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康复护理对胸部肿瘤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周静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 胸部肿瘤, 术后, 生活质量, 住院时间, 患者满意度
摘要:目的 对该科收治的胸部肿瘤术后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2014年12月,共82例胸部肿瘤患者收治该院外科特需病房.患者均经病理学结果确诊,并接受相应手术治疗.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二组,其中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另一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额外增加心理护理、指导功能训练、健康教育、家庭康复指导等.干预前后,采用FACT-G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别进行评估.比较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二组患者的FACT-G量表评分均较其接受干预前有显著的改善(P<0.05).观察组的FACT-G量表评分较对照组的改善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平均住院时间(20.6±2.5)d];其患者满意度更高(93.5%患者对护理措施满意).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5±2.0)d,其患者满意度仅为40%.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提高胸部肿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应作为临床常规采用的一种护理干预措施.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行氧驱雾化吸入中应用心理诱导的效果

    目的 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行氧驱雾化吸入中应用心理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分别实施常规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和氧驱雾化吸入治疗联合心理诱导.观察二组的临床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过程联合实施心理诱导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少莉;刘淑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鼻饲喂养器具对机械通气重力鼻饲喂养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鼻饲喂养器具对机械通气重力鼻饲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81例机械通气的患儿按不同年龄分为4组(3~6个月、7~12个月、13~36个月、37~60个月),每个年龄组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的重力鼻饲喂养组)和对照组(传统的重力鼻饲喂养组),观察患儿喂养时有无呕吐、胃潴留、腹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呕吐、胃潴留、腹胀及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比较,3~6个月、7~12个月、13~36个月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在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7~60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在呕吐、胃潴留、腹胀、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患儿在3~6个月、7~12个月、13~36个月年龄组应用改良重力鼻饲喂养耐受性好,营养物质的吸收好,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从而促进患儿康复,降低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

    作者:马秀玲;刘倩;邱忠君;王晓平;孙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多乐氟在固定矫治中预防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在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多乐氟(Duraphat)护牙素在预防牙釉质脱矿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该院正畸科进行治疗的120例,年龄11~15岁,平均13.4岁,其中男71例,女49例,牙齿共计2512颗,拔牙矫治患者92例,不拔牙矫治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处于恒牙列期)分为二组:治疗组(涂多乐氟),对照组(无处理),矫治6个月后由同一位已经过培训的医生对牙面进行检查记录.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左上牙列和右下牙列牙齿涂布多乐氟,左下牙列和右上牙列不做任何处理做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的牙釉质脱矿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结论 多乐氟护牙素是正畸固定矫治中预防牙釉质脱矿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培光;张雷;樊哲;李云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瘦素、胰岛素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关联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肥胖相关的血清因子瘦素(LEP)、胰岛素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联性,为指导OSAHS临床诊治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睡眠室和唐山协和医院耳鼻喉科睡眠室就诊并经过PSG(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131例重度OSAHS患者作为病例组;健康查体的90例非OSAHS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45例BMI≥25的为正常肥胖组,另45例BMI<25的为正常非肥胖组.所有入选对象均使用统一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包括症状、体征、既往史、家族史、血糖、血脂等)等资料填表登记;并对每位入选对象,清晨空腹采血捡测瘦素、胰岛素(Ins).后将数据输入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本研究中,LEP水平在正常对照组低,肥胖对照组次之,病例组高,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1,P=0.092).但以正常肥胖组为对照,LEP暴露水平与OSAHS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LEP水平升高,OSAHS危险性增高(x2=6.45,OR=2.47).Ins水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的Ins水平低,肥胖组次之.Ins水平低的肥胖者,OSAHS的危险性较高,二者关联有统计学意义,表明Ins水平升高,可以降低OS-AHS的危险性(x2=7.87,OR=2.71).结论 LEP、Ins水平与OSAHS均有关联,LEP水平升高,OSAHS危险性增高,Ins水平升高,可以二组降低OSAHS的危险性.

    作者:刘晨;刘阳;徐应军;张盼盼;胡玲玲;黄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HPV16/18感染对宫颈病变早期筛查的价值

    目的 通过高危型HPV16/18感染状况分析,探讨HPV感染对宫颈病变早期筛查的价值.方法 选择227例不同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妇科健康体检者138例作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宫颈脱落细胞HPV16/18感染状况.结果 宫颈炎患者93例,HPV16阳性6例,HPV18阳性4例,二者均阳性1例;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包括CIN Ⅰ、Ⅱ及Ⅲ级)患者98例,HPV16阳性24例,HPV18阳性10例,二者均阳性7例;宫颈癌患者36例,HPV16阳性15例,HPV18阳性5例,二者均阳性9例.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与宫颈癌患者中,HPV16感染较HPV18感染多见,HPV16/18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不同宫颈病变患者的HPV16/18感染的年龄分布也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V16和18感染阳性率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可通过HPV16和18感染的早期筛查,及时发现宫颈病变患者.

