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翔;颜鑫;李辉
目的 了解玉林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今后针对性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年到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VCT门诊求询者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96名求询者中,男性338人,女性258人,以20~39岁为主,占56.04%;求询者以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占多数,占69.29%.检出HIV阳性106例,阳性率为17.79%,以≥40岁年龄阳性率高为29.58%.感染途径为非婚异性性行为占21.26%,其次为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感染占19.15%.结论 玉林市艾滋病的传播以件途径为主,中老年人群逐渐成为我市艾滋病防控关注的重点.
作者:全信斌;林瑞玲;叶瑞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2007~2011年青岛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情况.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青岛市2007~2011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数据,采用估算接种率、差值(D值)、比值(R值)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2007~2011年青岛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乙型肝炎疫苗、A群流脑疫苗、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常规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均大于99%,估算接种率为99.82%~135.99%;D值评价显示,评价为可信的指标占11.43%,评价为可疑的占48.57%,评价为不可信的占40.00%;R值评价显示,除2008、2009年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外,各种疫苗应种人数基本符合逻辑.结论 2007~2011年青岛市常规免疫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估算接种率偏高,接种率监测数据报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肖婷婷;董海英;管境;林鹏;杨峰;李晓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济南市高温中暑事件发生状况,分析高温中暑病例特征,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对2007~2012年济南市上报的高温中暑事件及发生的高温中暑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2年济南市累计报告高温中暑事件18起(1起为Ⅱ级事件、17起为Ⅲ级事件),发病117例,死亡35例.18起高温中暑事件中,7月发生11起,发病89例,死亡19例;8月发生6起,发病27例,死亡15例(其中2例发病时间为7月,其中1例死亡时间为9月);6月发生1起,发病1例,死亡1例.117例病例中,40~92岁的中老人100例;35例死亡病例中,农民20例,工人(含民工、环卫工)6例.结论 8月是高温中暑的高发季节,中老年年人、农民和工人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
作者:王晓婷;张军;孙洁;徐凌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济南市历下区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济南市历下区2006~2010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历下区手足口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地区分布以姚家办事处发病率高,为477.09/10万,泉城办事处发病率低,为37.63/10万,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5~7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62.94%.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多,占发病总数的89.36%.结论 历下区手足口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分布差异较大,5岁以下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要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力度,采取各项措施,降低发病,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作者:孙芳;孙玲;刘倩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章丘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10年章丘市HFRS监测与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0年累计报告HFRS病例190例,年均发病率为2.72/10万.HFRS发病率,2004~2010年分别为7.82/10万、3.21/10万、2.10/10万、1.30/10万、1.90/10万、1.39/10万、1.30/10万.2004~2010年年均发病率,南部山区为4.59/10万,中东部丘陵地区为2.71/10万,西北部平原地区为1.67/10万;男性为3.93/10万,女性为1.51/10万;9~19岁为6.19/10万,20~34岁为3.38/10万,35~44岁为3.93/10万,45~59岁为3.51/10万,≥60岁为6.68/10万.发病的季节性不明显.190例病人中,学生占3.63%,农民占81.05%,其他人员占15.32%;轻型占80.00%,中型占17.89%,重型占1.05%,危重型占0.52%,死亡1例;医疗单位报告临床诊断病例12例,实验室诊断病例178例.经血清学复核的32例中,Ⅰ型占3.12%,Ⅱ型占90.63%,未分型占6.25%.结论 2004~2010年章丘市HFRS发病率逐年下降,血清学分型主要是Ⅱ型.
作者:宋兴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化学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德国小蠊抗药性的产生经常会导致适合度缺陷,伴随有适合度代价,即抗性个体常表现出发育速率较慢、存活率和生殖力较低等生物学特征.本文从德国小蠊抗药性发展、抗性适合度变化及抗性机制与适合度关系方面阐述德国小蠊的抗药性与生物适合度的关系.
作者:张园园;霍新北;刘浩;苏乃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平阴县城区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携带状况,为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1~2012年,在平阴县城区随机抽查驻地5所中小学部分在校学生,采集手指末端血,用胶体金标法(GICA)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 检测3 076名中小学生,检测出HBsAg阳性28名,阳性率为0.91%.HBsAg阳性率,男生为1.09%、女生为0.73%(P>0.05);高中生(1.88%)高于小学生(0.36%,P<0.01).结论 加强免疫规划管理,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是控制乙肝重要策略,学校落实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工作制度,消除免疫空白,终止校园发生新的乙型肝炎感染者.
