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玉光
目的 观察序贯应用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方法观察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5年1月该院住院观察的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7例,随机分为二组.二组患者均给予血小板12单位紧急输注观察.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0.4g(kg/d)共5d观察,之后每15d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0.4g/kg1次;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mg/d共4d,随后给予泼尼松口服观察,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为22.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5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序贯疗法观察重症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确切,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祁静波;李迥;张国栋;尚静雅;刘云平;郑景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喘息性疾病住院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 小儿喘息性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接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精神状态差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精神状态差的比例,且观察组患儿精神状态良好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精神状态良好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5.41±1.15)d、吸入方法评分为(7.11±1.73)分,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6.64±1.32)d、吸入方法评分为(5.77±1.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护理对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精神状态,强化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患儿的康复预后.
作者:李建平;李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输尿管囊肿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研究彩超在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2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外科就诊的30例输尿管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的患者均采取超声诊断,并同时行手术病理活检判断肿块的性质,然后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彩色超声检查共发现29例输尿管囊肿,其总得检出率为96.67%,而漏检率为3.33%.结论 对怀疑输尿管囊肿患者通过彩超进行检查,不仅具有高的确诊率,而且操作简便快捷、患者损伤小、费用低,因此推荐输尿管囊肿患者采取超声检查.
作者:张少丹;朱永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分析家庭环境对于医学类类独立学院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利用自制大学生家庭信息调查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的4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使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375份,经SPSS17.0数据软件进行分析后,结果显示,被测者的家庭经济状况、户籍类型及家庭生活地、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抑郁评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测者的抑郁情绪与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类型、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对其的期望值显示出极强的相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家庭硬环境(包含家庭成员结构、资源分配、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影响相对较小而软环境(包含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父母文化水平、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影响相对较大.
作者:赵彬;刘华;张博;朱琳;杨美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同的护理方法通过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共抽取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20例,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所有患者均给外固定架治疗,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护理前后的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和预后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后比较,患者的骨盆状况均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比护理前的护理满意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护理前与护理后的并发症出现情况,显然护理后比护理前并发症出现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护理的临床护理方法对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术后恢复的作用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其安全性好,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赵淑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克罗米芬、来曲唑联合醋酸曲普瑞林(GnRH-a)诱导排卵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克罗米芬组30例采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方案,来曲唑组30例采用来曲唑促排卵方案,当主导卵泡平均直径达18~22mm时,二组均采用GnRH-a0.1mg,皮下注射,以诱导排卵,比较二组月经第十天>14mm卵泡个数、子宫内膜厚度、Gn-RH-a注射日子宫内膜的厚度、成熟卵泡个数、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水平、排卵率、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 克罗米芬组患者第十天>14mm卵泡数多、子宫内膜厚度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a日克罗米芬组成熟卵泡数多、子宫内膜厚度薄、血E2浓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L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比较排卵率、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克罗米芬组OHSS发生率高于来曲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曲唑联合GnRH-a促排卵可以降低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中OHSS发生的危险.
作者:刘宝莲;韩宝生;邱忠君;樊桂玲;宁艳春;吴剑华;刘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单眼弱视者的空间视觉缺损及其与弱视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眼科诊治的单眼弱视患者2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ETDRS数字视力表和OptecR6500视功能检查仪检查其弱视眼和非弱视眼的视锐度和对比敏感度函数,通过分析AULCSF、Smax、Frmax和CutSF等指标分析单眼弱视者的空间视觉缺损特点及其余弱视程度的关系.结果 单眼弱视者弱视程度与双眼对比敏感度AULCSF差值表现出负相关的关系(r值为-0.83,P<0.01),弱视眼视锐度与AULCSF、Smax、Frmax、CutSF表现出负相关的关系(r值分别为-0.68、-0.73、-0.56和-0.80,P均<0.05);不同弱视程度者的视锐度、AULCSF、Smax、Frmax、CutS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弱视者的弱视眼与非弱视眼Smax和CutS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弱视者弱视眼与非弱视眼AULCSF、Smax、Frmax、CutS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弱视程度者弱视眼各空间频率下对比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单眼弱视者随着弱视程度加重,弱视眼空间视觉功能逐渐减退,视觉系统高频端分辨率逐渐减弱,佳对比度识别能力逐渐降低,适空间频率向低空间偏移.
