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梅;李程跃;王颖;于竞进;于明珠;张瑜;姜庆五;汤善健;励晓红;李松光;刘鹏程;郝模
目的:研究第一批试点地区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方法:利用第一批试点地区2004 -2010年各省统计报表数据,对基金运行的关键性指标进行纵向对比分析.结果:经历7年的运行第一批试点地区的参合率达到96%,累计筹资超过591亿元,受益面和受益水平也有显著提高;基金支出规模增幅较快,基金支付范围不断扩大,除住院,普通门诊外还兼顾了分娩、大额门诊等;基金的流向主要在县内医疗机构;基金的使用率较高,近年来保持在85%以上.结论:新农合目前仍缺乏长效稳定的筹资机制,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方案,也面临基金超支的风险.
作者:付晓光;任钢;程念;汪早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着重提出了高效医疗新概念,并围绕医疗服务流程绩效、医疗服务控费绩效和医院成本控制绩效提出了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对指导和促进绿色医院高效运行管理可起到指导作用.
作者:潘常青;吴锦华;余雷;孔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状况,通过人力配置指标的实践应用结果验证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调查全国32个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员数量、学历、职称和专业等基本情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平均在岗人员数为374人,每10万户籍人口平均在岗人员数为0.88人;人力综合素质指数为7.50;本科以上学历占57.9%,较标准低7.1%;高级职称比例占26.6%,较标准低3.4%;传染病防治类工作的人员比例为24.0%,而从事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慢性防制的人员仅占10.6%和2.5%.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人员总量不足,人员结构虽然较2005年进一步优化,但与标准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作者:李松光;苌凤水;孙梅;张瑜;汪华;陈政;林尚立;朱道立;吕军;郑乐乐;陈飞;郝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在医疗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由成本核算延伸至成本管理,介绍了成本管理体系建立的一般方法.
作者:王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和评估农村水和环境卫生服务供给是否满足公众需求,为今后的政策制定和推进提供参考.方法:以陕西省志丹县为样本,应用供给分析理论,使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3A评估步骤,对200户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水和环境卫生服务供给使大多数农民更容易获取安全饮用水、使用卫生厕所,妇女、儿童等焦点人群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结论:农村水和环境卫生服务供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应进一步加强联动,加强工程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并鼓励群众更积极主动参与到改水改厕项目中.
作者:周向红;薛美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主要分析了目前医院后勤保障服务存在的问题,并从医院后勤的科学管理、优质服务、运行高效等方面探讨实现高效后勤的解决之道,旨在引出绿色医院高效后勤评价指标.
作者:魏建军;朱永松;张建忠;王伟;陈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建设状况的分析,来验证基本建设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普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各类工作用房建筑面积等相关数据.结果: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均建筑面积为66.8m2,相比2005年增加了19.1%;实验室面积所占比例为41.8%,总体己达标;综合考虑人均建筑面积与实验室面积所占比例两项指标,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建设平均达标率为91.0%,仅有14个省完全达标.结论: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工作用房配置状况明显改善,为机构履行职责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但西部地区工作用房建设需要继续加强,结构有待优化.
作者:苌凤水;李程跃;王颖;陈政;施培武;雷杰;陈英耀;吕军;李晓姣;李萍萍;郝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为了加强完善绩效考核研究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使绩效考核实践更易于操作,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争议问题,对部分考核指标的界定、标准、权重设置等提出了完善思路;针对考核中存在的自评修饰现象,课题组认为可通过绩效得分与完成度、与指标填报错误、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规律的把握进行校正,并逐步采取“机构自评+逻辑分析判断+现场重点考核”的形式进行考核;同时,通过对现有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信息平台的进一步开发,使其逐步升级为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与决策平台.
作者:孙梅;苌凤水;王颖;汪华;陈政;施培武;朱道立;屈卫东;励晓红;刘鹏程;李冬凉;郝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区级精神卫生中心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马斯勒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及一般情况问卷为评定工具,对114名区级精神卫生中心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倦怠的3个维度中,未婚医务人员低成就感维度分数显著高于已婚医务人员;不同职称之间低成就感维度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初级职称分数高,倦怠程度强;不同工作年限医护人员之间情绪衰竭维度中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工作年限为5~9年及20~29年组别分数高,倦怠程度强.结论:区级精神卫生中心医护人员在职业倦怠项目上存在不同维度的职业倦怠,应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体制,使医护人员有良好的心境投入工作,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林笑微;陈优;顾陈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通过实证分析和制度剖析阐述了目前食品安全地方监管的制度缺位和亟需措施,并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建立适宜上海地方监管长效机制的具体对策与制度构想.