    作者:孙尚帛;常玉荣;孙淑丰;冯福民;李淑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质量追溯系统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质量追溯系统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质量追溯系统软件的配合与数据的采集,结合二维条形码技术,实现对消毒供应室的信息化管理,对比分析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的消毒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质量追溯系统后院感知识知晓率、标准预防执行率、手卫生执行率较实施前面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质量追溯系统后锐器伤发生率为2.78%,低于实施前的19.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质量追溯系统后废弃物分类处理、器械清洗效果、检查和包装管理、消毒灭菌效果、工作质量满意度等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质量追溯系统后工作人员理论知识、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量追溯系统提高了记录正确性和工作效率,提高了无菌物品的安全性.对工作人员起到了督促作用,规范了消毒供应室管理流程,节约了管理成本.

    作者:何秀兰;张新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两种营养评价方法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评价的比较

    目的 探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分法(MQ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对腹膜透析(PD)患者营养状况评价的相关性,为PD患者选择营养评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维持性PD3个月以上患者95例应用MQSGA、MIS进行评分与人体测量学指标、生化指标及炎症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QSGA、MIS评分与身体质量指数(BMI)、上臂中段周径(M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中段肌肉周径(MAM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尿素氮(BUN)、转铁蛋白(TF)呈负相关(P<0.05),与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统计分析MQSGA、MIS评分和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论 MQS-GA及MIS评分可准确反映PD患者营养状态,其中MIS与其他营养指标的相关性更好.

    作者:毕光宇;朱巧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误服毒鼠强患儿应用加强血液灌流技术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加强血液灌流在误服毒鼠强(四亚甲基二砜四氨)患儿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干预方法.方法 纳入2010年1月-2015年1月误服毒鼠强中毒的患儿,其中观察组给予加强血液灌流治疗(n=45),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灌流(n=45),并分别搜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45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4.75±2.68)岁;治愈36例,死亡9例;患儿抽搐停止时间(3.96±1.14)d;住院时间(11.7±3.5)d.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4.58±2.24)岁;45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抽搐时间(1.83±0.57)d;住院时间(7.8±2.1)d.结论 通过股静脉进行加强血液灌流能显著降低毒鼠强中毒患儿病死率,缩短抽搐时间、住院时间.

    作者:杨晓莹;李春园;刘建丽;于明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食管溃疡患者的临床内镜特征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溃疡患者的临床内镜特征.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5年4月在该院诊治的老年性食管溃疡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病因组(115例),恶性病因组(48例),不明原因17例.对比分析良恶性病因组患者食管溃疡内镜特征.结果 180例老年食管溃疡患者中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占78.89%;病因主要以反流性食管炎为主,占25.0%;首发症状主要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占37.22%;老年食管溃疡患者性别在良性病因组和恶性病因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病因组相比较,恶性病因组患者内镜特征主要为溃疡直径≥2.5cm,深溃疡、不规则形溃疡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位置、溃疡数目等在良性病因组和恶性病因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食管溃疡好发于老年男性,病因主要以反流性食管炎为主,首发症状主要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恶性病因患者内镜特征主要为溃疡直径≥2.5cm,深溃疡、不规则形溃疡为主.良性病因溃疡患者内镜特征主要为溃疡直径小而浅,以长条形、圆形、类圆形为主.

    作者:赵聪亚;乔京贵;陈继龙;张有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腔镜联合MRI诊断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2例及文献复习

    先天性子宫畸形是导致女性不孕、反复流产及一些产科并发症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上生殖道畸形分为对称型和不对称型,常见的有双子宫、完全性纵隔子宫、不全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等,而单角子宫属于不对称型,在临床上较罕见,65%的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不对称性生殖道畸形更易合并同侧泌尿系统的发育畸形[1].此类患者往往以不孕症、腹部包块、经期腹痛等原因来医院就诊.2014年我院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腔镜诊治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娟娟;卫兵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的护理

    目的 研究分析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的护理.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该院诊断并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阶段护理组,各41例.康复护理组给予患者临床常规护理,阶段护理组在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分阶段护理;分别对二组患者的护理疗效进行评定,并比较.结果 护理后,阶段护理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均明显优于康复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早期、合理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眼眶内真菌感染形成肿块1例并相关文献复习

