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笑微;陈优;顾陈韵
本研究为探索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对公共卫生学科建设的作用,采用了建设成效情况分项评估、同行比对评估、专家总评估3种方法对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分析.3种评估方法结果基本一致,表示该评估结果还是较为客观、全面的.
作者:黄葭燕;谷茜;陈英耀;张勘;王剑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医院财务主管的岗位胜任力要求,同时,对影响医院财务主管各类胜任力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以山东省二、三级医院410位医院财务主管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影响财务主管胜任力的各类因素.结果:确认了5类共14个医院财务主管的重要岗位胜任力,明确“在岗时间”和“职称”是影响医院财务主管岗位胜任力的重要因素,而具体细化到不同类别的胜任力,其影响因素也会有所差别.
作者:张宏;陈哲娟;董先雨;邱枫林;王洁贞;方素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根据上海市公立医院网站营销评价指标对已建立网站的上海市公立医院网站现状进行评分,以了解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公立医院网站营销状况,以及目前上海市公立医院网站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李岚;薛迪;邓亚新;徐珉华;张烨菲;潘常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明确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疾病防制工作开展的状况,并通过绩效考核检验该部分指标的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全国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相关数据,从结核病防制、乙肝防制及艾滋病防制3方面工作与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比较后判断其达标情况.结果:2009年所有省份均实现了DOTS策略全覆盖;新涂阳病人发现率平均为75.0%;结核病病人系统管理率平均为85.6%,距离考核标准规定的95%仍有约10个百分点的差距;20个省的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达标县(区)比例为100%,但仍有3个省低于60%;9个省份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覆盖率达标县比例为100%,达标县比例低于60%的省仍有10个.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疾病防制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结核病病人的系统管理以及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仍待加强.重大疾病防制部分的绩效考核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省级疾控中心的现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刘鹏程;孙梅;王颖;李琦;陆耀良;何晓军;梁鸿;周志俊;苌凤水;李冬凉;李松光;郝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为了加强完善绩效考核研究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使绩效考核实践更易于操作,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争议问题,对部分考核指标的界定、标准、权重设置等提出了完善思路;针对考核中存在的自评修饰现象,课题组认为可通过绩效得分与完成度、与指标填报错误、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规律的把握进行校正,并逐步采取“机构自评+逻辑分析判断+现场重点考核”的形式进行考核;同时,通过对现有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信息平台的进一步开发,使其逐步升级为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与决策平台.
作者:孙梅;苌凤水;王颖;汪华;陈政;施培武;朱道立;屈卫东;励晓红;刘鹏程;李冬凉;郝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验能力状况并检验实验室检验能力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验能力数据,从实验室A类检验项目开展情况、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实验室质控3个方面来评价实验室检验能力状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实验室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平均为84.3%,达标省份比例为62.5%;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全部省份达标;实验室质控覆盖率平均为85.6%,达标省份比例为84.4%.结论:实验室A类检验项目开展和管理工作总体较好,但部分省份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仍需加强;实验室检验能力部分的考核指标是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
作者:孙梅;李程跃;王颖;于竞进;于明珠;张瑜;林尚立;汤善健;苌凤水;陈飞;李晓姣;郝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区级精神卫生中心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马斯勒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及一般情况问卷为评定工具,对114名区级精神卫生中心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倦怠的3个维度中,未婚医务人员低成就感维度分数显著高于已婚医务人员;不同职称之间低成就感维度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初级职称分数高,倦怠程度强;不同工作年限医护人员之间情绪衰竭维度中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工作年限为5~9年及20~29年组别分数高,倦怠程度强.结论:区级精神卫生中心医护人员在职业倦怠项目上存在不同维度的职业倦怠,应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体制,使医护人员有良好的心境投入工作,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林笑微;陈优;顾陈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北疆5地区的县级医院进行服务效率的评估,分析该地区县级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北疆5地区县级医院中,多家医院存在规模和(或)技术效率问题,为使DEA无效医院达成总体有效,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升技术调整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和(或)调整医院规模,使医院逐步进入协调发展的轨道.
作者:彭永波;马龙;古丽巴哈尔·卡德尔;丁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状况的分析,来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类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普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A类设备配置率、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率等相关指标.结果: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A类设备的配置率为78.6%,较2005年提高31.4%,但只有10个省的A类设备配置率完全达标;检验设备正常运行率平均为95.5%,43.7%的省份与95%的标准有一定的差距.结论:我国省级疾控中心的实验室配置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距标准仍有差距.
作者:王颖;苌凤水;孙梅;施培武;雷杰;李琦;陈英耀;屈卫东;罗力;李萍萍;曾伟;郝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建设状况的分析,来验证基本建设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普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各类工作用房建筑面积等相关数据.结果: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均建筑面积为66.8m2,相比2005年增加了19.1%;实验室面积所占比例为41.8%,总体己达标;综合考虑人均建筑面积与实验室面积所占比例两项指标,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建设平均达标率为91.0%,仅有14个省完全达标.结论: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工作用房配置状况明显改善,为机构履行职责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但西部地区工作用房建设需要继续加强,结构有待优化.