作者:白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内镜手术治疗神经外科经鼻蝶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06例经鼻堞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103例)和观察组(10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模式护理.观察二组的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别为(46.88±10.48)分和(41.68±12.37)分,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1.81±0.23)分和(0.32±0.11)分,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对经鼻蝶神经内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之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降低患者的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程度.
作者:赵宏英;王西玲;曹文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危险因素,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正常人群的差异,与之相关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指南中糖尿病足患者6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98例(对照组).收集二组人群年龄、性别、患糖尿病时间、痛觉、温度觉、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等情况及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等基本的临床资料.并对上述所有因素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对比分析糖尿病足组与对照组基本临床资料年龄、患糖尿病时间、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糖化血红蛋白、温度觉异常、痛觉异常及自主神经异常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年龄、患糖尿病时间、空腹血糖、高教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温度觉、痛觉、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在糖尿病足的发病过程中为重要的危险因素.③经过良好的护理,65例(95.6%)患者痊愈出院,3例(4.4%)患者因内科治疗无效转外科行截肢治疗.结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长期作用的结果,糖尿病足具有自身的一般特点:其与年龄、糖尿病史年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温度觉异常、痛觉异常及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有关,良好的护理可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王顺利;徐玉;罗永萍;莫玲玲;王光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PASS直丝弓矫治器治疗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阻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唐山市口腔医院替牙期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倾斜压迫上颌第二乳磨牙远中根并有不同程度吸收的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7~11岁,平均9岁零2个月,替牙列,拔出上颌第二乳磨牙,让上颌第一恒磨牙自行萌出,呈近中倾斜状态.第一阶段PASS直丝弓矫治器结扎0.012Ni-Ti弓丝轻力直立上颌第一恒磨牙;第二阶段0.016澳丝保持第一阶段结果并Ni-Ti推簧推上颌第一恒磨牙向远中,恢复到正常位置.结果 所有患者上颌第一恒磨牙牙冠均向远中移动(PTV-U6)4.7mm(P<0.05),每侧可提供约5mm间隙供给上颌第二前磨牙萌出,上颌第一恒磨牙远中倾斜(SN-U6)8.2°(P<0.05),上前牙唇侧倾斜(SN-U1)0.5°(P<0.05),上下磨牙达到中性咬合关系或中性偏近中咬合关系,治疗时间4.0~6.0个月,平均5.1个月.结论 PASS直丝弓矫治器是治疗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阻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培光;李晓晨;樊哲;张雷;李云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ICU牧治的84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5月)40例及观察组(2013年6月-2014年6月)44例,对比分析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道糜烂、声带受损、声门水肿、气管坏死、溃癌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特级护理、病房管理、文书管理、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品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能有效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月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诊治的122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二组(各61例),对照组行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二组手术前与麻醉前生理及心理变化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二组手术前生理指标水平相当(P>0.05),而麻醉前观察组SBP、HR指标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并且观察在二组麻醉前心理状态均较手术前发生明显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更大(P<0.05,P<0.01);观察组出血、胃肠道不适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3.44%显著高于对照组72.13% (P<0.05).结论 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均具积极影响,同时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晓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行机械通气的要幼儿重症肺炎的患儿,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择32例进行机械通气的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在机械通气后同时检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选择机械通气后30min、1h、6h、12h、24h,5个时间点进行检测.结果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具有正向关关系(r=0.8210,P<0.0001).结论 进行机械通气的婴幼儿重症肺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可用于判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可以作为调整呼吸机参数的依据,减少动脉采血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霞;李少莉;马咏梅;王彩梅;樊英;薛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对持续血液净化对重型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对该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重型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持续的血液净化对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1、IL-2、IL-6、IL-8、IL-10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mad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变化.以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与患者持续血液净化前相比,血液净化后患者的心率、平均肺动脉压和肺动脉锲压的异常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也得到显著的恢复(P<0.01;P<0.05);研究也发现患者经过血液净化后血清中的IL-1、IL-2、IL//IL-8和IL-10水平明显降低,TGFβ、Smad1和Smad3表达明显下降,与患者接受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持续血液净化能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和增高的炎症因子水平发挥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征患者的作用.
