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房型人工晶体致角膜失代偿的治疗

李智生;乔喜斌;孙勇强

关键词:前房型人工晶体, 角膜失代偿, 术后并发症, 角膜内皮炎, 大泡性, 病人, 报告
摘要:前房形人工晶体,术后并发症较多,以角膜失代偿,大泡性角膜内皮炎常见.现总结2001年12月至2003年3月收治的6例病人,报告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垂体后叶素并高舒达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为探讨垂体后叶素与高舒达联用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特观察病例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确诊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随机分为2组,垂体后叶、高舒达治疗组(Ⅰ组)18例,男15例,女3例,平均年龄52.5岁;垂体后叶治疗对照组(Ⅱ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51.6岁,两组间年龄、性别及出血量均具有可比性.

    作者:魏秀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婚前体检乙肝五项检测结果分析

    婚姻是人生中的大事,预防保健,阻止乙肝病毒的传播,降低发病率,促进后代的优生是婚前查体的宗旨,但是,我国目前婚前查体一般不查两对半,笔者以为,HBsAg在人体存在和消失的规律尚未被完全认识,我国目前的做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乙肝的各种症状了解的也不够深入和细致.

    作者:高爱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倍欣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48例临床观察

    我们应用倍欣联合二甲双胍对48例2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观察对象选自我院1999年以来住院或门诊患者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38~66岁,平均57岁,病程平均6.5年,所有病例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7年标准,且均为肥胖者(大于理想体重20%,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作者:李寒莉;崔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的护理

    急性放射性肺炎,多发生于肺癌放疗后的6周左右,放疗即将结束.但实际上肺在照射30~40CDY后肺就会呈现急性渗出性炎症.但临床上病人大多不产生症状.此时若合并感染即可出现高热、咳嗽、咳痰、胸痛、气短、呼吸困难、缺氧等一系列症状.据有关文献报道:肺癌实施放射治疗病人,放射性肺炎的发病率为16.7%.如果治疗不当可导致病人死亡.

    作者:张元娜;周春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大蒜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目的探讨山东泰安产大蒜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10种无机元素含量.结果山东泰安产大蒜中含许多微量元素,其中,K2852.1、Na36.6、Ca540.3、Zn3.04、Fe8.84、Mn1.24、Mg109.98、Cr2.98、Cu3.40.结论大蒜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作者:董丽花;赵福岐;陈小全;邵辉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居民健康调查分析及慢病防治策略

    目的调查辖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了解居民基本健康情况、不良生活方式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特点,以指导慢病防治工作的开展策略.方法以问卷与体检结合的形式入户调查,并对高血压病设立专项调查.结果调查27861人,老年人(>60岁)占9.96%.35岁以上年体检至少一次者占4.28%.肥胖7.47%,吸烟7.34%,饮酒6.42%,不运动90.55%.慢病总患病率8.75%,常见慢病是高血压(6.61%),其后依次是冠心病(0.60%),糖尿病(0.47%),慢性肺部疾患(0.44%),脑血管病(0.42%),肿瘤(0.20%).吸烟、饮酒、不运动等不良生活行为方式与慢病密切相关.高血压病治疗率仅达21.54%.结论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完善老年医疗,开展多层次服务,实行慢病综合防治措施,是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方向,也是真正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关键.

    作者:陈红斌;卢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缬沙坦与波依定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影响的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缬沙坦和波依定的降压疗效及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作用.方法68例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缬沙坦80~160mg/d和波依定5~10mg/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血压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6个月后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声心动图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缬沙坦组较波依定组明显(P<0.05).结论缬沙坦和波依定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两种药物均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前者优于后者.

