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灸疗法是近几年临床应用愈加广泛的中医治疗项目之一,具有温经通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等功效。将近三年督灸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从内科病症、外科病症、其他病症等方面对进行了综述。剖析了当前临床应用的现状,认为督灸疗法具有适应症广、疗效确切等优点,也指出其不足之处及对今后的展望。参考文献13篇。
作者:郭蕾;李爱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川羌香砂化痰汤”治疗偏头痛(痰浊头痛型)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普通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并同时符合中医证候为“痰浊头痛证”诊断标准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给予“川羌香砂化痰汤”,每日1剂,早晚2次餐后分服。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镇静止痛药物。疗程为4周。结果该方能明显改善头痛发作状况( P<0.01),总有效率为96.4%;该方能明显降低中医症状评分(P<0.01),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4%。结论“川羌香砂化痰汤”不仅能有效治疗偏头痛发作,并且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是该方的另一重要特点。
作者:仝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火针下关穴治疗颞下颌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病例运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火针“针刺下关穴”;对照组采用传统毫针针刺下关穴。结果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火针“下关穴”治疗颞下颌关节炎,治疗操作简单安全,临床疗效满意可靠。
作者:王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药物外用、丹参粉针外阴注射、红光照射综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采用丹参粉针局部皮下注射,化瘀止痒中药外敷及红光照射改善外阴局部皮肤环境。结果60例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34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结论丹参粉针外阴注射、中药外敷、红光照射综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效果显著。
作者:张亚敏;朱雪莲;孙莹;张立然;王淑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3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并选取同时期37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研究组血糖、TC、TG、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效果,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焦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慢性肾衰竭病情复杂,治疗棘手,目前主要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为治疗目的。罗月中教授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在本病的治疗上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罗教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老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进行总结,望对临床工作者有所裨益。
作者:魏素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比较益气养阴活血在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病例,患者均已被确诊为肺部感染并在我院进行持续治疗,共计8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应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入中药治疗,主要是通过益气养阴及清肺活血达到治疗的效果。2~3周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以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其总有效率远远低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部感染,其疗效明显,因此针对肺部感染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值得采用并推广。
作者:李培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症状之一。通过分析22例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原因,包括过度透析、年龄和透析时间、胸闷气短、心理和环境因素等。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合理安排透析,减轻皮肤瘙痒,缓解胸闷气短症状,做好健康教育,加强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从而改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赵娟;李霞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不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而且给整个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目前国内外尚无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近年来,中医药对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方向包括单味中药、复方制剂等研究,无论在改善患者的症状,还是在恢复其脑功能方面,中医药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左扁头;张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颐脑解郁方在抑郁症肾虚肝郁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抑郁症肾虚肝郁型患者6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氟西汀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颐脑解郁方治疗,两组患者都实施六周的治疗,在患者的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时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疗效及汉密顿( HAMD)减分疗效予以对比观察。结果随着患者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NAMD减分疗效不断提升,而观察组患者的前后变化更为明显,但是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HAMD减分疗效之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颐脑解郁方应用于抑郁症肾虚肝郁型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袁怀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揭示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是防病治病、立法选方的依据。辨析病机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关键。吴复仓教授临证善于探求疾病的核心病机作为辨病用药的靶点通过以药测证(病机),找出部分疾病的核心病机,多角度、多层次选择适宜主药,为专病专方的确立奠定基础,结合中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医为体,西医为用,根据疾病整体选方用药,使药效直达病所,可获满意疗效。
作者:张仁倩;刘宏;蒋东;吴复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玉屏风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玉屏风联合依巴斯汀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依巴斯汀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73.9%,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一年,观察组复发率为9.7%,对照组为23.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玉屏风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症状,不良作用小,复发率低,具有在临床应用的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赵红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膝关节骨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简称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后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炎疾病,是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常见病症。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本病病情复杂,病程长,目前尚缺乏根治性疗法,治疗手段多以治标为主,有一定的治疗难度。内科治疗无效时,则考虑外科治疗。本病属中医“骨痹”、“腰腿痛”范畴,中医药治疗在临床上有明显的优势,临床中医药疗法甚多,如中药内服、外治(敷贴、薰洗、中药离子导入、针灸推拿)、综合疗法等。因其痛苦少、疗效好而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作者:赵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徐昌伟老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中,风、寒、湿皆为阴邪,易伤体内之阳气,主要涉及肝、肾两脏,久病多伴有瘀血和痰湿,治疗则主张扶阳补肝肾为主,佐以化瘀通络止痛。其用药经验,值得我辈效法,故略作探讨。
作者:何川;张朝驹;熊昌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研究了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桂枝的应用。从桂枝的应用范围、桂枝的功效和配伍、桂枝在《金匮要略》中应用方剂统计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研究桂枝的配伍规律,从而达到提高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能力。
作者:徐凌;孙善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考证了桂枝的本源,认为《神农本草经》中的牡桂即是桂枝,而肉桂指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菌桂”。对于《神农本草经》所述桂枝的主治作用,认为“吐吸”两字当遵马继兴考证改为“吐呕”。对其应用,随不同药物配伍,桂枝可以发挥不同的功效。文中以《伤寒论》方剂为例,序列其“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等功效。
作者:陈锦团;骆云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分析。方法选择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46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益气化瘀方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脂各指标比较,观察组TC、TG及LDL降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DL升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情况及血脂情况,疗效显著。
作者:刘利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一直以来都认为脑瘫患儿的脑细胞已经坏死或脑损伤为不可逆[1]。据公开数据显示:脑瘫作为一种永久性的功能障碍[2],脑神经的发育在6岁前,3岁前快,错过早期治疗,大脑可塑性减少,治疗反应差,康复治疗的效果就差[3],所以脑瘫被定位为终身疾病、终身残疾、需要终身康复。一旦诊断为脑瘫,需要尽早干预,在0~3岁以内多种手段以及强行功能训练建立旁路中枢达到功能代偿目的,6岁以后则建议用手术降低肌张力,完成一些运动功能。但是通过五行回元诊疗体系对3岁以上80岁以内60例脑瘫患者治疗发现,脑瘫患儿的脑细胞不是死亡,而是被抑制,通过五行回元疗法可以激活脑细胞功能恢复正常。
作者:刘虹岐;罗樾之;余永向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