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李霞丽
目的:观察通脉养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通脉养心丸组与复方丹参片组各30例。结果通脉养心丸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中医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上通脉养心丸更优于复方丹参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慧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性味:味苦、甘、辛,性温;有毒。归经:归肺、肝经。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应用:风寒感冒,鼻渊,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等证。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痤丸治疗青少年痤疮的疗效。方法将近些年用中医治疗的50例作为治疗组,另用32例不愿意服用中药的病例服用西药作为对照组,疗程1~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68%,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0.01)。结论自拟清痤丸治疗痤疮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张天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王治强老师是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湖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级专家之名老中医,业医50载,学验俱丰,尤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独特的治疗经验。王师善于辨证施治,用药精到,疗效显著。
作者:刘中华;王昃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研究了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桂枝的应用。从桂枝的应用范围、桂枝的功效和配伍、桂枝在《金匮要略》中应用方剂统计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研究桂枝的配伍规律,从而达到提高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能力。
作者:徐凌;孙善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痰热清与抗生素联用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痰热清与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一个疗程(7天),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等指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与抗生素联用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时,疗效确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可作为临床急性支气管肺炎的常规疗法。
作者:赵文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经验等几方面对李丽芸教授治疗流产疾病进行论述。李教授认为本病“正气虚”为疾病发生之根本,主要是肾精不充、脾肾亏虚、气血不足;“邪气盛”为促动因素,主要包括肝气不舒、瘀血内阻、邪毒内犯。“正气虚”贯穿于流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在治疗上合理运用驱邪和扶正法,分期论治,流产期以驱邪为主,流产恢复期、流产后期以扶正为主,辨证用药,疗效显著。
作者:陈小姗;黎霄羽;李丽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机体防御功能尚未完善,气候多变之时,六淫邪气易由口鼻皮毛而入犯其肺卫,使肺失宣降而致咳嗽,临床以热咳为多,但又因小儿寒热不知自调,易贪寒凉,故寒咳亦不少见,导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常以杏苏散为基础方,予以加减治疗小儿咳嗽,临证施治,疗效确切。
作者:杨克飞;胡淑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单兆伟(1940年10月~)男,江苏南通市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早期受业于孟河学派名医马培之、贺继衡再传弟子张泽生教授,尽得薪传。从事消化系统病症研究四十余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于侧,收益匪浅。总结其临床辨证治疗糜烂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经验,以飨同道。
作者:徐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配合穴位贴敷提高疗效的临床研究。方法将8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中医辨证为肝郁痰凝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内服中医汤剂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中药汤剂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乳房肿块直径及疼痛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配合穴位贴敷组)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单纯口服中药的对照组20%,经Riidit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乳房疼痛改善,肿块硬度、范围、大小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提高疗效肯定,尤其是缓解乳房疼痛、消散肿块方面作用明显。
作者:闫华;李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在中医的临床治疗中,经方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它不仅治愈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还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为社会节约资源。全文共摘5个病例,其中,半夏厚朴汤、四逆汤、乌梅丸、旋覆代赭汤都可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案例讨论是笔者治疗时坚实的理论支撑。兹举5例,与同道共享,以学习借鉴前人经验,领略其精髓所在。
作者:王彩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症状之一。通过分析22例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原因,包括过度透析、年龄和透析时间、胸闷气短、心理和环境因素等。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合理安排透析,减轻皮肤瘙痒,缓解胸闷气短症状,做好健康教育,加强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从而改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赵娟;李霞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少阳气郁体质与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中医个体化防御与治疗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入住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少阳气郁体质与非少阳气郁体质各90例。通过抽样问卷调查与相关标准评分的形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并发症等基本情况,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中少阳气郁体质的基本特点。结果:2型糖尿病中,该体质女性较多;该体质患者容易出现情绪抑郁、神疲乏力等症状,并容易引发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而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几率低于非少阳气郁质;该体质出现气郁证比例明显高于非少阳气郁体质,而发生痰湿证比率低于后者(P<0.05)。结论少阳气郁体质在女性中较常见,一般无特殊饮食嗜好;该体质患者中医证候易出现气郁证并引发糖尿病眼病等并发症。
作者:朱健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糖尿病的发病呈增长趋势,徐云生教授在临床工作中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于早期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出脾肾两虚兼以血瘀的病机,治疗上以脾肾双补兼以活血通络,通过中药诱导“蜜月期”延缓疾病进展,并且预防并发症,效果良好。
作者:倪琳琳;徐云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单独使用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患者以及消渴丸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气阴两虚患者随机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60例),分别采用消渴丸单独治疗和消渴丸与六味地黄丸合用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对比观察其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8.3%,显效率35.0%,对照组总有效率72.4%,显效率24.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T值为8.57,P<0.01,对照组空腹血糖T值为5.89,P<0.05,治疗组餐后2小时血糖T值为7.05,P<0.05,对照组餐后2小时血糖T值为5.44,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辅助消渴丸治疗2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能提高疗效,改善症状,减少不良作用。
作者:朱慧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住院69例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指导及护理,总结康复经验及护理体会。结果所有患者经康复护理后治愈56.5%,病情好转43.5%。结论对脑卒中住院患者制定因人而异的康复训练,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各种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开展脑卒中康复护理,改善病人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的自理能力,对其尽快回归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凌燕;宁微微;杨焕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合理饮食对水肿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将水肿患者的分为风水泛滥、水湿浸渍、湿热壅盛、脾阳不振、肾虚水泛五中证型,分别进行辨证施膳,并制定具体的食疗方。辨证施膳体现了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为广大患者减轻了痛苦,缩短了病程,促进患者康复,使护理工作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扩延,此不失为一种好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周新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卧床病人排便困难的中医护理。方法将86例下肢骨折出现不同程度排便困难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生活起居护理、疼痛护理、中药用药护理及推拿等中医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患者排便,方法简单,患者易接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卓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