    作者:彭景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近年来,大量资料显示,由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所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为给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对184例支原体培养阳性标本进行药敏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3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合结果及原因分析

    为了保障输血安全,根据我国<血站基本标准>要求,血液血型必须做正反定型,确保血型准确无误,实际工作中常遇到正反定型不一致,笔者就本站2002年出现的13例正反定型不一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杨晨曦;李文萍;赵嫣红;孙金明;张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并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近年来药物流产在临床的应用,给终止早孕的孕妇带来了福音,但药物流产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阴道流血时间较长(有些20~30天),不全流产及流产失败继续妊娠等弊病.所以仍有大部分孕妇选择人工流产.人工流产术时给受术者带来或轻或重的疼痛,我们在人工流产中采取一种简便易行的镇痛方法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屈兴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教育

    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公认糖尿病不是唯一病因所致的单一疾病,而是复合病因的综合症,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目前糖尿病治疗强调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的原则.但作为糖尿病患者本人或易患人群,应该怎样从一般治疗、饮食治疗、体育锻炼、口服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方面采取个体化保健方案,是所有糖尿病患者深感困惑的问题.

    作者:任伟丽;任冬梅;冯仰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儿添加辅食困难分析

    目的为了解婴儿辅食添加困难的现状,分析可能的因素以及该现象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探讨相关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添加辅食困难的母乳喂养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添加辅食困难的发生率为50%.结论母乳喂养的小儿添加辅食困难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需要采取综合干预方能解决问题.

    作者:黄淑珍;崔文霞;王玉兰;季冬;赵立梅;贾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芬太尼、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体会

    我院采用小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60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600例ASAI-Ⅱ级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患者,年龄18~38岁,体重43~75kg,妊娠6~10周,无内分泌疾病,无麻醉药物过敏,术前常规禁食6~8小时.

    作者:崔靖;姚军;张凡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山亭区餐具卫生消毒状况调查分析

    为掌握山亭区饭店、餐馆餐具卫生消毒状况,配合和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防止食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我们于2003年8月~10月对全区9个乡镇84家饭店、餐馆餐具进行了卫生消毒状况调查监测.结果如下:

    作者:高西防;宋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胰腺炎误诊1例

    患者男,48岁,因发热、周身关节酸痛1周入院查体:T37.2℃BP160/100mmHg,中年男性,神清,精神可,查体合作.口唇无紫绀,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心率84次/分,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及,肠鸣音正常.

    作者:张建英;袁明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铸造嵌体冠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我们往往碰到牙体缺损严重需做冠修复的牙或要做固定义齿修复的基牙,临床牙冠特别短,固位力特别差,若普通全冠修复常常会因修复体松动、脱落而失败.笔者采用铸造嵌体冠来修复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吕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方法选择260例剖宫产手术孕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130例采用镇痛泵经硬膜外腔匀速注入芬太尼及布比卡因等复合液,对照组130例术后拔管,疼痛时肌注盐酸哌替啶.观察产妇情绪、泌乳始动时间、产后24小时内血清泌乳素(PRL)、泌乳量.结果镇痛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镇痛组产妇情绪安定、PRL、泌乳量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PCEA有利于提高和促进母乳喂养.

    作者:林玉秀;宋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PCA泵及心理护理用于普外科术后止痛的效果观察

    传统的术后镇痛法是根据病人的需要间断肌肉注射或持续静脉滴注止痛药,但这种被动的止痛效果常难以令人满意.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70年代初问世的一种全新的术后镇痛模式,自90年代以来已广泛用于临床,与传统镇痛法相比,PCA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相应地,其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科针对普外科患者术后使用PCA泵所带来的新情况、新特点,在护理工作方面作了一些观察,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荣;王金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护患产生法律纠纷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医学与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法制观念和经济意识不断增强,病人在就医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医疗纠纷也逐年增多,其中与护理相关者占了较大的比例.特别是新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院的医疗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理应成为医疗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根据工作中有时存在的某些问题和法律纠纷事例,就护患纠纷产生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肖富香;解玉萍;李树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类风湿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类风湿病是一种慢性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患者在反复治疗过程中,因起效慢或疗效不显著常丧失治疗信心.在治疗过程中,其中心理护理起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临床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心理护理是疾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这一现代医学模式,使护士以患者为中心,积极与患者沟通,解决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促进患者身心康复.现就类风湿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谈以下几点:

    作者:张彦梅;江俊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