广应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以其操作精确到位、视野清晰,疗效确切等优点,得到了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认可.我科在成功开展了此项手术的同时,亦就其临床护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作者:张秋华;程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门脉海绵样血管瘤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

    患者,女,14岁.因反复呕血5年,3大前再次呕血收入院.患者自5年前开始,不明原因地反复呕血3次,量约400~600ml,3天前患者再次呕血1次,为鲜红色血液,量约400ml,并出现黑便2次,发病前无腹痛,平素无返酸、腹痛,无输血、肝炎病史.

    作者:潘锦敦;刘霞;潘锦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实施人性化服务对护士的要求

    社会在发展,护理学科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对各种需求也正发生着变化.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新观念和护理模式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病人满意度逐渐上升.护理工作其中心内容之一就是人性化服务,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注重仪表,有较强的责任心,多几分爱心,并有娴熟的护理技巧.

    作者:李秀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出院指导对心肌梗塞患者康复的影响

    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因严重持久地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多数患者出院后缺乏自我保健能力而再次发病,为了有效地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终止不健康的行为,我院自2001年3月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出院指导,经随访调查,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许素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红霉素溶液治疗褥疮38例

    我院自1991年1月~2001年1月应用红霉素溶液配合烤灯照射治疗褥疮38例共46处,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59~87岁.面积小2cm×3cm,大7cm×9cm.分期:Ⅱ期20处,Ⅲ期26处.病程:3天~2个月.

    作者:李善香;魏玉华;高洪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PCA泵及心理护理用于普外科术后止痛的效果观察

    传统的术后镇痛法是根据病人的需要间断肌肉注射或持续静脉滴注止痛药,但这种被动的止痛效果常难以令人满意.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70年代初问世的一种全新的术后镇痛模式,自90年代以来已广泛用于临床,与传统镇痛法相比,PCA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相应地,其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科针对普外科患者术后使用PCA泵所带来的新情况、新特点,在护理工作方面作了一些观察,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荣;王金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方法选择260例剖宫产手术孕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130例采用镇痛泵经硬膜外腔匀速注入芬太尼及布比卡因等复合液,对照组130例术后拔管,疼痛时肌注盐酸哌替啶.观察产妇情绪、泌乳始动时间、产后24小时内血清泌乳素(PRL)、泌乳量.结果镇痛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镇痛组产妇情绪安定、PRL、泌乳量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PCEA有利于提高和促进母乳喂养.

    作者:林玉秀;宋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倍欣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48例临床观察

    我们应用倍欣联合二甲双胍对48例2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观察对象选自我院1999年以来住院或门诊患者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38~66岁,平均57岁,病程平均6.5年,所有病例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7年标准,且均为肥胖者(大于理想体重20%,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作者:李寒莉;崔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外社区护理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倡导下,一些国家开始实施社区护理改革,试图通过改革来培养本国或本地区初级卫生保健所需要的合格卫生人员,以期达到改善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全球目标[1],社区护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国内外社区护理的发展概况、护理原则、护理目标、护理工作内容、社区护士的职责范围、应具备的条件以及社区护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我国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的护理模式和经验,探索现阶段我国社区护理事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思路.

    作者:焦红霞;曲小娜;焦庆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早期康复锻炼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偏瘫是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普遍、突出的表现,为了改善患者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我科自2003年4月~2003年11月对42例脑卒中患者在给予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取得了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倪爱伟;贾冬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前房型人工晶体致角膜失代偿的治疗

    前房形人工晶体,术后并发症较多,以角膜失代偿,大泡性角膜内皮炎常见.现总结2001年12月至2003年3月收治的6例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李智生;乔喜斌;孙勇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鼻中隔粘膜固定器的设计及应用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在临床上鼻中隔偏曲手术仍应用传统方法,指套油纱填塞鼻腔,固定中隔粘膜.其缺点是:油纱指套填塞鼻腔,影响各鼻窦口引流,并可引起耳鸣及眼部不适等症状.为了改进此方法,我科于2001年开始在临床上试用自行设计的鼻中隔粘膜固定器,效果满意,并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为ZL02341137·6.现介绍如下:

    作者:乔建华;付刚;刘广芬;朱晓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缬沙坦与波依定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影响的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缬沙坦和波依定的降压疗效及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作用.方法68例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缬沙坦80~160mg/d和波依定5~10mg/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血压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6个月后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声心动图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缬沙坦组较波依定组明显(P<0.05).结论缬沙坦和波依定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两种药物均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前者优于后者.

    作者:彭景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社区人群补钙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防治与干预

    低钙摄入量是一个全球性的营养问题,美国80%女孩和60%男孩的钙摄人量不足以获得正常的骨量;75%成人的钙摄入量不足以维持其骨量.据欧洲EFO(欧洲骨质疏松基金会)资料,在许多欧共体成员国中也存在低钙摄入问题(EC/EFO 1998).我国人的低钙摄人问题,无论在摄人量低的程度上,还是在涉及的人口比例上要比美欧更加严重.为了探讨钙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尤其是补钙对绝经后和老年妇女骨量和骨折危险影响,本文介绍几种社区中老年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干预及治疗.

    作者:申庆军;蔡力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切除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1例

    患者,男,55岁,因发现腹部包块3年来诊,3年前发现左侧腹部有一拳头大小包块,无疼痛,活动,后逐渐增大,并出现腹部撑胀感及腹部疼痛,食欲好,大小便正常.

    作者:张成峰;赵和庆;刘选平;陈立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改良式输卵管结扎术960例分析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输卵管结扎术又是节育中一项重要措施,手术的方法很多,我们行改良式输卵管结扎术960例,效果满意,分析如下.

    作者:李翠英;董丽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闭孔疝误诊股疝1例教训

    患者女,74岁.因突发性下腹剧痛并右腹股沟下方肿物8小时急诊人院.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无向它处放射.

    作者:任守宝;李天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特异性自体免疫疾病,多见于育龄女性.该病可造成周身每一个系统、每一个器官都可受累.治疗困难棘手,目前研究显示,在祛除病因的同时,动静结合,应做好心理调释.尤其是人们要求生存质量的不断提高,对治疗和康复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鞠端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