作者:孟祥信;侯静;王永贞;苗万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6月,选择盘锦市职业技术学院的三个年级的36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366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35.52%,其中男生为37.61%,女生为32.14%(P>0.05);一年级学生为21.77%,二年级学生为50.42%,三年级学生为34.96%(P<0.01);理科学生为29.55%,文科学生为100.00%(P<0.01).55.46%的学生参加了艾滋病防治相关的活动,75.96%的学生认为学校很有必要开展艾滋病防治活动或设置课程,愿意选择获得艾滋病防治相关手册、海报作为健康教育类型的分别占39.89%和34.70%.结论 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总体较低.
作者:郑扬;李环;崔彦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的措施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在淄博市第一医院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产科门诊筛查出的HBV携带者孕产妇165例,建立完善的产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筛查制度,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实施孕妇和新生儿免疫阻断,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结果 165例HBV携带者孕妇分娩的165名新生儿,半年后随访了165例,仅3例阳性.结论 通过加强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围产期免疫阻断和护理干预,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作者:刘业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济南市长清区2012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妇幼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年长清区12家医院分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结果 2012年辖区围产儿及出生监测3 571人,出生缺陷儿23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44.08/10万.23例出生缺陷儿中唇腭裂(6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和神经管畸形(4例),死亡14例.结论 出生缺陷儿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孕前咨询、孕期保健工作,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加强优生优育科普知识的宣传,减少残疾儿的出生.
作者:王秀芝;张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男男性行为(MSM)人群梅毒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该省MSM人群的梅毒控制措施,并为今后评估梅毒预防宣传工作效果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2011年10月,对福州、泉州、龙岩地区572名男男性行为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572人,年龄18~70岁,平均30.59±9.08岁,其中20~29岁占51.57%,汉族占98.60%,高中或中专占41.61%,大专以上占28.67%;梅毒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7.62%.梅毒相关知识知晓率,小学及以下者为52.50%,初中者为65.38%,高中及中专者为82.35%,大专以上者为86.59%(P<0.01);福州地区为92.68%,泉州地区为67.00%,龙岩地区为71.95%(P<0.01).调查572人,获取梅毒预防知识的途径是网络的占46.33%,是宣传材料的占44.41%,是书籍的占37.24%.结论 福建省MSM人群梅毒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国家颁布的2015年90%目标仍有差距,应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
作者:林丽;陈舸;张宏;龚苍涛;郑禄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在乡村干部中普及艾滋病知识并评估健康教育培训的效果.方法 2012年7~8月,随机选择柳州市北部的三江县、融安县、融水县各一个乡开展艾滋病知识培训,对所有参加培训的306名乡村干部于培训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培训前后分别调查360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培训前为68.10%、培训后为90.69%(P<0.01),10个艾滋病相关问题培训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乡村干部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为电视的占15.52%、为宣传广告栏的占14.32%、为广播的占11.25%.结论 集中培训能快速提高乡村干部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作者:罗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中老年嫖客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高危行为情况,为制定艾滋病(AIDS)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4~6月对宾阳县中老年嫖客人群进行间卷调查.结果 调查中老年嫖客390名,均来自低档场所,年龄40~85岁,其中50~59岁占30.51%,60~85岁占51.03%;在婚或同居占79.23%;AIDS基本知识知晓率为43.07%;近1年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率的比例为4.62%,近1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21.28%.血清学检测390人,HIV抗体阳性率为1.79%,梅毒阳性率为10.51%,HCV阳性率为0.76%.结论 宾阳县中老年嫖客HIV感染率较高,感染HIV相关行为因素暴露风险较大.
作者:吴颖芳;黄荣练;彭宗林;张世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泰安市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发病情况.方法 对泰安市1999年6月至2012年12月定点助产单位采集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血样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9年6月至2012年12月,泰安市累计活产791 846人,参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筛查的790 261人,增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后,筛查人数为153 412人,筛查率为99.80%.累计确诊遗传代谢病381例,发病率为48.21/10万.其中,CH发病率为27.96/10万;PKU发病率为15.94/10万;CAH发病率为5.21/10万;G6 PD发病率为16.94/10万.1999~2012年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平均发病率,泰山区为37.24/10万,岱岳区为60.55/10万,新泰市为53.07/10万,肥城市为44.58/10万,宁阳县为51.93/10万,东平县为45.89/10万;男性为45.65/10万,女性为51.02/10万.结论 泰安市1999~2012年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发病率较高,发现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主要是CH和PKU.