作者:谢敏强;许瑾;史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根据上海市公立医院网站营销评价指标对已建立网站的上海市公立医院网站现状进行评分,以了解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公立医院网站营销状况,以及目前上海市公立医院网站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李岚;薛迪;邓亚新;徐珉华;张烨菲;潘常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本研究为探索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对公共卫生学科建设的作用,采用了建设成效情况分项评估、同行比对评估、专家总评估3种方法对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分析.3种评估方法结果基本一致,表示该评估结果还是较为客观、全面的.
作者:黄葭燕;谷茜;陈英耀;张勘;王剑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政投入状况的分析,来检验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普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防治专项经费相关投入指标等.结果:2009年人均财政投入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分别为5.42万元和2.70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79.5%和78.4%,每服务人口防治专项经费为2.23元,比2005年增加283.7%.机构总收入中财政投入所占比例从2005年的54.5%增加到67.2%,服务收入占比则从41.0%降到27.4%,但财政投入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支出的比例平均只有59.3%.结论: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政投入状况总体改善,但仍需健全;未来需要调整财政投入结构,着力增加人员和公用经费的投入.分析过程和结果表明,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指标是科学合理、可操作的,通过保障财政投入,可有效改善机构总体绩效.
作者:王颖;苌凤水;李程跃;汪华;陈政;施培武;朱道立;陈文;孙梅;陈飞;李晓姣;郝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北疆5地区的县级医院进行服务效率的评估,分析该地区县级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北疆5地区县级医院中,多家医院存在规模和(或)技术效率问题,为使DEA无效医院达成总体有效,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升技术调整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和(或)调整医院规模,使医院逐步进入协调发展的轨道.
作者:彭永波;马龙;古丽巴哈尔·卡德尔;丁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明确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与免疫规划工作开展的状况,并通过绩效考核实践检验该部分指标的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全国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相关数据,对传染病控制与免疫规划工作两个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9年全国省级疾控中心暴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总体均数为0.932;传染病监测完成率平均达91.3%;病媒生物监测完成率平均达99.8%;疫苗接种平均完成99.1%;冷链运转管理使用完好率平均为94.4%;规范接种单位覆盖率平均为89.8%.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工作不断加强,监测与监控能力明显提高,各省计划免疫工作也较好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和计划免疫部分的绩效考核科学、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工作的现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作者:陈飞;王颖;李程跃;雷杰;李琦;陆耀良;屈卫东;梁鸿;励晓红;曾伟;李冬凉;郝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从医院角度评价某医院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进行节能减排的经济效益.方法:比较医院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前后在能源消耗上的支出.结果:医院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后,每年节省约55万元的直接能源消耗费用.结论:合同能源管理是降低医院能源费用的一个有效途径.
作者:俞能年;刘海军;刘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明确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的基本状况,从机构绩效考核层面验证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逻辑性以及可操作性.方法:调查全国32个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77个绩效指标,从总体绩效、类别和维度3方面来评价其绩效和职能落实情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体绩效得分89.1分,绩效完成度82.1%;其中实验室检验和健康教育类别完成度较高,分别为94.5%和94.4%,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类别完成度较低,分别为78.9%和78.7%.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总体情况较好,但各类别开展状况参差不齐,慢病防制、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应用研究能力亟待加强.
作者:李程跃;孙梅;苌凤水;于明珠;张瑜;汪华;汤善健;林尚立;罗力;刘鹏程;郑乐乐;郝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如何促进重症监护病房( ICU)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法:通过对“四化”质控模式使用前和使用后ICU医疗质量相关数据的统计,总结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新措施.结果:新的质控模式使用后部分医疗质量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四化”质控模式对ICU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有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黄豪;李文放;林兆奋;杨兴易;杨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力状况并验证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力数据,从主要卫生宣传活动、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目标人群行为干预3个方面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力状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卫生宣传活动的平均开展完成情况为97.8%、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为73.6%、目标人群行为干预指数为0.916,均接近或达到绩效考核标准.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总体开展良好;相关的考核指标是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
作者:苌凤水;孙梅;李程跃;于明珠;张瑜;汪华;汤善健;陈文;罗力;李晓姣;李萍萍;郝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能力状况并检验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能力数据,从职工培训教育、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应用研究情况3个方面评价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能力状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岗位技能培训率、继续医学教育合格率分别为84.6%、85.8%,低于绩效考核标准;专业人员下基层指导人均天数为25天,专业人员指导覆盖率和对下级单位专业培训率分别为97.7%和106.2%,均大于绩效考核标准;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获奖的完成情况分别为67.7%和65.9%,专业人员年人均论文发表数为0.32篇/人,均低于绩效考核的标准.结论:全国省级疾控中心的岗位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应用研究能力需要重点加强与提高;同时也验证了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考核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李程跃;王颖;孙梅;张瑜;汪华;陈政;陈文;朱道立;吕军;李萍萍;曾伟;郝模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