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博生;耿劲松;黄媛;陈英耀
从国办“58号文”入手,从准入政策、执业环境政策和监管政策三方面,深入分析国家政策对社会资本办医的积极影响,同时指出政策还存在一些空白,有待进一步明确。
作者:朱骞;刘嫣;齐璐璐;李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收集培养对象入选2005年启动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学科人才培养科研项目时的基线数据和完成项目时的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统计方法分析评估项目效果。结果显示,培养对象在学位、职称和行政职务上都得到显著提高,一支德才兼备、业务过硬、管理能力强的复合型青年人才队伍正在形成,在公共卫生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祖平;陈勇;吴维群;梅建;卢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分析了异地医疗服务模式的概念和服务的主要内容,对异地医疗服务模式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总结了异地医疗服务中的主要问题,为促进异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提供有益的探索。
作者:徐俊;崔文彬;王霏;王晔;龚庐;罗方方;于广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介绍韩国药物经济学评价应用于医保报销决策的经验,从而为我国开展类似探索提供借鉴。方法:文献综述。结果:韩国是亚洲第一个将规范的药物经济学证据应用于医保报销决策的国家,也是目前亚洲唯一一个强制执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国家。韩国医保报销政策改革对于缓解医疗费用过快上涨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药物经济学评价应用于医保报销决策是合理配置稀缺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手段,韩国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研究和实践都有待进一步深入,总结其经验和问题对我国今后开展类似工作有重要借鉴意义。
作者:吴博生;耿劲松;黄媛;陈英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分析传统岗前培训方式经验,结合当前医疗工作背景情况,探索一套可行、有效、与时俱进的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旨在使新职工能及时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能切实提高医院人才的综合素质。
作者:吴文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文献评阅的方法,以法国几个主要卫生技术评估机构的演变过程为线索,回顾并总结卫生技术评估在法国发展的历程和经验。通过法国卫生技术评估机构的构建和发展,卫生技术评估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更广泛的运用,其结果得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作者:黄媛;陈英耀;吴博生;耿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会化管理,评价其对患者血压控制及健康的影响。方法:将293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实施社会化管理(医生、患者、家属三者共同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的慢病管理。12个月后对血压控制效果、生活方式以及患者心理情况进行测评。结果:两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控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参加健康教育的频率更高,饮食控制、规律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社会化管理能够更有效地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提高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家强;宋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提高医院综合性病房楼电梯运量的方法。方法:对某院综合性病房楼的电梯运行采用电梯时控系统,分层、分时停靠,通过智能化平台比较改造前后的运行效果。结果:采用电梯时控系统分层、分时停靠后,电梯平均每天的开关门次数减少11.7%,运行次数增加18.3%,平均等候时间缩短25.3%,电梯载客量提高17.6%。结论:电梯时控系统分层、分时停靠是提高综合性病房楼运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俊;焦昌安;王振荣;王倩;宣泓;王家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介绍了市卫生计生委委属医学科技期刊审读情况,提出审读的认识有待提高,主管单位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年度审读制度有待完善和要强化期刊的学术导向性和前瞻性等。
作者:丁媛媛;周蓉;梁英超;张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就老年护理这一改革的重点领域进行论述,提出我国改革的一些成效,总结国内外的有关经验,分析我国当前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参考。
作者:胡爱群;石珩;张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估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对血液透析日常工作的影响。方法:利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评估血透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系统对血液透析工作效率的影响;采用满意度调查普查医患双方对该管理系统的满意度和适应性。结果:与常规管理组相比,电子化管理组的透析处方下达和确认时间明显减少,生命体征监测时间明显缩短。医患双方对于该系统的满意度达到91.5%和100%。结论:血透信息电子智能化管理能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医患双方满意度良好。
作者:李屾森;李海明;尤莉;黄碧红;袁立;顾勇;郝传明;黄虹;吕军;邵建华;陈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和卫生资源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国家学术类科技期刊。杂志开设“医改纵论”、“医院管理”、“医疗保险”、“公共卫生”、“社区农村”等栏目,适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广大管理人员、卫技人员、医学院校师生等人员阅读,也欢迎上述相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踊跃赐稿。