作者:刘祥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掌握青岛市鼠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鼠密度情况,为制定鼠类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2012年,选择青岛市城镇居民区(居民室内外)、特殊行业(厨房、库房)、农村住户(室内外)各一处,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结果 2006~2012年青岛市共布夹47 316次,捕鼠179只,平均鼠密度为0.39%.平均鼠密度,2006~2012年分别为0.57%、0.40%、0.23%、0.21%、0.42%、0.33%、0.59%;小家鼠、褐家鼠、黑线姬鼠分别为51.96%、45.81%、2.23%;鼠密度高峰在10月份,为0.49%;农村住户平均鼠密度高为0.63%.结论 2006~2012年鼠密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作者:王伟;姜洪荣;赵勇进;段海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为了解寿光市农村人群慢性病流行现况,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3~5月,在寿光市随机抽取9个村,对其中30岁以上村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患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体检.结果 合计调查30岁以上农村入群10 557入,各种疾病患病率,高血压为47.28%,糖尿病为5.38%,冠心病为2.30%,脑卒中为1.69%.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大呈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寿光市农村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大呈明显上升趋势.
作者:丁峰;郭昊;郭秀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一起布鲁氏菌病疫情的调查处理报告,为在今后处理此类事件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2013年3月对济南市一起布鲁氏菌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检验结果与处理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本次布鲁氏菌病疫情发现确诊病例1例、8名密切接触者经血清学检测确诊携带者1名.结论 重点行业人员对该病防护意识差,有可能造成该病暴发流行,应加大宣传等防控力度,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保护群众健康.
作者:戴志翔;颜鑫;李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峨山县2010~2012年女性性工作者(FSWs)艾滋病(AIDS)知识和相关危险行为情况,为在该地该人群中实施控制AIDS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2年,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峨山县300名FSWs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HIV和梅毒抗体.结果 2010~2012年,合计监测FSWs 300人,平均年龄29.51±7.92岁;初中文化者占50.00%;在婚者占46.00%;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9.67%.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2010~2012年,分别为99.00%、100.00%、100.00%(P>0.05).调查300人,第1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平均年龄为24.52±5.21岁,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占95.67%,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93.67%,每周接待客人数为7.00±2.00人.第1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年龄、近1次性关系安全套使用情况、近1个月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频率、平均每周接待客人数3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计检测300人,HIV阳性的1例,梅毒抗体阳性的1例.结论 峨山县女性性工作者HIV感染呈低流行水平态势.
作者:普洪学;何仕友;杜忠芬;管艳;李林明;普洪章;李永明;付金翠;郭春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早期护理干预中应用奥瑞姆自理理论的效果.方法 选取解放军89医院2010年2月到2011年2月间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50例患者应用奥瑞姆自理理论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常规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评分为(67.3±4.6)分,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评分为(83.2±3.2)分,常规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评分明显的低于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常规组和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总评分分别为(67.7±5.3)、(68.1±5.1)分;干预前常规组和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常规组和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总评分分别为(71.3±5.5)、(84.6±4.7)分;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常规组和干预组组间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7.5±1.1)、(6.0±0.6)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早期护理中应用奥瑞姆自理理论进行干预是可行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认识,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马光;王婷婷;李玉萍;王忠平;李彬;潘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福州市高危人群性行为、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与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丙肝病毒(HCV)感染状况,为决策部门评估防治工作效果及制定防治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年4~6月福州市监测点暗娼、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孕产妇、流动人群和男性长途运输司乘人员血清学检测和AIDS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合计检测7类人群2 797人,HIV抗体阳性率为1.57%,梅毒抗体阳性率为3.54%,抗HCV阳性率为6.33%.其中,暗娼梅毒抗体阳性率、抗-HCV阳性率分别为1.58%、0.23%;吸毒者HIV抗体阳性率、梅毒抗体阳性率、抗-HCV阳性率分别为0.23%、7.22%、38.83%;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抗体阳性率、梅毒抗体阳性率、抗HCV阳性率分别为12.79%、10.10%、0.67%;性病就诊者HIV抗体阳性率、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5%、6.25%;孕产妇梅毒抗体阳性率、抗-HCV阳性率分别为1.25%、0.25%;男性长途运输司乘人员抗-HCV阳性率为0.25%.AIDS知识知晓率,暗娼为90.32%,男男性行为人群为86.53%,吸毒人群为52.60%,男性性病就诊者为56.75%,孕产妇为61.00%,流动人口为84.39%,男性长途运输司乘人群为61.79%.安全套使用比例,暗娼人群近1个月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用的占52.25%;吸毒者近1年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用的为32.88%;男男性行为者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时每次都用的占45.38%;男性长途汽车司乘人员近1年与小姐(暗娼)发生过性行为时每次都用的占17.65%.结论 福州市对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综合干预工作已经取得效果,对吸毒人群、男性性病就诊者和男性长途运输司乘人员的的艾滋病性病宣传干预措施有待加强.
作者:刘梅艳;张宏;陈传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