作者:陈建;庞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其利弊.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12日-2014年12月12日在该院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的患者104例,这些患者在进行常规的治疗上使用机械通气进行辅助治疗,比较患者在使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前后的各项体征指数,如血压变化情况,肺叶形态的变化,还有hs-CRP的浓度改变量等,同时在机械通气前和在无需使用机械通气的24h后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分.结果 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后,患者都能有较好耐受,之前呼吸困难的症状均得到了好转,心跳频率与呼吸都趋近于平缓,血压值也有了好转.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的治疗中,使用机械通气能有效地使患者的症状减轻,减轻了心肺负担.
作者:孟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左心室室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诊治的85例左心室室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并发症以及随访1年存活率.结果 本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主要表现在体外循环时间、单例患者移植血管数量、辅助呼吸时间等多方面;本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1.76%;跟踪随访1年后患者存活率为92.94%.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左心室室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疗效及预后均良好,并且1年内患者存活率较高,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葛玉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目前有多项研究提示痰microRNA可作为肺癌的诊断标记物,但研究结论尚不一致,此次研究拟系统评价检测痰microRNA对肺癌的综合诊断价值.方法 在PubMed、Embase、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利用检测痰microRNA诊断肺癌的文献.QUADAS评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Meta-Disc 1.4软件计算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及其95%可信区间.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共有9篇文献1 372例研究对象纳入本次Meta分析,检测痰microRNA对肺癌的综合诊断价值分别为:敏感度为0.73,特异度为0.88,阳性似然比为6.24,阴性似然比为0.30,诊断比值比为21.04.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Q值为0.81.结论 检测痰microRNA对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具有高度的特异度.痰microRNA检测结果的解读应综合参考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验结果.
作者:申孔龙;杜斌;朱智慧;刘彧;胡渝珠;庞才双;申永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瑞舒伐他汀钙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的兔VSMC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的不同浓度刺激,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TGF-β1蛋白质的表达量,RT-PCR检测其基因表达量,并且进行半定量比较.结果 免疫印迹显示瑞舒伐他汀钙在10-7~10-3 mol/L的浓度刺激时均显示抑制TGF-β1蛋白表达,刺激12h后,10-7~10-mol/L的各组之间随瑞舒伐他汀钙浓度增加TGF-β1蛋白表达量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增加其浓度TGF-β1蛋白表达量不但不再减少,反而有增加趋势.RT-PCR结果显示在刺激3h后,10-5~10-3mol/L浓度的瑞舒伐他汀钙组TGF-β1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6h以后,10-7~10-3 mol/L浓度的瑞舒伐他汀钙的五个组的TGF-β1mRNA表达量全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抑制兔VSMC中TGF-β1中蛋白和基因表达,其表达量可在一定范围内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作者:刘长青;刘晓坤;张琦;李斯;刘大伟;田卫;黎洁;许丹;孙淑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82例收治于神经外科的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观察组应用松弛训练,矫正认知等方法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只做常规的手术护理,不做任何的心理干预措施.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围术期的心率血压较对照组明显稳定.由于研究结果P<0.05,提示心理护理对围术期应激反应有作用.结论 心理护理对患者围术期患者的应激反应有缓解作用,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晶;王西玲;赵宏英;韩艳;童亚楠;杨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后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肠癌手术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睡眠、疼痛、化疗中的不良反应、造瘘口的处理等,对照组遵医嘱只接受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接受时间均为4周,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二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护理干预的效果,比较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结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或预防术后并发症,延长患者的寿命,而且有利于患者康复,同时也改善了护患关系,节省了医疗资源.
作者:赵春蕾;王莹;李甲辰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