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针对跨省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的支付模式难以界定的现状,分析了处理跨省异地医保实时医保结算时必须解决的3项关键问题,提出了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为实现跨省异地就医医保实时结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课题的实施对于推动跨省卫生协同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杨佳泓;何萍;王霏;王晔;罗方方;于广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上海市宜川地区小学生近视眼流行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改善小学生近视现状的可行性建议,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0—11月期间对宜川地区所有小学生进行视力普查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小学生近视率,并对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终对宜川3038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应答率为99.31%。研究对象中,共检出视力不良者1568人,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1.9%,近视人数983人,近视率为32.36%。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睡眠时间和用眼习惯与罹患近视有关,“年龄”(P<0.01)、“用眼距离不足”(P<0.05)、“用眼过度低头”(P<0.01)是近视的危险因素,而“睡眠时间”(P<0.01)是近视的保护因素。结论:宜川地区小学生近视呈高流行态势,多种因素影响小学生近视发生。
作者:李望;姚欣人;王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国卫生应急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的认知现状,为制定卫生应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对全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应急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5646份。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应急人员对监测预警的熟悉度较低,不同机构和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应急人员的监测预警认知现状存在差异,认知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应急人员认同建立监测预警制度必要性和信息监测重要性的比例较高,但对监测信息来源认知较局限。结论:从认知结果看,监测预警职能尚需进一步明确与落实,同时加强人才培训演练和专业队伍建设,扩宽监测信息来源,完善应急机制。
作者:黄玲玉;郝晓宁;徐敏;吴敬;刘志;刘建春;卜令寒;塔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借鉴公共财政学的理论,分析并明确了我国专业站所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公益性治疗服务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理应属于政府提供的范畴。针对不同性质的服务,政府应采取不同的补偿方式和策略,对专业站所进行分类指导与管理:(1)仅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推荐定为公益一类机构或并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公益性治疗为辅的机构,推荐定为公益一类机构;(3)以提供公益性治疗为主、公共卫生服务为辅的机构,推荐定为公益一类机构,可视具体情况调整为公益二类。专业站所的定位明确有利于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完善。
作者:刘鹏程;苌凤水;励晓红;汪华;何晓军;马家奇;汤善建;屈卫东;梁鸿;尹爱田;曾伟;李萍萍;郝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从研究者视角,描述我国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现状,挖掘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加强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利用提出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寻各变量和决策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共回收问卷382份,其中,有效回收353份,有效回收率92.4%。统计结果发现研究的政策相关性、研究人员对于转化的信心、研究人员与卫生技术使用部门的沟通情况、研究人员与决策部门对课题目标设定的沟通情况以及课题成果的传播和沟通对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有重要影响。结论:建议鼓励研究人员在今后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中发挥积极能动性,重视研究人员和技术使用部门的沟通,加强研究与政策需求之间的相关度,加强研究和决策双方的沟通以及合作重视知识中介的作用。
作者:池迅由之;刘文彬;陈英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本刊讯为追踪国内外医改的新进展,交流医疗服务和药品定价与补偿的探索与实践,2014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于2014年6月21日召开。本次论坛围绕“医疗服务价格制定与服务购买”这一主题,交流医药价格改革经验、分享补充医疗保险发展模式和不同观点。陈文、周永泽、付晨、熊先军和许闲等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医疗价格与服务购买相关的理论分析”、“关于医疗价格体系改革的思考”、“浙江省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药物经济学在医疗保险中应用的思考”和“国际补充医疗保险发展模式”等专题报告。
作者:焕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上海肺炎链球菌病住院患者患病情况并分析上海地区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的医疗费用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上海地区人口学数据、相关文献和政策资料,收集上海地区全年龄段人群在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脑膜炎,菌血症和肺炎)的住院医疗费用数据,结合上海地区人口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1年上海地区全年共有27723例肺炎住院患者、250例脑膜炎住院患者纳入研究,肺炎和脑膜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13.00d和22.63d,住院次均总费用为10971元和23322元,其中药占比较高,在肺炎和脑膜炎治疗费用中均超过了50%。结论:我国应当进一步推进临床路径试点,规范肺炎链球菌病的诊疗流程,控制药品的合理使用。
作者:宋圣帆;叶露;胡善联;杜丽侠;施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介绍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州(市)疾控机构业务工作指导的一些做法,为其它省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方法:以云南省多年来实际工作等为依据,列举并分析开展基层业务指导的程序、方法等。结果:从法规依据、活动设计、前期准备、现场工作、整改追踪、结果讨论等几个方面,介绍基层业务指导的组织、准备、内容、产出等,加以归纳、总结。结论:开展对州(市)疾控机构业务指导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必须以高效、务实为目标,提高针对性,坚持每年突出几个主题、连续多年不间断开展、循序渐进、保持活动连续性。
作者:胡培;杨军;赵世文;查舜;段智泉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