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从卫生部1989年12号文件确立麻醉学科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以来,我国的麻醉学事业走过了飞速发展的20年.发展中的麻醉学是现代临床医学中一个具活力的学科之一.麻醉工作是高风险的医疗行为,为了做好临床麻醉工作,必须掌握麻醉基础理论和熟练地应用各种麻醉技术操作,还要熟悉各种病情手术的特点,结合病情确定麻醉方案,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充分估计麻醉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和预防措施,并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处理的方案.针对这样一个具有高风险的科室,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李丽华;李宛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护理技术操作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规范的护理技术操作不仅能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还能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但在临床考核中发现,操作脱离实际,查对流于形式,缺乏个体针对性.近年来护理部在规范护理操作培训上下功夫,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取得一定成绩.
作者:刘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改变传统平卧位达到减少因膀胱灌注药物外渗引起的会阴部并发症.方法 随机将72位女性膀胱灌注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平卧位,B组采用平卧、臀部抬高10cm方法 行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结果 A组灌注引起的常见并发症有7例,占19.4%,而B组并发症2例,占5.6%左右.结论 臀部抬高10cm对女性患者行膀胱灌注能减少因灌注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各种会阴部不适.
作者:夏炽;李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临床实习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当前由于医疗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冲击等各方面的影响,临床实习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加强临床实习管理,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值得我们去深思,现分析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作者: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以头痛、眼胀、眼压升高伴视力、视野、视神经损害、视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眼病.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多见于中老年病人.让病人了解情绪激动,精神创伤,过度劳累,暴饮暴食是该病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多数患者存在紧张,焦虑,孤独,猜忌的心理.针对患者心理问题,采取疏导与劝慰、解释与鼓励等心理护理,对稳定患者情绪,尽快控制眼压,为进一步手术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的22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治疗及青光眼的知识健康宣教总结如下
作者:孙国英;陈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0例病人的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8项急诊生化指标.结果 血清和血浆中钠、氯、钙、尿素、肌酐、二氧化碳的测定结果 基本一致(P>O.05),葡萄糖和钾存在差异(P<0.05).结论 肝素抗凝血浆适合于检验上述8项急诊生化项目,可快速报告结果 ,但需要注意钾离子在血浆和血清中存在着恒定的浓度差,应该予以纠正.
作者:李萌;樊豫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在整个医学学科教育中是关键一环,直接关系到医学教育的质量,然而由于诊断学学时有限,涉及的医学概念及相关医学学科甚多,并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这对初学临床课程的医学生来说绝非易事,这种情况下诊断学教学如何开展,本人连续9年从事诊断学教学工作,就诊断学的教法改革做了一些总结.
作者:王居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血尿常见泌尿系统疾病.根据血尿来源的不同分为肾性血尿、非肾性血尿和混合性血尿.我们用显微镜计数尿液中红细胞及观察尿液中红细胞形态的方法来判断肾小球性血尿,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
作者:王明良;范金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胸痛是指病人胸部的一种不适或疼痛,是门诊患者就诊的常见原因.胸痛的原因很多,可分为心源性与非心源性两大类.心源性胸痛是指由心脏疾病引起的,临床上可由心电图、心肌灌注及冠脉造影检查确诊.典型的心源性胸痛为冠心病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非心源性胸痛(non-cardiac chest pain,NCCP)是反映胸痛与冠状动脉疾病无关,可由多种疾病引志,病因包括:食管源性胸痛、消化性溃疡、精神障碍、肋间神经炎、胸膜炎等胸壁局部肌肉筋膜软骨的疾患.
作者:杨小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122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后的护理.方法 维持循环稳定;加强水、电解质及体温的监测和护理;严格气道管理.结果 122例患儿无并发症发生,都痊愈出院.结论 严密的监测,精心的护理,是保证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美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更年期综合症多在绝经期人群,是部分女同志在卵巢功能逐渐消退前后,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造成的,包括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作者:刘世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方法 对47例射频靶点热凝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并严密观察.结果 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效率74.1%,一例较严重的严重并发症,显示此种治疗有效可能为非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提供了新的方法 .结论 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减轻脊髓压迫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早期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后期功能锻炼可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郭红辉;张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社交焦虑障碍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一种心理疾病,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在国内外已受到学术界的积极关注,成为近年来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社交焦虑的病因、影响因素、干预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
作者:鲁露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而急诊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综合性的医学学科,其重要性正被人们进一步认识和关注.由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和不稳定因素,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而这些心理压力若处理不当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失衡现象,会使护士的自身生活质量下降,对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护士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害.影响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作者:任青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科24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发生原因,总结治疗方法 .结果 24例病人中肥胖16例,滞产12例,合并糖尿病2例,贫血3例,产后出血3例.结论 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滞产、合并糖尿病、贫血、失血、休克有关,术前积极治疗合并症,术中精细操作是降低发生率的关键,及时发现切口脂肪液征象,加强治疗,可促进切口愈合.
作者:谢丽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干部老年住院患者对陪护的需求,为提高陪护质量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院45名干部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无论患者生活是否能自理,88.89%的患者希望住院期间有人陪伴;住院患者中,家属(配偶、子女)陪护的占82.23%,护工陪护的占17.78%;由于亲人工作太忙或其他原因不能由亲人陪护时,82.22%的患者希望能够提供职业陪护.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对陪护具有一定的需求,医院可以成立职业陪护中心,健全陪护制度,加强医院管理,满足老年住院患者的需求.
作者:齐爱娇;章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总结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包括客观因素、人的因素、医学卫生因素等,探讨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认为实施细节化的管理可以避免和减少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杨英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血管检查方法.动脉法数字血管造影,成像清晰,造影剂用量少,方便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减少了由于大剂量造影剂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全脑血管造影是神经科常用的检查方法,在脑血管性疾病及某些脑肿瘤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自2003年3月~2009年8月间我科开展脑血管造影术共181例,现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叶迎芳;周海晏;汪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当前护理纠纷增多的现状,寻求有效途径,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方法 通过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注重护患沟通技巧.结果 全面提升护士素质,让病人感受到人文关怀,使护患关系更融洽.近两年本科室护理纠纷为零.结论 通过提升护士素质,患者和家属都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关怀、爱护,促进了护患间的理解,有效减少了护理纠纷.
作者:姚娟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患者,男,48岁.15年前右侧额头部皮下血管逐渐隆起,至今在头皮处呈蛇形迂曲血管,在右侧额顶发际处形成凸起的血管团,触之有动脉搏动感.患者没有肢体运动障碍,但有头部不适症状.
作者:赵红;郎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