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娟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配合穴位贴敷提高疗效的临床研究。方法将8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中医辨证为肝郁痰凝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内服中医汤剂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中药汤剂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乳房肿块直径及疼痛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配合穴位贴敷组)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单纯口服中药的对照组20%,经Riidit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乳房疼痛改善,肿块硬度、范围、大小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提高疗效肯定,尤其是缓解乳房疼痛、消散肿块方面作用明显。
作者:闫华;李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主要总结介绍侯平玺名老中医在临床中对恶性胸水50多年的诊治经验。侯老认为正气亏虚、邪热积聚为恶性胸水形成之根本原因,并根据恶性肿瘤的消耗性与侵袭性的生理特点、正气持续损耗的病理特点,从中医基础理论脾、肺为后天正气生发之关键着手,提出恶性胸水以健脾补肺立法的思路。本文详细介绍了侯老在该病治疗中的常用药及其用药经验,今与大家分享,以期共同进步。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乳痈消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9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青霉素或阿奇霉素静滴等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乳痈消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观察周期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治疗后白细胞及中心粒细胞计数、血沉及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是乳痈消联合芒硝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乳痈消内服、芒硝外敷,能提高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烘然而热,面赤汗出,精神倦怠,烦躁易怒,头晕目眩,心悸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或伴有月经紊乱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称“经断前后诸证”。绝经是女性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据统计,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78.5%,其中约10%~15%的妇女症状较明显,要就医治疗。恩师采用桂枝汤治疗经断前后烘汗数例,效果显著,现例举典型病例1例,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刘子微;贾梅;姚美玉;王秀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童老根据慢性肾临床表现,其认为慢性肾炎应属于中医“水肿,关格,腰痛,血尿”等范畴。并结合古代医家对“慢性肾炎”相关症状的论述,得出慢性肾炎的发病分为内因、外因。外因多为风寒外乘、风邪夹热、感受寒湿等;内因多为饮食不洁,酒食所伤、房事劳损、情志所伤等。根据慢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应从肾的气化理论出发,“不论水肿与否,主要与体内的水精散布气化功能障碍有关”。由于“水精散布气化功能”是整个机体的重要的生理功能,应以肾、脾、肺三脏为中心,确立了“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其制在脾”的治疗原则,在根据不同临床情况,来辨别标本、轻重、缓急。
作者:陈建;曾莉;何立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以仲景《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中收录治疗失眠的经典方剂,分析相应条文,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分别用经方中栀子豉汤泄热除烦;以黄连阿胶汤育阴清热;酸枣仁汤清热除烦;猪苓汤养阴清热,大承气汤通腑泄热。治病求本,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平衡,唯有抓住其失衡的根本,才能药到病除;不可囿于“本本”,寻求合理方案才是经方的本意,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作者:张昌秦;林雪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通脉养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通脉养心丸组与复方丹参片组各30例。结果通脉养心丸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中医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上通脉养心丸更优于复方丹参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慧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徐昌伟老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中,风、寒、湿皆为阴邪,易伤体内之阳气,主要涉及肝、肾两脏,久病多伴有瘀血和痰湿,治疗则主张扶阳补肝肾为主,佐以化瘀通络止痛。其用药经验,值得我辈效法,故略作探讨。
作者:何川;张朝驹;熊昌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采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的机理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4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4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呲啶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脊柱活动度、胸腔活动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观察组晨起僵硬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来讲,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柯来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单兆伟(1940年10月~)男,江苏南通市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早期受业于孟河学派名医马培之、贺继衡再传弟子张泽生教授,尽得薪传。从事消化系统病症研究四十余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于侧,收益匪浅。总结其临床辨证治疗糜烂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经验,以飨同道。
作者:徐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测定骨痛药酒中大黄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XBridgeTM Shield RP18柱(4.6×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0:20);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大黄素在3.26~90.60μg?ml-1范围内与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8%,RSD 1.30%(n=6)。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骨痛药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相忍;郭海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滋补肝肾法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为临床上治疗老年痴呆提供参考。方法选本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注胞二磷胆碱进行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滋补肝肾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两个月、一年半时的ADL评分均明显降低,HDS、MMSE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患者的各量表评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 P<0.05)。结论滋肝补肾法对于老年痴呆的治疗具有很好临床疗效,且远期效果较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银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马智教授治疗郁证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马智教授师承学习,收集郁证病例,总结马智教授临床经验。结果中医对本病辨证施治往往有独特疗效,马智教授在临证中确立了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法做为郁证贯穿始终的治疗原则,并创立“解郁汤”。结论马老治疗郁证以解郁汤为基础,根据辩证进行加减,疗效显著。
作者:王玲;马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膳食干预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实施中医特色膳食干预,比较治疗前后的尿素( Bun)、肌酐( Scr)、血红蛋白( Hb)、白蛋白( ALB)、胆固醇( CH)、甘油三酯( TG)和上臂直径( MAC)的参数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患者营养状况明显好转,干预后尿素、肌酐下降,血红蛋白在不使用促红素情况下有所回升,白蛋白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血脂的影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膳食干预能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郭璟;邓跃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运用模型中医学思维模型探究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治疗思路。方法参阅模型中医学思维模型及DN的相关文献资料,运用模型中医学的思维探究DN发生、发展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组方用药及治疗方法。结果运用模型中医学思维对DN进行分析后,对其临床治疗思路的认识具有独特的解析和构建。结论模型中医学对DN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作者:李鑫;田强;党毓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和探究芍药甘草汤在治疗腓肠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6例腓肠肌患者,运用芍药甘草汤进行治疗,然后进行分析疗效。结果通过治疗服4剂药37例患者康复,服5~6剂药7例患者完全康复,还有2例患者在使用超过7剂药之后,病情照旧出现反复,治愈率高达95.7%,效果显著。结论芍药甘草汤治疗腓肠肌痉挛疗效显著,值得在治疗该病时推广。
作者:洪传桃;张玉娟;吴立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方大头消治疗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腮腺炎伴有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者78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服用大头消药方;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后腮腺炎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4天后患者康复的疗效显著。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腮腺炎具有独特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周安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刃针疗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后,治疗组采用刃针疗法配合中药外敷,对照组采用中药外敷疗法,治疗一疗程后,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关节功能改善等方面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30例,29例(96.66%)治疗有效,对照组30例,25例(83.33%)治疗有效。结论刃针疗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疼痛等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火针下关穴治疗颞下颌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病例运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火针“针刺下关穴”;对照组采用传统毫针针刺下关穴。结果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火针“下关穴”治疗颞下颌关节炎,治疗操作简单安全,临床疗效满意可靠。
作者:王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痰热致病在当代中医临床辨证中具有重要意义。当代社会,因为工作学习压力、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原因,痰热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致病因素,痰热存在于多种外感内伤疾病发展过程中。在中医临床诊疗工作中,从痰热辨证治疗多种疾病往往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林朝亮;陈宏宽;陈福来 刊期: 2015年第08期