    真菌是无性繁殖的芽孢真核生物,高需氧型,大多数真菌为腐生菌,造成机会性感染.尽管发病率低,但它能造成致命的危险,真菌感染往往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例如,糖尿病、吸毒、艾滋病、恶性肿瘤病史和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常发生于肺内,但其他部位也可以被感染,如颅脑、鼻旁窦及眼眶,但比较少见,现将我院1例眼眶内真菌感染报告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作者:郭俊男;王建秋;孙戈新;董金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采用SCL-90量表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施测,所得数据统一录入SPSS17.0系统,从而评价心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 ①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在SCL-90的总均分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P=0.83);②对照组患者未经过心理干预术前术后SCL-90上的抑郁(t=0.46,P=0.65)、焦虑(t=0.34,P=0.73)、恐怖(t=0.31,P=0.76)因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CL-90上的抑郁、焦虑、恐怖(t=14.01、15.97、10.33,P<0.01)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陈允恩;张李斌;姜宝顺;胡月明;彭焱;王莹;李丽娜;杜君;朱小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进展

    Whipple[1]于1935年首次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并在1942年进行改进,切除后吻合顺序为胆、胰、胃与空肠吻合,形成今天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已衍生出30余种胰肠(胃)吻合方式[2].作为外科复杂的腹部手术之一,PD是治疗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的主要术式,由于手术时间长、创伤大,虽经过不断的演变、改良,目前大多数医疗中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在30%~40%,病死率已经降至5%以下[3].

    作者:李可;杨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消化内科2013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1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14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于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给予临床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二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7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临床综合护理后,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也相应早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可有效强化患者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为患者预后康复奠定坚实基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芳;李凤莲;杨晓午;刘国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纵隔肿瘤术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纵隔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及应对方式,探讨纵隔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Jalowiec的应对量表(JCS)对84例纵隔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SCL-90总分为143.26±39.25,明显高于国内常模评分,其中突出的问题是焦虑、强迫和抑郁;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呈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均分呈正相关.结论 纵隔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与应对方式有关,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越多,心理健康状况就好,积极的应对方式可减轻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郎红娟;张晶;齐海妮;同黎;张俊叶;商江丽;唐芳守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关节镜手术方法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74例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对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经关节镜行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共计74例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2例,女32例;平均年龄(39.5±21.1)岁;病程33d~4.5年.患者均经关节镜确诊为盘状半月板损伤.经保守治疗后症状不能改善,遂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74例患者中,有50例行盘状半月板成形术(1组),18例行盘状半月板完全切除术(2组),6例行不全切除术(3组).随访0.5~2年.术后1个月,Ikenchi法评价手术效果.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分别采用ROM法对膝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全部患者的异常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一定的改善.总体的手术优良率91.2%,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P=0.37).术后1个月、术后1年,三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屈曲、伸直范围)均较其术前有显著的改善(P<0.05);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无严重并发症.仅2例患者术后第三天出现膝关节肿胀,予对症处理(关节穿刺、抽除积血等)后恢复.结论 临床经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时应大程度的保留半月板功能;除严重撕裂、无法保留者,尽量行半月板成形术.

    作者:王凌;冯德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颞肌外与颞肌下修补手术在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大骨瓣减压术后采用颞肌外与颞肌下修补术式在早期颅骨修补术中的治疗效果,探讨佳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的早期颅骨修补手术临床资料,随机分组,其中32例采取颞肌下修补(颞肌下组),28例采取颞肌外修补(颞肌外组),比较手术术后并发症(皮肤坏死、皮下积液、切口感染、脑损伤及颅内血肿)及随访情况(咀嚼受限情况、有无异物感、癫(癎)、外表形态美观).结果 颞肌下组手术后发生皮肤坏死、切口感染、脑损伤及颅内血肿情况、癫(癎)情况与颞肌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肌下组与颞肌外组的咀嚼受限情况、有无异物感情况、外表形态美观、皮下积液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治疗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中颞肌下修补术式要优于颞肌外修补术式.

    作者:景雪峰;关俊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非布司他对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40例轻中度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非布司他治疗组及别嘌呤醇治疗组各20例,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记录症状和体征.结果 非布司他及别嘌呤醇治疗后患者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下降,非布司他组疗效优于别嘌呤醇组(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非布司他对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朱巧红;毕光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结核病患者全基因组甲基化与抗结核药致肝损伤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血浆中全基因组甲基化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DLI)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接受抗结核化疗6个月内发生ADLI者160例为病例,选择与病例同居住地、年龄相差<5岁、同期未发生ADLI的结核病患者160例为对照.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采集EDTA抗凝血液标本.磁珠法提取血清游离DNA,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全基因组的甲基化水平.SPSS17.0软件用于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比较,既往病史、饮酒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DLI的发生有关.而文化程度、婚姻、居住地、吸烟、职业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和对照甲基化水平分别为(1.48±0.52)%和(8.75±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甲基化水平较低(P<0.05).结论 全基因组甲基化对ADLI的发生有明显影响,低甲基化水平的患者更易发生AD-LI.

    作者:孙淑丰;鲍筝;周剑平;张金玲;冯福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