作者:苌凤水;李程跃;王颖;陈政;施培武;雷杰;陈英耀;吕军;李晓姣;李萍萍;郝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明确2009年我国省级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的基本状况,从区域考核层面验证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逻辑性以及现实可操作性.方法:调查全国32个省级区域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17个绩效指标,从总体绩效、类别和维度3方面来评价其绩效情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区域总体绩效得分74.2分,低于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89.1分;平均完成度为62.6%,低于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82.1%.其中传染病预防控制完成度较高达到87.0%,而慢病预防控制、运行保障和健康危害监测评价与干预完成度仅为38.7%、58.7%和62.6%.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区域绩效总体情况相对较差,且低于同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运行保障尚待加强,慢性病防制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需加大重视.
作者:孙梅;李程跃;王颖;于竞进;于明珠;张瑜;姜庆五;汤善健;励晓红;李松光;刘鹏程;郝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通过分析医学学科整合的背景、趋势及必要性,介绍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展示医学学科整合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揭示学科整合是医学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赵江霞;康琦;俞思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结合当前医院人力和资产管理的问题,分析了构建绿色医院人力和资产效率指标的思路,提出了绿色医院人力和资产效率指标的主要内容.
作者:唐靖一;罗蒙;王岚;万锋;朱永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力状况并验证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力数据,从主要卫生宣传活动、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目标人群行为干预3个方面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力状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卫生宣传活动的平均开展完成情况为97.8%、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为73.6%、目标人群行为干预指数为0.916,均接近或达到绩效考核标准.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总体开展良好;相关的考核指标是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
作者:苌凤水;孙梅;李程跃;于明珠;张瑜;汪华;汤善健;陈文;罗力;李晓姣;李萍萍;郝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政投入状况的分析,来检验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普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防治专项经费相关投入指标等.结果:2009年人均财政投入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分别为5.42万元和2.70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79.5%和78.4%,每服务人口防治专项经费为2.23元,比2005年增加283.7%.机构总收入中财政投入所占比例从2005年的54.5%增加到67.2%,服务收入占比则从41.0%降到27.4%,但财政投入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支出的比例平均只有59.3%.结论: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政投入状况总体改善,但仍需健全;未来需要调整财政投入结构,着力增加人员和公用经费的投入.分析过程和结果表明,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指标是科学合理、可操作的,通过保障财政投入,可有效改善机构总体绩效.
作者:王颖;苌凤水;李程跃;汪华;陈政;施培武;朱道立;陈文;孙梅;陈飞;李晓姣;郝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第一批试点地区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方法:利用第一批试点地区2004 -2010年各省统计报表数据,对基金运行的关键性指标进行纵向对比分析.结果:经历7年的运行第一批试点地区的参合率达到96%,累计筹资超过591亿元,受益面和受益水平也有显著提高;基金支出规模增幅较快,基金支付范围不断扩大,除住院,普通门诊外还兼顾了分娩、大额门诊等;基金的流向主要在县内医疗机构;基金的使用率较高,近年来保持在85%以上.结论:新农合目前仍缺乏长效稳定的筹资机制,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方案,也面临基金超支的风险.
作者:付晓光;任钢;程念;汪早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主要分析了目前医院后勤保障服务存在的问题,并从医院后勤的科学管理、优质服务、运行高效等方面探讨实现高效后勤的解决之道,旨在引出绿色医院高效后勤评价指标.
作者:魏建军;朱永松;张建忠;王伟;陈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在医疗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由成本核算延伸至成本管理,介绍了成本管理体系建立的一般方法.
作者:王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管理能力状况,并通过绩效考核实践检验该部分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利用等方面数据,从网络建设评价指数、信息利用率等指标入手,与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比较后判断其达标情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全国信息网络建设指数平均达到了0.805,信息报告评价指数平均水平为0.965,信息检索评价指数平均水平为0.854,数据分析评价指数平均水平为0.917,发病趋势预测评价指数平均水平为0.853,平均信息利用率为97.6%.结论:省级疾控中心信息利用状况较好,但是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收集和分析方面存在各省开展不均衡的状况.
作者:吕军;苌凤水;李程跃;马家奇;于竞进;于明珠;姜庆五;林尚立;孙梅;郑乐乐;陈飞;郝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能力状况并检验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能力数据,从职工培训教育、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应用研究情况3个方面评价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能力状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岗位技能培训率、继续医学教育合格率分别为84.6%、85.8%,低于绩效考核标准;专业人员下基层指导人均天数为25天,专业人员指导覆盖率和对下级单位专业培训率分别为97.7%和106.2%,均大于绩效考核标准;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获奖的完成情况分别为67.7%和65.9%,专业人员年人均论文发表数为0.32篇/人,均低于绩效考核的标准.结论:全国省级疾控中心的岗位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应用研究能力需要重点加强与提高;同时也验证了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考核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李程跃;王颖;孙梅;张瑜;汪华;陈政;陈文;朱道立;吕军;李萍萍;曾伟;郝模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